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1年  第9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21世纪是我国生态经济学更大发展的世纪
滕藤
2001, 9(1): 1-2.
摘要(986) PDF(989)
摘要:
回顾了我国生态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阐述了生意经济学在我国生寿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拽国生寿经济学的更太发展,提出了今后我国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西部大开发 建设绿色家园
朱俊凤
2001, 9(1): 1-6.
摘要(9332) PDF(972)
摘要:

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基本情况的考察,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指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城镇建设发展过快、天然林过量采伐、植被破坏等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诸如停止采伐天然林,加快造林绿化,退耕还林,加强水土保持,控制荒漠化等,为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指出有效途径。

生态时代已降临中华大地
石山
2001, 9(1): 3-5.
摘要(1081) PDF(1112)
摘要:
提出了我国第2个50年的两大战略任务,指出我国已探索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生态时代已降临中华大地。强调控制人口,建设山区是生态时代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进一步开创我国生态示范区建设新局面
祝光耀
2001, 9(1): 6-8.
摘要(1330) PDF(1293)
摘要:
阐述了我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的显著成效及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搞好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强领导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的各项任务。
中国沙漠化研究
王涛, 朱震达
2001, 9(1): 7-12.
摘要(1183) PDF(1397)
摘要:
中国沙漠化研究伴随着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历了近50年的艰苦探索历程,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我国沙漠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重点阐述了中国沙漠化研究领域在有关沙漠化的环境背景研究、沙漠化的物理学和生物学过程研究、沙漠化监测与评价、沙漠化景观生态学研究、沙漠化的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沙漠化地区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整治模式和技术体系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及成就。并进一步明确了开展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与作物水分关系研究
谢贤群
2001, 9(1): 9-12.
摘要(1506) PDF(1240)
摘要:
通过对我国不同类型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与作物生产力关系的网络研究,探讨了我国主要类型地区小麦、玉米、大豆等几种主要作物的蒸散耗水和需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获得这些地区主要作物耗水需水特征及小麦水分生产函数。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系统优化结构模式中作物与水分关系均得到极大改善,节约了作物用水,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与氮肥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李秧秧, 刘文兆
2001, 9(1): 13-15.
摘要(1619) PDF(1468)
摘要: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N肥对根系生长(根长、根重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拔节期和开花期无论水分条件如何,施N肥可增加其总根长、表层根长和根重并使根冠比下降;灌浆期施N肥可增加总根长和表层根长,但正常水分条件下N肥使根重和根冠比下降,而干旱条件下N肥对根重和根冠比则无影响。不同处理根冠比大小与N吸收和分配有很大关系。
我国沙尘暴灾害初步研究
张煜星, 廖雅萍
2001, 9(1): 13-15.
摘要(1059) PDF(989)
摘要:
2000年北京地区发生了12次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这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据建国50年来全国67773条气象站沙尘暴记录分析认为,我国沙尘暴易发区域广泛,但多发区集中在我国西北部,与荒漠化状况相近;70年代前沙尘暴有增无减,但因当时人们生态环境意识薄弱并未引起足够重视;70年代是我国沙尘暴发生频率最高时期,80~90年代局部和小范围沙尘暴发生次数逐渐减小,强度有所减轻。但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沙尘暴灾害损失日趋增大。建设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对减小局部和小范围沙尘暴发生次数及灾害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农田氮素淋洗特点
王德建, 林静慧, 夏立忠
2001, 9(1): 16-18.
摘要(1675) PDF(1244)
摘要:
通过排水采集器模拟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不同施肥水平下农田N素淋洗特点。结果表明,N的渗漏损失以硝态氮(NO-3-N)为主,并发生在麦季,铵态氮(NH+4-N)淋洗量则很少,NO-3-N的量占渗漏液总N量的43%~72%,浓度为20~110mg/kg;渗漏水中N的含量与土壤N的淋洗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麦季土壤中NO-3-N的总淋洗量为17.8~58.5kg/hm2,平均为39.2kg/hm2,净淋洗量为5.5~40.7kg/hm2,平均为21.4kg/hm2,占施肥量的3.7%~12.2%;与纯化肥处理比较,化肥+猪粪处理增加了农田N的淋失,化肥+秸秆处理减少了土壤中N的淋失。与麦田渗漏水相比较,稻田渗漏水除水稻生长早期的部分样品外,NO-3-N和NH+4-N含量均很低,分别在1mg/kg和0.5 mg/kg以下。
大西北经济开发要走城市化带动生态化的道路
沈长江
2001, 9(1): 16-18.
摘要(892) PDF(1179)
摘要:
根据对国内外干旱区多年的考察研究,认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不合理行为与活动破坏的结果,因此要合理调整人口布局,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活动。提出用城市化带动生态化,从根本上保证我国西北干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真正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结合澳大利亚的实践,认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坡平原地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可作为优先试验的特区。
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田深层土体硝态氮累积特征研究
胡春胜, 程一松, 高鹭, 李艳冬
2001, 9(1): 19-20.
摘要(1213) PDF(917)
摘要:
农田氮素(N)淋失是N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采集土壤溶液并测定其硝态氮(NO-3-N),对不同施N肥处理下40~220cm土层的NO-3-N累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N肥处理,对不同土层中NO-3-N累积影响很大。太行山山前平原竭土农田80cm土层和40~160cm土层为NO-3-N高度聚集层,入冬后麦田NO-3-N有所累积,易流失;不同土层NO-3-N累积与N肥投入呈直线关系,N肥过量投入易造成深土层NO-3-N累积并流失。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探讨
董锁成
2001, 9(1): 19-21.
摘要(880) PDF(2882)
摘要:
我国西部大开发既不可以牺牲环境追求经济发展,也不可只注重环境建设而忽视经济发展。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性难题。立足西部大开发背景,探讨了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主要问题与症结,即掠夺性的开发使生态危机十分严重;重化工城市和矿业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大型资源开发造成开发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脆弱区将危及中西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经济发育严重滞后,牧民生活困难;草原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不足,交通、通讯、电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技等基础设施非常落后等,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沙地农田肥水因子对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铜会, 崔建垣, 赵哈林, 赵学勇
2001, 9(1): 21-22.
摘要(1157) PDF(969)
摘要: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沙地春玉米水肥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沙地农田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6.6%、施用尿素量59.4g/m2时可获得1.13kg/m2的最高产量,影响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是N肥施用量和土壤相对含水量。春玉米产量(Y)与土壤相对含水量(X1)、N肥施用量(X2)的关系为Y=4.1+0.54X1+0.46X2-0.23X1X2-0.24X21-0.16X22。
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王家骥, 李京荣, 苏德毕力格, 何萍
2001, 9(1): 22-24.
摘要(1257) PDF(1112)
摘要: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我国政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发动的群众性生态建设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编制中要注意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注意规划区域的整体优化;注意切实执行人与自然控制共生这一基本法则;注意应用景观生态学关于结构与功能匹配的理论去解决一些大尺度环境问题;注意突出重点,才能为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要尽量应用以3S技术和生态制图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强化规划的科学内涵,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土壤水肥交互作用与玉米的响应
宋耀选, 肖洪浪, 冯金朝
2001, 9(1): 23-24.
摘要(1044) PDF(990)
摘要:
对豫北地区玉米水肥交互作用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生长最快时期为拔节~抽穗期。养分与玉米的高度及生物量间有较为复杂水肥协同效应,影响了玉米生物量的构成。玉米产量、耗水量同水肥供应量之间存在非线性二次关系,由玉米产量同耗水量的二次关系获得最高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条件下的玉米耗水量。
沙漠地区麦田土壤养分运动特征
肖洪浪, 李涛, 刘立超
2001, 9(1): 25-27.
摘要(828) PDF(789)
摘要:
研究了干旱沙漠地区新垦沙地和耕种20年左右的灌淤土可溶性养分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在小麦1个生长周期内土壤养分发生较大的衰减,表层养分呈梯级下降趋势,其明显吻合于灌溉周期;以灌溉导致养分淋溶造成土壤养分下降为主,以作物吸收利用造成土壤养分下降为辅。土壤下层存在养分截留层,当总灌水量由649mm(59mm/次)增至1998mm(111mm/次)时作物吸收利用养分量分别降低42%(沙土)和50%(灌淤土),土壤养分总消耗量分别减少40%(沙土)和49%(灌淤土)。当灌水量太大时,许多土壤养分被水运移至土壤深层,致使作物难以吸收到这些养分。
社会心理学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朱启臻
2001, 9(1): 25-27.
摘要(959) PDF(1042)
摘要:
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行为不当所致,因此生态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和技术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心理与行为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思想,与此传统相适应,人们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社会心理并由此形成了相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在现代化过程中这些朴素的生态思想和环境伦理心理与行为逐渐削弱了。研究人们的生态心理和行为,不仅有助于理解传统社会心理与行为的表现机制,而且对形成现代生态观念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保护生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实施生态环境教育提供社会心理基础。从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活方式、社会责任及生态环境意识等方面论述了社会心理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社会心理的研究。
黄土丘陵区梯田谷子养分循环特征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郑剑英, 张兴昌, 吴瑞俊, 翟连宁
2001, 9(1): 28-30.
摘要(855) PDF(967)
摘要:
以新修梯田7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依据,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谷子各部位生物量、养分携出量、养分平衡以及耕层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肥与N、P肥配合施用可提高谷子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养分携出量的大小顺序为籽粒>叶>糠秕>茎,为同类地区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论产业经济的变革及现代产业结构的知识化与生态化趋势
刘思华
2001, 9(1): 28-30.
摘要(1166) PDF(1167)
摘要:
论述了产业经济发展变革。指出信息技术与知识产业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阐述了现代产业结构的知识化与生态化趋势,分析了产业结构软化和绿化的本质涵义及其表现。
非均匀土壤剖面的Green-Ampt模型
韩用德, 罗毅, 于强, 张海林
2001, 9(1): 31-33.
摘要(1200) PDF(1192)
摘要:
给出了相应条件下的Green-Ampt模型,入渗量、入渗速率、湿润层深度以及入渗时间的具体表达式,并对1次实测灌水入渗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Green-Ampt模型计算的入渗时土壤水分剖面与水流连续方程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别,但这种差别经过再分布后逐渐消失。在作较长时段的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时利用Green-Ampt模型模拟入渗过程是适用的,特别是在已知入渗总量而未知入渗强度过程的情况下具有优越性。
人为干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樊正球, 陈鹭真, 李振基
2001, 9(1): 31-34.
摘要(1151) PDF(2083)
摘要:
从景观破碎、保护历史、种群行为机制和种群大小4个方面讨论了人为干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依据。一般人为轻度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提高,对比研究武夷山人为干扰甜槠林与郁闭稳定甜槠林结果表明,人为干扰甜槠林高等植物物种丰富度相对于郁闭稳定林分提高了76.32%;但人为干扰甜槠林的群落优势度却远低于郁闭林,故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是生态系统对外界轻度干扰的一种适应,是恢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种对策,一旦干扰超过其调节能力,将难以恢复为原来的群落类型。生物在其各自进化和适应的过程中由于生态位泛化或特化,许多物种仅局限于非常小的生态位空间,这些物种一旦遭遇到景观破碎则很可能从地球上消失,如黄连和短萼黄连对阴湿条件的适应与要求,导致其濒临灭绝;另一些种类由于在群落中零星分布,如斑叶兰、羽萼悬钩子、浙江红花油茶、多种粗叶木(Lasianthus spp.)和一些紫金牛(Ardisia spp.)等,当生境缩小或受到干扰时则濒临灭绝。地史上古老的地区或自然保护历史较长的地区可能拥有更多的物种。保护历史较长的福建省南靖县和溪南亚热带雨林在1200m2面积内有128种高等植物,同一地带的鼎湖山及和溪周边地区的南亚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均低于此。许多植物是动物传布植物,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影响了这些植物的传布,生境的改变也影响着植物的传布,另一些物种传布到新区域而不能萌发或完成其生活史。地方种群小于一定数量时其灭绝的可能性也增加。
作物水分胁迫指数与土壤含水量关系探讨
赵晨, 罗毅, 袁国富, 于强
2001, 9(1): 34-36.
摘要(1105) PDF(2428)
摘要:
基于冠层温度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标CWSI(Crop Water Stress Index)广泛用于指导作物灌水时间,利用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不同供水处理条件下冬小麦中午12:00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并将作物水分胁迫指数和对应的土壤含水量进行相关分析,以探讨用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确定灌水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二者呈一定相关性,但相关关系不密切,复相关系数为0.54,作物水分胁迫指数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呈明显的增大趋势;作物水分胁迫指数随气象因子的波动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且在作物遭受较严重水分胁迫下波动性更强,这预示着利用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直接定量标识作物土壤水分状况的可靠性不强。
恢复生态学原理与退化生态系统生态工程
林勇, 张万军, 吴洪桥, 汪心国
2001, 9(1): 35-37.
摘要(1369) PDF(1333)
摘要:
提出了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监测、模拟和预测,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等。简述了一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原理,如生态系统演替理论、种群间相互关系理论、干扰控制理论、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理论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
养分优化管理条件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刘文兆, 苏敏, 徐宣斌, 李秧秧
2001, 9(1): 37-39.
摘要(1239) PDF(1042)
摘要:
养分优化管理条件下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包括供水型生产函数与耗水型生产函数,由玉米水肥耦合田间试验数据推导出,并以耗水生产弹性系数为指标对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量-供水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养分优化管理条件下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与一般水分生产函数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指出不同年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不同,仍需作深入研究。
太行山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位动态分析——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
张永强, 刘昌明, 沈彦俊
2001, 9(1): 38-40.
摘要(969) PDF(845)
摘要:
通过对太行山山前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变动过程的分析发现,该区地下水位多年平均年下降速率为0.7m;20世纪80年代该区地下水位季节变动量和季节恢复量变化平稳,90年代以来变动量和恢复量显著增大;年降水量与年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呈高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7798,年降水量每增加100mm则地下水位可回升0.66m。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农业节水系统,加强山区的林业生态综合治理,才能缓解该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黄淮海平原水量变化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及对策
吴凯, 唐登银, 谢贤群
2001, 9(1): 40-42.
摘要(975) PDF(1023)
摘要:
研究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引黄灌溉的时空分布与增产效益,1990~1995年黄河下游引黄水量为107.8亿m3,1992~1996年引黄灌溉的增产效益粮食为2650kg/hm2,棉花为558kg/hm2。并简析了黄河断流的频率及其影响,1990~1998年洛口站累计断流天数为392d,利津站累计断流天数为859d。提出了水资源短缺地区农业水分管理对策,其中包括不同供水方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粮食生产布局的区域调整与农业水分管理的开源节流措施。
宁南山区隔坡梯田灌溉试验效益分析
李清河, 李昌哲, 李亚军, 孙立达
2001, 9(1): 41-43.
摘要(1062) PDF(975)
摘要: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旱作农业隔坡梯田灌溉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包括坡面径流试验、土壤含水量观测试验、坡面径流集水试验、节水灌溉试验,并利用观测数据分析了隔坡梯田的灌溉效益。结果表明,隔坡梯田具有明显的阻拦泥沙、保持水分、增加土壤含水量、培肥土壤养分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效益,并提出了最佳平坡比,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集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三江平原典型低湿地雨养农田水分特征
王毅勇, 杨青, 刘振乾
2001, 9(1): 43-45.
摘要(1002) PDF(1079)
摘要:
根据农田土壤水分要素实测资料,结合年度气象因素分析了三江平原大豆田水分收支及生长季农田土壤水分盈亏状况。结果表明,正常年份作物生育期内自然降雨基本能满足大豆蒸散耗水需求;发生季节性干旱且生育期降水与正常年份持平但分配不均时,大豆生长受到阶段性水分胁迫,农田水分收支平衡;若生育期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少则大豆生长受到严重水分胁迫,自然降雨不能满足作物需水量。近年,该区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研究农田水分平衡和区域水资源有效利用是很重要的。
分根区垂向交替供水对玉米生长影响的研究
史文娟, 康绍忠
2001, 9(1): 44-46.
摘要(1039) PDF(1025)
摘要:
为探索1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分根区垂向交替供水的节水增产效应,选用3种不同灌水方式(表面灌、下部灌、交替灌)和不同灌水周期(3 d、5 d、7 d)及不同灌水方式下的相同灌水量组合进行了盆栽玉米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垂向交替供水是可行的,相同灌水量条件下交替供水对作物根系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使根系在土壤垂直剖面分布更为均匀。同时根系活力和吸收功能明显增强,整株作物长势呈现出苗壮根旺的特点。此外5 d的交替灌与3 d的表面灌相比,作物长势明显改善,且节水26%以上;7 d的交替灌与5 d的表面灌相比,作物长势无明显差异,但节水20%以上,而5 d的灌水周期是试验范围内交替灌应用时较为成功的方式。
农田黑土水分调节能力分析
孟凯, 张兴义, 隋跃宇
2001, 9(1): 46-48.
摘要(1081) PDF(984)
摘要:
农田黑土区土壤水分对作物生育期间水分需求起到调节作用,农田黑土水分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大气降水和作物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土壤水分调节主要在作物生育前期,土壤水分调节量占作物耗水量的70%,而0~100cm土层占总土壤水分调节量的80%。春小麦、大豆耗水高峰期在生育中期和后期,其生育后期水分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玉米耗水高峰期在生育中期,其水分来源也主要靠大气降水。
水稻化感作用潜力研究初报
何华勤, 林文雄
2001, 9(1): 47-49.
摘要(1612) PDF(1262)
摘要:
6个化感水稻的化感作用潜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的化感潜力存在差异,6个供试水稻按其对稗草生长抑制率的大小依次为“Woo Co Chin Yu”>“Kouketsumuchi”>“AC1423”>“CN-15”>“Taichung Native 1”>“YH-1”。提高化感物质的浓度,可相应增强对稗草生长的抑制作用。试验证实,水稻对稗草的化感作用具有密度依赖效应,表现为杂草密度加大,水稻化感抑制效果降低,这与资源竞争的结果恰好相反。
水分处理对油菜叶位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毛明策, 郭东伟, 梁银丽
2001, 9(1): 49-51.
摘要(1511) PDF(1197)
摘要:
通过对不同水分处理下油菜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测定表明,油菜主茎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叶位的降低而降低;干旱胁迫下油菜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光合速率变化不明显,但上部、下部叶间光合速率差异大。充分供水时叶片的蒸腾速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则降低,从上到下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光合速率降低不剧烈,而蒸腾速率表现为上部和下部叶高,而中部叶低。据测定,干旱处理下油菜单株生物量为37.45g,充分供水时为38.76g,干旱导致油菜生物量降低;水分胁迫能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叶片蒸腾速率较高,这可能是气孔行为的结果。
葫芦科蔬菜对丛枝菌根真菌依赖性的研究
孟祥霞, 李敏, 刘敏, 刘润进
2001, 9(1): 50-51.
摘要(1245) PDF(1053)
摘要:
在盆栽条件下试验研究了5种葫芦科(Cucurbitaceae)蔬菜对2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的依赖性。结果表明,AM真菌Glomus mosseae(G.m)和Gigaspora rosea(Gi.r)均能有效地促进葫芦科蔬菜的生长,显著增加叶面积和植株干物质量,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降低气孔阻力。供试葫芦科蔬菜对菌根的依赖程度顺序为黄瓜>西瓜>苦瓜>葫芦>南瓜。5种葫芦科蔬菜对AM的依赖性与AM真菌对根系的浸染率呈正相关关系,符合直线回归方程:y=117.19+0.7468x
净辐射通量观测方法及观测精度的不确定性研究
孙晓敏, 朱治林, 张仁华, 王庚辰, 刘广仁
2001, 9(1): 52-54.
摘要(953) PDF(1158)
摘要:
净辐射通量观测方法和观测精度的不确定性已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除了各种净辐射通量观测方法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外,还涉及太阳辐射表的标定方法(特别是长波辐射表的标定)、各种辐射表的技术指标及正确使用和维护等问题。通过在野外对国产全波段净辐射表(Net pyrradiometer下称净辐射表)和“四路法”(4-way component system)2种常用的净辐射通量观测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净辐射通量观测精度随时间和天气状况变化有不确定性,温度变化和辐射表防风罩透过光谱的不一致性是导致辐射表测量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农田土壤螨群落变化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
郑长英, 胡敦孝, 李维炯
2001, 9(1): 52-53.
摘要(1241) PDF(972)
摘要:
对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站农田土壤螨群落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螨种类与数量随土壤养分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容重和pH值的增大而减少;长期施用EM堆肥,土壤孔隙多,通气性好,土壤耕层增厚,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螨种类与数量最多。
防蚀有效植被的结构特征探讨
王晗生, 刘国彬, 王青宁
2001, 9(1): 54-56.
摘要(1037) PDF(1298)
摘要:
通过群落结构要素类比分析表明,植被盖度或郁闭度的大小并不一定就是防蚀有效植被的充分条件,植被保持水土功能还与覆盖层的高度密切相关,覆盖层高度大则不利于植被保持水土。贴地面覆盖层的发育程度(盖度或厚度)是防蚀有效植被的基本本质特征和充分必要条件,促进贴地面覆盖层的发育或关注贴地面覆盖层的变化是植被保持水土的关键。黄土高原除建造森林植被外,更应高度重视草灌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
黄土高原区农田覆盖效应与前景分析
梁银丽, 张成娥, 郭东伟
2001, 9(1): 55-57.
摘要(1154) PDF(1149)
摘要:
依据黄土高原区的水热条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简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农田不同覆盖类型,诸如秸秆覆盖、聚氯乙烯薄膜覆盖、生物覆盖等。分析了农田覆盖技术的生态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农田覆盖可提高土壤含水率,增加土壤耕层温度,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减少水土流失,促进作物生长,并指出生物覆盖、秸秆还田和聚氯乙烯薄膜覆盖技术在该区的应用前景。
铅锌矿废弃地尾矿砂对银合欢幼苗定居的影响
张翠君
2001, 9(1): 57-59.
摘要(986) PDF(816)
摘要:
研究了广东省仁化县韶关凡口铅锌矿废弃地尾矿砂对银合欢(Leucaena glauca)幼苗定居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矿砂中Pb、Zn、Cu、Cd等重金属含量极高,Pb、Zn比对照土壤高100倍左右,Cu、Cd高4~5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量较大,且多集中于根部。尾矿砂中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含量很低,仅为对照土壤的13%~23%。银合欢幼苗在尾矿砂中能生长,但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较少,株高、复叶数、植株干物质量等生物量显著降低,这主要是由于重金属含量过高导致根系活力降低,限制了植物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其次是土壤贫瘠的影响。
三江平原湿地农业的基本科学问题
杨青, 吕宪国, 王毅勇
2001, 9(1): 58-60.
摘要(1066) PDF(1159)
摘要:
湿地是地球上陆地与水域之间具有过渡性质的自然综合体,湿地农业是在大面积湿地集中分布区域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的单一种植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湿地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分析三江平原湿地农业的特点,提出湿地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这些措施包括保护湿地景观,建设微型湿地保护区,充分利用湿地生物资源。
底土胁迫效应与植物根系的适应性
申建波, 张福锁, 毛达如
2001, 9(1): 60-63.
摘要(1108) PDF(1000)
摘要:
系统分析了底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及养分资源状况,阐述了底土对植物根系生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探讨了植物根系生长对底土性质的影响,明确了底土改良方法主要包括常规方法和生物学改良方法,讨论了植物根系的生物穿孔效应对底土的改良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利用植物对底土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采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抗性品种,是持续改良底土的有效方法。研究底土胁迫效应及植物的适应性对合理开发底土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潜力,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红壤稻田种植制度的养分平衡特征
周卫军, 王凯荣, 谢小立
2001, 9(1): 61-63.
摘要(1061) PDF(851)
摘要:
试验研究了湘北红壤稻田系统4种种植制度的养分平衡特征。结果表明,N、P、K养分输出为稻-稻-油种植制度>稻-稻-油(肥)种植制度>稻-稻-肥(紫云英)种植制度>稻-稻种植制度;N盈余量以稻-稻-肥种植制度最大,达18.4kg/hm2·a,稻-稻-油(肥)种植制度基本维持平衡,稻-稻种植制度表现亏缺,稻-稻-油种植制度亏缺最大,达38.9kg/hm2·a;4种种植制度P和K均有亏缺,但以稻-稻-油种植制度亏缺量最大,分别为11.2kg/hm2·a和118.7kg/hm2·a,稻-稻-肥种植制度亏缺量最小;稻-稻-肥种植制度有机物质归还量最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稻-稻种植制度有机物质归还量最小,有机质呈现亏缺状态。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王继和, 杨自辉, 胡明贵, 刘虎俊, 纪永福
2001, 9(1): 64-66.
摘要(749) PDF(825)
摘要: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研究了在开挖排水沟使地下水位降至临界水位以下的同时,对盐渍化土地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改良措施,提出了盐渍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一是挖排水沟及造林,控制地下水位低于临界水位;二是选育耐盐良种作物,改良盐碱地;三是发展畜牧业,培肥地力。并应用于甘肃省临泽县小泉子盐渍化土地改良,使土壤含盐量下降,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常规与有机农作条件下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平衡及利用
孟凡乔, 李国学, 史雅娟
2001, 9(1): 64-66.
摘要(1307) PDF(1396)
摘要:
分析了自然生态系统中P的形态、数量和循环方式,对常规和有机农作条件下土壤-植物系统P的来源、数量、输入、输出途径及特点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P的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有机农作方式下P投入水平低,输出与常规农作方式相当,系统表现为负平衡,但P的利用效率高于常规农作方式,对减少P素的负效应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白骨壤种群遗传变异及分化的生态分析研究
黎中宝, 林鹏, 林益明
2001, 9(1): 67-70.
摘要(1156) PDF(962)
摘要:
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为红树植物。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5个白骨壤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分析了白骨壤种群的样地气候和土壤理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子与白骨壤种群的Aat-1A,Aat-1D,Me-1B,Me-1C 4个等位基因相关性显著,说明环境因子对这4个等位基因具有选择压力,他们的变化与环境变量有关。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钾素营养特点及其吸收与利用研究
高耀庭, 周涛, 王世荣
2001, 9(1): 67-69.
摘要(879) PDF(930)
摘要:
采用水培和大田试验对“干红”、“干白”2个葡萄品种的K素营养特点及其吸收与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2个葡萄品种干物质积累最大值时的介质浓度不同,“干红”葡萄品种的介质浓度(120μmol/L)高于“干白”葡萄品种(80μmol/L),二者的生长速率、K素吸收效率、植株体内K浓度和根冠比均有显著差异。“干红”酿酒葡萄品种的土壤K素依存率低,为53.1%~80.3%,K肥利用率较高;而“干白”葡萄品种依存率为56.5%~82.1%,K肥利用率低。K素对植株鲜物质量、根长、根数、百粒重、结果枝率等均有明显影响,且可增加酿酒葡萄含糖量和出汁率。
施磷肥对红小豆吸磷及产量的影响
赵婷婷, 冯光明, 刘树欣
2001, 9(1): 70-71.
摘要(1138) PDF(907)
摘要:
试验研究了潮土区不同施P肥量对红小豆含P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为9mg/kg条件下P肥对红小豆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施纯P 68.8kg/hm2时产量最高。红小豆全生育期含P量呈单峰曲线,花后10 d左右达最大。结荚鼓粒期及成熟期含P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5和0.7863。各生育阶段的适宜含P量始花前为4.0mg/g,始花期至花后20 d为4.4~4.8mg/g,花后20 d后为3.9~3.5mg/g。产量(Y)与吸P量(x)间的关系为二次曲线,其决定系数为0.9823,施P量与吸P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644。
农牧交错带变迁的格局与过程及其景观生态意义
侯向阳
2001, 9(1): 71-73.
摘要(1107) PDF(1206)
摘要:
从景观生态角度出发研究了农牧交错带历史变迁的格局、过程、动力机制及其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与历史农牧界限的波动;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与农牧业交替及农牧交错带的景观生态意义。秦汉以后农牧界限有限度波动和长城沿线农牧业交错变迁与区域内气候环境的干湿交替及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的此消彼长相对应。农牧交错带具有环境脆弱特征,在农业景观异质性的形成和流动输出及其对相邻区域农业技术发展的影响上表现明显作用。
不同氮磷施肥量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张成娥, 梁银丽
2001, 9(1): 72-74.
摘要(962) PDF(917)
摘要: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N、P施肥量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N、P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P施肥量对微生物量C无明显影响;施N肥量高(225kg/hm2)时降低微生物量N;当施P肥达225kg/hm2时则对微生物量P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稻-萍-鱼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黄毅斌, 翁伯奇, 唐建阳, 刘中柱
2001, 9(1): 74-76.
摘要(1345) PDF(1049)
摘要:
稻-萍-鱼体系的基本技术是在单一以水稻为主体的生物群体中加入红萍和鱼类,通过对红萍和鱼的人工调控而影响整个稻田生态体系。在综合技术作用下,稻-萍-鱼体系中可混养多种鱼类,产量达4000~9800kg/hm2;在少用50%~60%化肥、30%~50%农药、鱼沟及鱼坑占地10%~15%情况下,水稻产量比常规种稻略增,且土壤有机质、全N、全P等上升15.6%~38.5%,水稻病虫草害发生下降40.8%~99.5%,土壤甲烷(CH4)排放量减少34.6%,显著改善了稻田生态环境。
荒漠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平衡与调控
王周琼, 李述刚
2001, 9(1): 75-76.
摘要(1860) PDF(982)
摘要:
通过研究新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历年养分平衡演变情况发现,N盈余为-26.9%~+27.2%,P2O5盈余为188.1%,K2O则亏缺,新绿洲化肥投入已占养分总投入的74.9%,有机养分投入逐年减少。提出了养分良性循环指数(MN)概念,当前新绿洲MN只有0.128。阐述了人为调控模式施肥制度,其MN可达到0.581,有机氮再循环系数H接近1。为了培肥地力,模式养分平衡要求N盈余在40%以上,以实现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养分良性循环。
“矮密早膜”栽培模式下引进棉花品种农艺性状表现与评价
田长彦, 胡明芳, 杜刚
2001, 9(1): 77-79.
摘要(1059) PDF(1080)
摘要:
比较研究了“中棉23”、“中棉24”、“春矮早”、“豫棉17”、“抗虫棉1号”、“新高抗5号”、“抗虫棉试验种”、“中棉9409”、“中棉9409-”、“豫棉9-44”、“中棉12-53”、“秦远93089”和“晋远820”引进棉花品种在“矮密早膜”栽培模式下的田间产量、农艺性状及性状间关系。结果表明,在约15万株/hm2密度下,株高控制在75cm左右产量最高;生育期长短与出苗天数关系最大,与开花~吐絮期天数关系次之,表明促早出苗和缩短开花~吐絮期天数是促早熟的关键。按对缩节胺(DPC)的反应可分为敏感型、中间型和迟钝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判出“豫9-44”、“秦远93089”、“中12-53”、“晋远820”、“豫棉17”为可优选品种。
长期施用化肥与有机肥对潮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王慎强, 李欣, 徐富安, 钦绳武
2001, 9(1): 77-78.
摘要(1838) PDF(1514)
摘要: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施有机肥的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有效水含量、透水性、饱和导水率均较高,土壤持水性较好,表土硬度较低,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为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实施节水农业奠定较好的土壤条件。
我国盐渍化土壤的营养与施肥效应研究进展
杨莉琳, 李金海
2001, 9(1): 79-81.
摘要(1019) PDF(998)
摘要:
阐述了盐渍化土壤的营养障碍因素及其对作物、蔬菜、林木等的危害程度、盐渍化土壤中N、P、K以及微量元素的养分状况与土壤盐分效应、施肥效应和施肥技术等;重点探讨了磷石膏作为化学改良剂应用于盐渍化土壤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简介了北方盐渍化土壤的K素发展趋势及K肥效应,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董章杭, 林文雄
2001, 9(1): 80-83.
摘要(2877) PDF(2051)
摘要: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尽管2000年前就有关于植物间克生现象的描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潜力。从化感作用的概念着手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化感作用物质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种质资源、生物检测方法和遗传特性研究等。并阐明了作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研究存在的困难以及应用途径与前景。
长期种植苜蓿对土壤氮素营养的作用
刘晓宏, 郝明德
2001, 9(1): 82-84.
摘要(1024) PDF(1042)
摘要:
13年长期施肥和轮作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种植苜蓿时N肥、P肥、有机肥的配合施用(NPM)较单施P肥对提高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水平有较好效果;而无论施肥与否,种植苜蓿对土壤深层NO-3-N均造成不同程度的亏缺。苜蓿(NPM)连作较小麦(NPM)连作土壤NO-3-N利用率高;种植苜蓿对土壤铵态氮(NH+4-N)分布影响与NO-3-N不同,深层土壤CK、NPM配施处理NH+4-N含量明显高于施P和裸地处理,不同作物种植系统中以苜蓿连作土壤剖面中NH+4-N含量最高。与其他轮作相比,苜蓿连作在提高土壤剖面供N能力方面有较好作用。
水稻化感物质作用特性的研究
林群慧, 何华勤, 林文雄
2001, 9(1): 84-85.
摘要(1079) PDF(983)
摘要:
在对水稻化感作用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水稻叶片浸提液的GC-MS分析和相关酶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水稻叶片中苯丙氨酸裂解酶(PAL)和肉桂酸-4-羟化酶(CA4H)活性的大小与酚的含量密切相关;同时水稻化感作用强度与其肉桂酸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其水杨酸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水稻化感作用是由许多化感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带状种植系统养分供给与利用研究进展
孙辉, 唐亚, 赵其国
2001, 9(1): 85-87.
摘要(1080) PDF(971)
摘要:
带状种植是1种以固N植物篱为核心、农作物与植物篱相间种植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植物篱通过修剪避免对农作物遮光,其枝叶作为覆盖物和有机肥,可提高土壤肥力。阐述了植物篱枝叶N素矿化和利用、枝叶有机碳矿化及其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固N植物篱对土壤P素和其他矿质元素的供给状况,并评价了该模式下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动态。
化感物质阿魏酸对小麦幼苗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刘秀芬, 胡晓军
2001, 9(1): 86-88.
摘要(2105) PDF(1563)
摘要:
研究了化感物质阿魏酸(FA)在0.25mmol/L、2.50mmol/L浓度下对小麦幼苗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并测定了培养液中剩余阿魏酸量。结果表明,在2.50mmol/L处理的培养液中剩余阿魏酸量在3~10d内下降最快,14d后98%以上阿魏酸消失。不同浓度阿魏酸对小麦幼苗中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表现为0.25mmol/L与对照差别不大,2.50mmol/L样品中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在小麦体内大量积累,反而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同时诱导脱落酸含量升高。
杨粮间作行距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袁玉欣, 王颖, 李际泉, 冯长红, 张世联
2001, 9(1): 88-91.
摘要(1277) PDF(1039)
摘要:
对杨粮间作条件下小麦生长结果研究表明,杨树间作行距与土壤水分呈反比关系,即3~15m的行距范围内林木行距每扩大1m,土壤季平均含水量则降低1.0%,证明间作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损失;同时林木行距与小麦叶绿素含量呈反比,说明一定程度的林木遮荫可提高小麦叶绿素含量。试验表明,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和蒸腾速率与林木行距呈正比,林木行距每增加1m,小麦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提高1.3μmol/m2·s和0.2μmol/m2·s,说明林木行距过小,则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小麦的生物量和产量。通过计算,在该杨树4年林龄条件下小麦取得最大产量的行距为21~22m。
大气苯酚对蓖麻蚕的影响及其对策
徐世清, 司马杨虎, 郑必平, 陈息林, 朱雅玲
2001, 9(1): 89-91.
摘要(1094) PDF(947)
摘要:
蓖麻接触15μl/L大气苯酚2~10h后叶片出现伤斑、失绿、枯焦卷曲等受害症状,接触6h后株高、条重、产叶量以及叶绿素、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下降9.9%、11.8%、9.5%、34.7%、3.8%和42.8%。全龄蓖麻蚕接触1μl/L大气苯酚或食下苯酚含量7~21mg/kg的污染叶后均影响其虫蛹率、产卵量及孵化率;接触8μl/L以上的大气苯酚或食下苯酚含量45~70mg/kg的污染叶后蚕生长发育变慢,生命力和生殖能力下降,茧丝性状也明显不良。大气苯酚在这些方面的影响比苯酚污染叶大,蓖麻蚕对大气苯酚的抵抗力随龄期增大而显著增强。用5%石灰水浸渍苯酚污染叶后喂蚕,或将苯酚污染叶与非污染叶交替喂蚕,可减轻苯酚对蚕的毒害。
高原春青稞株成穗数与气象条件关系
杜军, 向毓意
2001, 9(1): 92-94.
摘要(873) PDF(889)
摘要:
运用统计学原理与计算方法系统分析研究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多年气候因子对青稞株成穗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株成穗数-气候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青稞三叶~分蘖期降水偏多有利于株成穗数的增加;分蘖~拔节期气温高、降水少,对增加株成穗数极为不利;拔节~抽穗期水热条件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株成穗数的大小。近35年分蘖~拔节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减少趋势,气候变暖、变干均不利于青稞株成穗数的增加。
作物干扰控制杂草的前景
夏国军, 杨好伟, 王文静
2001, 9(1): 92-93.
摘要(1191) PDF(1196)
摘要:
杂草作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负效应组分,长期困扰农业生产活动。作物干扰,即作物对邻近杂草生长和繁殖的抑制作用,是基本的非化学除草方法之一。作物干扰可通过育种和栽培途径来增强,作物干扰能力的增强将伴随着一定的产量代价,但在某些条件下干扰能力强的作物品种有一定的产量优势。
大樱桃保护地栽培技术研究
黄贞光, 赵改荣
2001, 9(1): 94-96.
摘要(905) PDF(1628)
摘要:
简述了大樱桃保护地栽培关键技术,即采用ZY-1矮化砧木和施用PP333实现矮化密植栽培,关于扣膜时期和温室内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光照、气体(CO2、NH3、NO2、SO2、CO、CH2=CH2、Cl2)的控制指标与控制方法;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的技术,以实现早结果、丰产、优质和高效益的目的。
环青海湖地区植物群体结构演替及其气象条件分析
张国胜, 李希来, 徐维新, 李林, 颜亮东
2001, 9(1): 95-97.
摘要(1317) PDF(1140)
摘要:
通过对环青海湖地区天然牧草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环湖地区天然草场中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群体结构变异系数较小,为50%~100%;天山赖草(Leymus tianschanicus Drob.Tzvel.) 变异系数最小,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 Griseb.)变异系数最大,一般为75%~200%,是当地建群种牧草变异系数最大的天然牧草;紫花针茅、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和冷地早熟禾具有抗旱能力弱和对干旱反应敏感的特性,种群结构年际变化不稳定;干生苔草(Carex aridula V. Krecz.)、天山赖草具有较强的气候适应性和抗旱性,种群结构年际变化稳定;干生苔草虽有较强的气候适应性和抗旱性,但水分条件仍是限制其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月际密度变化保持逐月下降趋势。
TDR研制与应用方面的若干进展
柴世伟, 刘文兆, 张聚庭
2001, 9(1): 97-99.
摘要(1271) PDF(1911)
摘要:
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TDR的文献,总结了TDR研制与应用方面的若干新进展,概括了在使用TDR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果表明,线圈型TDR探针可很好地解决TDR探针在物理长度上的限制;多功能TDR探针可用来同时测定含水量与基质势、含水量与土壤热学性质、含水量与盐度和温度。当温度在5~45℃之间变化时随着温度的升高,TDR在沙壤土中测定的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在粘壤土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测定的土壤含水量值升高。TDR探针应以合适的角度插入土壤,同时尽量避免摇摆、两探针不平行插入等误操作。
广东白果物候特征与品种特性的观察
梁红, 冯颖竹, 王英强, 李伟, 卢水仟
2001, 9(1): 98-100.
摘要(1084) PDF(1339)
摘要:
广东银杏早花早实,其种核(白果)早上市。广东白果因种胚隐没,无苦味,甘香可口而享誉国际市场。对广东银杏品种特性和物候特征的观察结果与气候因素分析表明,广东产区年均气温和≥10℃年活动积温较高是广东白果早熟的主要原因,而种胚未能同步加快生长,采收期较早则导致了广东白果采后短时期内种胚隐没,无苦味。并对广东白果的采后保鲜提出合理化建议。
江西省城镇果树绿化前景展望
胡正月, 谢日星
2001, 9(1): 100-103.
摘要(1200) PDF(1000)
摘要:
阐述了城镇果树绿化的特点和意义,指出果树绿化可抑制废气、废水、噪声等对环境的污染,还可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增加经济、生态效益,并提出了城镇果树绿化的理想树种与建议。
动物废弃物管理与畜牧业清洁生产技术
廖新亻弟
2001, 9(1): 101-102.
摘要(1010) PDF(28)
摘要:
阐述了我国动物废弃物处理、利用和管理的研究进程,分析了动物废弃物产生的危害;结合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基本理论,阐明了我国畜牧业清洁生产的基本内涵、技术雏形及其发展前景。
开发绿色产业大有可为
郭书田
2001, 9(1): 103-104.
摘要(843) PDF(825)
摘要:
简述了我国开发绿色产业的时代背景及其优势,并提出了开发绿色产业的几点建议。
福建省观赏竹类资源及其园林配置
林益明
2001, 9(1): 104-106.
摘要(916) PDF(1183)
摘要:
福建省自然条件优越,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由于太姥山、鹫峰山、戴云山和博平岭山系东北向西南所构成的天然屏障,使福建省分隔为东南沿海和西北2个截然不同的气候型,分别生长着不同的竹类,闽东南沿海为南亚热带丛生竹林区,闽西北为中亚热带混生竹林区,竹类资源丰富,有15属120种以上,其中有许多有价值的观赏竹类,观赏竹类资源按观赏部位的主要形态特征归为观秆形、秆色类;观叶形、叶色、绿篱竹类;观笋、观箨竹类三大类。并简述了观赏竹种类、分布、观赏特性以及园林配置合理性。
云南省白族农户生态庭园模式研究
胡华斌, 和爱军
2001, 9(1): 107-108.
摘要(985) PDF(1023)
摘要:
阐述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白族农户生态庭园的6种模式类型,即普通型、集约养殖型、劳务输出型、庭园车间型、水面开发型和服务经营型,并在研究模式结构基础上简析了庭园经营与大田生产的关系和白族庭园的特殊性,提出了进一步建设农户生态庭园的若干建议。
安徽省县域生态农业建设实践
赵颍南, 黄文星
2001, 9(1): 109-111.
摘要(1398) PDF(1017)
摘要:
依据安徽省县域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阐述了县域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构成体系和调控措施。认为县域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加快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在该省及全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