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18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研究报告
模拟土柱条件下黑土中肥料氮素的迁移转化特征
张朝, 车玉萍, 李忠佩
2010, 18(4): 683-688.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83
摘要(1607) PDF(1541)
摘要:
为明确肥料氮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动态特征, 利用模拟土柱方法, 研究了3倍常规施肥量条件下不同肥料处理(尿素、硫铵)黑土的矿质氮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氮肥处理的氮素养分迁移转化特征有明显差异。对照处理(不施肥)土柱内各层次间NH4+-N和NO3--N含量差异不明显; 施用尿素或硫铵后, 表层0~50 mm土层的NH4+-N和NO3--N含量比不施肥对照分别升高100.8~3 408.1 mg·kg-1、113.4~388.0 mg·kg-1和126.7~4 671.1 mg·kg-1、51.4~63.3 mg·kg-1, 且在培养前14 d内变化最大。在整个培养期内, 施用硫铵处理各层次NH4+-N平均含量比尿素处理高2.54~1 423.7 mg·kg-1, NO3--N平均含量低4.38~335.1 mg·kg-1; 而尿素处理各层次的硝化率是硫铵处理的0.79~9.12倍。表明肥料氮素的迁移与转化集中在0~50 mm土层内, 尿素处理的氮素转化速率较硫铵处理高。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及碳储量
胡诚, 乔艳, 李双来, 陈云峰, 刘国际
2010, 18(4): 689-692.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89
摘要(2173) PDF(1503)
摘要:
为了研究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实验站进行了25年不同施肥方式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除单施氮肥与单施有机肥外, 其他施肥方式均提高了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 与对照及单施化肥相比, 有机肥配施化肥均提高了0~20 cm及0~10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单施化肥与单施有机肥对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小, 且土壤有机碳累积少; 而化肥配施有机肥提高了0~20 cm与20~4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除对照及氮磷钾肥配施过量有机肥处理外, 其他处理土壤全氮与有机碳含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农田土壤有机碳, 增加土壤碳储量的有效方法。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张宏, 周建斌, 王春阳, 董放, 李凤娟
2010, 18(4): 693-697.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93
摘要(1657) PDF(1139)
摘要:
以在陕西关中土垫旱耕人为土区进行的连续6年定位试验为对象, 研究了长期覆盖栽培及施氮量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为覆草>垄沟>常规>节水, 其中覆草模式影响达显著水平。增施氮肥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经过12季玉米-小麦的轮作, 不同栽培模式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为垄沟>节水>覆草>常规, 垄沟和节水栽培模式与常规栽培硝态氮累积量差异达显著水平。随种植年限和施氮量增加, 0~200 cm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明显增加, 施240 kg·hm-2 N (N240)处理 0~2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施120 kg·hm-2 N (N120)处理。不同施氮量下硝态氮在0~200 cm土壤剖面的分布存在差异, 与不施氮(N0)和N120处理相比, N240处理下各栽培模式在120 cm以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加。
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杨珍平, 白志明, 张翔宇, 苗果园
2010, 18(4): 698-70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98
摘要(1798) PDF(1287)
摘要:
连续3年试验研究了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生产力增加, 强大的根土系统又促进了微生物的繁衍、酶活性及土壤营养的提高。黄土母质生土的熟化利用过程需用地养地相结合, 重视生物改土。本研究表明, 高粱、玉米均可作为生土改良沃化的先锋作物, 高粱根系强壮, 入土深, 生物量大; 而玉米虽根重、最大根长、一级节根数低于高粱, 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多, 酶活性高。而黍子根系柔弱, 根际土壤生物活性较低, 与高粱、玉米相比, 不宜作为生土改良的先锋谷类作物。黄土母质生土对外源的辅助能(当年施肥)反应十分敏感, 施肥的增产效应与土壤培肥都十分显著。黄土母质生土熟化沃化过程既是一个生土培肥改良过程, 也是一个物质能量(营养)投入转化过程, 并经植物物质生产过程、土壤微生物分解矿化过程及土壤生物化学酶系统促进过程三者互动, 共同构成根土苗微生物物质能量转化的生态系统。
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高秀美, 汪吉东, 张永春, 赵耕毛, 刘兆普, 许仙菊, 宁运旺, 胡永红
2010, 18(4): 706-71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06
摘要(1675) PDF(1396)
摘要:
为揭示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磷的固定和释放机制, 通过土壤磷的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种植年限分别为3~5年、15~20年、25~30年的黄棕壤0~5 cm和5~20 cm土层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 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吸附量-解吸量曲线分别与Langmuir方程(R2为0.872 8~0.843 6)、二次函数方程拟合良好(R2为0.954 5~0.997 0); 随蔬菜种植年限延长, 表层土壤磷最大吸附量(Qm)、磷最大缓冲容量(MBC)明显降低, 而土壤磷吸附饱和度(DPS)和解吸率明显提高; 种植年限15~20年、25~30年土壤磷的解吸率明显高于3~5年土壤。对表征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主要因子如MBC及DPS等作相关分析发现, 无定形铁铝含量的变化是影响土壤磷吸附解吸特性的主要因素。
紫云英还田量对烟田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
肖嫩群, 张洪霞, 成壮, 张杨珠, 谭周进, 童巧珍, 刘湘丹
2010, 18(4): 711-71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11
摘要(1393) PDF(1202)
摘要:
为在翻耕条件下合理施用紫云英, 保障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定位试验研究了15 000 kg·hm-2、22 500 kg·hm-2、30 000 kg·hm-2紫云英还田和22 500 kg·hm-2紫云英还田减施化肥(施肥时扣除紫云英中氮、磷、钾)及紫云英不还田5个处理对烟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活度、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烟草生育期内, 不同处理好气性细菌数量呈前期均迅速上升、中期均稍有上升, 但后期各有升降的趋势; 烟草生长早期, 紫云英还田减施化肥能增加好气性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烟草生育前期略有下降, 中期有所回升, 后期又缓慢下降; 烟草生长早期, 紫云英还田能增加放线菌数量; 整个烟草生育期, 紫云英还田减施化肥可减少放线菌数量。真菌呈现烟草生育前中期迅速上升, 后期缓慢下降的趋势; 相对较少的紫云英还田量对土壤真菌数量增长的刺激作用较为明显。微生物活度呈烟草生育前期下降、中期趋于平稳、后期迅速升高达到最高点的趋势; 烟草成熟期, 紫云英还田的微生物活度明显高于不还田处理, 增加紫云英还田量, 微生物活度增加, 但紫云英还田减施化肥会降低微生物活度。土壤纤维素酶活性以烟草旺长期为界点, 表现出前期增加、后期下降的特点; 烟草生长后期, 紫云英还田土壤的纤维素酶活性高于对照土壤。土壤脲酶活性呈先快速下降, 再缓慢上升, 最后再快速上升趋势。土壤蛋白酶活性呈烟草生育前期下降, 后期缓慢上升的特点; 土壤蛋白酶活性与紫云英施用量呈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烟草各生育期的变化不大。土壤生物学评价发现, 22 500 kg·hm-2紫云英翻耕还田栽培烟草较佳。
有机肥施用模式对蔬菜产量、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杨苞梅, 李国良, 姚丽贤, 周昌敏, 何兆桓
2010, 18(4): 716-723.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16
摘要(1973) PDF(1336)
摘要:
在广州市蔬菜集约化种植区连续进行了6茬菜心试验, 探讨有机肥施用模式[施无机肥(CK)、无机肥配施国产生物有机肥(BM)、无机肥配施腐殖酸(HA)、无机肥配合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BSP)、无机肥配施腐殖酸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HA+BSP)、无机肥配施水沤腐熟鸡粪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CM+BSP)、无机肥配施复合芽孢杆菌剂堆沤腐熟鸡粪(BSPCM)]对蔬菜产量、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茬别菜心产量差别较大。连续6茬试验中, CM+BSP处理菜心产量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CK处理, BSPCM处理菜心产量仅次于CM+BSP处理。BM、CM+BSP、BSPCM处理能提高土壤pH, 降低连作土壤的酸化风险。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 CM+BSP处理土壤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持续增加, 显著高于原始土壤和其他施肥处理, BSPCM处理次之。CK处理土壤中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量均比原始土壤下降。在连作菜地蔬菜生产中, 在施用无机肥基础上配施适量水沤腐熟鸡粪, 并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 不但可提高蔬菜产量, 而且具有培肥、活化和改良土壤生物质量的作用, 有利于减轻蔬菜连作障碍, 实现集约化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烟田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江厚龙, 王新中, 刘国顺, 杨夏孟, 张瑞娜, 薛庆梅, 李延涛
2010, 18(4): 724-729.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24
摘要(1897) PDF(1679)
摘要:
为了解烟田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情况进而为烟草精准施肥提供依据, 本研究在地统计学和GIS的支持下, 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 分析了平顶山地区典型烟区耕层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特征, 并运用普通克里格(Kriging)进行最优无偏线性插值, 制作了黏粒、砂粒和粉粒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内不同土壤颗粒在较大范围内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黏粒、砂粒和粉粒的空间自相关距离分别为609 m、657 m和429 m; 黏粒和砂粒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达80%。各向异性分析都表明, 黏粒和砂粒存在较强烈的各向异性, 粉粒各向异性则较小。对试验土壤来说, 土壤质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变异性, 这可能是影响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设计施肥方案时应考虑土壤质地空间变异性的影响。
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桂东伟, 雷加强, 曾凡江, 穆桂金, 杨发相, 苏永亮, 潘燕芳
2010, 18(4): 730-73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30
摘要(1693) PDF(1323)
摘要:
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为例, 基于农田表层土壤样品的体积粒径分布数据, 通过分形理论重点探讨绿洲农田这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变异状况, 并根据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变化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绿洲范围内农田土壤分维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值介于2.11~2.27之间, 总体偏低; 土壤粒径分布分维值与小于50 μm粒径土壤颗粒体积含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农田利用年限的差异性对土壤粒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而农田分布位置的差异性则对土壤粒径分布未体现出规律性影响。因此, 保证农田长期合理的耕作管理方式将有助于土壤粒径分布属性的稳定及提高。
三江平原地区不同有机物料腐解规律的研究
匡恩俊, 迟凤琴, 宿庆瑞, 张久明, 高中超
2010, 18(4): 736-74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36
摘要(1763) PDF(1575)
摘要:
利用网袋法模拟田间还田方式, 研究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大豆秸秆的腐解特征。结果表明: 经过150 d的分解, 玉米和大豆秸秆残留率在33.7%~61.1%之间, 秸秆还田分解趋势为: 土埋处理>露天处理, 土埋玉米秸秆>土埋大豆秸秆, 露天条件下大豆和玉米秸秆分解速率一致。从细胞结构上看, 玉米秸秆随着还田时间的延长, 基本组织和维管束遭到破坏, 细胞壁变薄, 细胞内物质消失, 细胞排列疏松; 大豆秸秆组织结构变化不明显。露天和土埋处理各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率分别为39.9%~48.9%、49.6%~65.8%, 土埋玉米和大豆秸秆腐解速度明显高于露天处理。两个处理氮、钾分解率无太大差异, 分别为51.1%~67.7%、74.6%~91.7%, 而磷素变化比较明显, 露天和土埋处理玉米秸秆的磷释放率平均比大豆秸秆高49.4%、56.7%。作为还田物料玉米秸秆要好于大豆秸秆。
小麦蚕豆间作施氮对小麦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
赵平, 郑毅, 汤利, 鲁耀, 肖靖秀, 董艳
2010, 18(4): 742-747.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42
摘要(1494) PDF(1169)
摘要:
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及4种施氮水平(0、90 kg·hm-2、180 kg·hm-2和270 kg·hm-2)对小麦植株体内氮含量、小麦地上部氮素累积及氮素养分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间作显著增加了小麦地上部植株的氮含量, 与单作相比, 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不同施氮处理间作小麦植株的氮含量平均比单作提高20.0%、21.9%、21.4%和17.1%; 抽穗期和成熟期间作小麦叶、茎和穗中的氮含量均高于单作; 间作显著提高了小麦植株的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速率, 与单作相比整个生育期间作小麦氮素累积量增幅为15.5%~30.4%。无论单作还是间作, 小麦植株氮含量和氮素累积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施氮对单作小麦植株氮含量、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速率的影响大于间作,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 间作优势逐渐减弱; 单作小麦植株的氮素吸收速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间作小麦植株的氮素吸收速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本研究表明, 间作和施氮促进了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间作优势与施氮水平密切相关, 间作体系中氮素养分的合理投入是发挥间作优势的关键。
基于SPAD-502与GreenSeeker的冬小麦氮营养诊断研究
胡昊, 白由路, 杨俐苹, 卢艳丽, 王磊, 王贺, 王志勇
2010, 18(4): 748-752.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48
摘要(1954) PDF(1433)
摘要:
用GreenSeeker和SPAD-502测定了不同氮素处理的冬小麦冠层NDVI与叶片SPAD值, 分析了它们与叶片全氮、叶绿素含量及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冬小麦抽穗期SPAD值和NDVI值均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除抽穗期和返青期外, SPAD值与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在其余各生育期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NDVI值与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在拔节期、乳熟期的相关性同SPAD值一致; SPAD值可以进行叶绿素的诊断, NDVI值可以进行氮的诊断。氮营养诊断时期应该选择拔节期。通过回归建立了基于SPAD值、NDVI值的产量估测模型, 可以通过SPAD值、NDVI值对冬小麦产量进行估算。
不同供磷水平下澳洲坚果幼苗排根发生及其磷素利用
岳海, 李国华, 陈丽兰, 孔广红, 梁国平
2010, 18(4): 753-757.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53
摘要(2140) PDF(1634)
摘要:
水培试验测试了澳洲坚果幼苗在6个供磷水平下排根的产生及对磷素利用情况, 结果表明: 随供磷量的升高(0.2~3.2 mol·L-1), 澳洲坚果幼苗排根产生量、植株干重和排根占根系干重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 供磷量由0.2 mol·L-1升至1.6 mol·L-1, 非排根酸性磷酸酶活性呈升高趋势, 排根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与非排根相反, 排根酸性磷酸酶活性平均比非排根高72.86%; 全磷含量为叶片>根系>茎, 0.2 mol·L-1处理的澳洲坚果幼苗根系、茎秆和叶片全磷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 与不施磷相比, 一定供磷量(0.2~0.4 mol·L-1)可降低非排根酸性磷酸酶活性, 提高排根产生量、植株干重、排根占根系干重的比例和排根酸性磷酸酶活性, 进而增加澳洲坚果幼苗根系、茎秆和叶片全磷含量, 最终提高植株磷含量。在0~1.6 mol·L-1供磷量下, 澳洲坚果幼苗排根产生量与植株干重、排根占根系干重的比例及茎秆、根系、植株磷含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 与排根酸性磷酸酶活性、叶片全磷含量呈90%以上正相关。
不同水分和施氮量对催吐萝芙木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贺正山, 蔡志全, 蔡传涛
2010, 18(4): 758-764.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58
摘要(1406) PDF(1385)
摘要:
在西双版纳干季, 田间试验探讨了水分胁迫下施氮量[不施氮、低量施氮(1.25 g·株-1)、高量施氮(3.75 g·株-1)]对两年生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生长和光合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催吐萝芙木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 但LRWC仍在85%以上, 属于低度水分胁迫, 其最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比叶面积、茎重比以及株高、基径和生物量的相对生长速率均较无水分胁迫时低。水分胁迫下, 低量施氮可使最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根重比升高, 使株高、基径和生物量的相对生长速率增加, 从而明显增加最终根产量; 而高量施氮则会增加幼树对干旱的敏感性, 加重干旱对催吐萝芙木光合和生长的抑制作用。水分与施氮量交互作用对催吐萝芙木叶片相对含水量、最大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比叶面积和根重比的影响显著, 表明施氮量对其影响视水分胁迫状况而不同。因此, 为获得催吐萝芙木最大根产量, 应在干季收获期前少量施用氮肥。
不同肥料用量和配比对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张玉凤, 董亮, 刘兆辉, 陈广思, 李彦, 张培苹
2010, 18(4): 765-769.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65
摘要(1839) PDF(1614)
摘要:
为探索西瓜的适宜施肥量和养分配比,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不同肥料用量和配比对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 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 减氮磷钾处理的西瓜产量、Vc含量分别增加0.77%、17.18%, 还原糖含量、硝酸盐含量分别减少12.56%、27.94%; N、P2O5、K2O养分总量相同、比例不同的3个处理间相比, 减氮磷增钾处理的西瓜产量、Vc含量、还原糖含量均最高, 硝酸盐含量最低; 习惯施肥、减氮 磷钾、减氮磷、减氮磷增钾4个处理的西瓜秧中N、P2O5、K2O含量比例分别为: 1︰0.18︰2.26、1︰0.22︰2.66、1︰0.26︰2.75、1︰0.19︰2.46; 西瓜皮中N、P2O5、K2O含量比例分别为: 1︰0.34︰2.78、1︰0.34︰2.60、 1︰0.30︰2.37、1︰0.29︰2.14。综合考虑各项指标, 在本试验条件下, 施肥总量比习惯施肥量减少36%、N︰P2O5︰K2O为1︰0.41︰1.28是西瓜最优施肥处理。
夜温升高对双季水稻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魏金连, 潘晓华
2010, 18(4): 770-774.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70
摘要(1162) PDF(1048)
摘要:
利用两间玻璃室不同的夜间温度条件, 研究了水稻生长期间夜温升高对双季早、晚稻物质生产和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夜温升高对双季早稻的生物产量没有影响, 但可显著提高晚稻生物产量。早稻穗分化前夜温升高可增加物质积累量, 而穗分化后则减少物质积累量; 夜温升高减少晚稻幼穗分化至抽穗期间的物质积累, 而增加其他生育期的物质积累。夜温升高加速早稻剑叶衰老, 而对晚稻无显著影响。夜温升高对水稻氮素积累影响较小, 对磷、钾积累影响较大。其中, 播种至幼穗分化夜温升高有利于早稻稻株的养分积累, 而幼穗分化后不利于养分积累; 夜温升高不利于晚稻播种—抽穗的养分积累, 而有利于抽穗后的养分积累。试验表明, 夜温升高对不同季水稻及水稻不同生育期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的影响存在差异。
新乡地区冬小麦缺水量适宜估算模式研究
刘战东, 段爱旺, 高阳, 刘浩
2010, 18(4): 775-78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75
摘要(1729) PDF(1476)
摘要:
作物缺水量是确定灌溉需水量和制定灌溉制度的基础依据。利用新乡地区连续两个冬小麦生长季(2005~2006年、2006~2007年)田间试验资料建立了冬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增长模型、需水量估算模型和土壤入渗模型。在此基础上, 根据新乡地区51年(1951~2001年)的逐日气象资料, 采用土壤水分平衡法, 综合考虑作物蒸散、降水和灌溉等因素, 模拟冬小麦各生长季降水有效利用状况, 分析研究该地区连续50个冬小麦生长季降水量与相应时间段有效降水量间的相互关系, 确定不同时间尺度下有效降水量估算模式。最后, 以确定的作物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估算模式为基础, 提出河南新乡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冬小麦缺水量适宜估算模式。
荒漠绿洲区交替灌溉小麦/玉米间作水分利用特征研究
杨彩红, 柴强, 黄高宝
2010, 18(4): 782-78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82
摘要(1276) PDF(1011)
摘要:
大田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间作田小麦、玉米带交替供水对作物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同等供水水平下, 交替灌溉小麦/玉米间作全生育期的棵间蒸发量比传统灌水处理减少44.0 mm, 总耗水量增加15.4 mm, 产量和WUE分别提高13.92%和9.21%, 说明交替灌溉是提高间作产量和WUE的可行措施之一。交替灌溉条件下, 小麦/玉米间作全生育期的棵间蒸发量、耗水量随供水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但WUE随供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高产小麦几个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慕晓茜, 慕美财, 刘新程
2010, 18(4): 787-79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87
摘要(1514) PDF(987)
摘要:
为了解高产小麦在“稳叶控株增穗”栽培途径下产量及有关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寻找该途径的优势及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素, 本文用SPSS软件对47块采用该途径、单产在7 243~10 610 kg·hm?2范围内麦田的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籽粒最大容积、穗颈维管束数、群体维管束数7个性状进行了性状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 产量三因素中只有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说明粒重是影响“稳叶控株增穗”途径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且粒重与籽粒最大容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认为采取一定措施来增大籽粒最大容积将是提高粒重, 进而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群体维管束总数与单位面积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明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可达到畅流的目的。研究还对粒重与籽粒最大容积进行曲线拟合, 拟合方程为y=12.925+0.479x, 对群体维管束数与穗数之间进行曲线拟合, 拟合方程为y=-14.231+2.685lnx
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的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
董合忠, 李振怀, 罗振, 卢合全, 唐薇, 张冬梅, 李维江, 辛承松
2010, 18(4): 792-798.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92
摘要(1668) PDF(1155)
摘要:
在山东临清、夏津和惠民的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整枝处理下棉花产量分布、库源比例和熟相, 探讨种植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 产量在棉株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 去叶枝棉株的产量全部来自果枝, 留叶枝棉株的产量主要来自果枝(85%), 叶枝所占份额较低(15%); 无论去叶枝还是留叶枝, 产量主要分布在下中层(72%)和内围(74%), 上层(28%)和外围(26%)产量分布较少。密度和整枝对棉花产量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 但两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密度主要影响产量在棉株上的内外分布, 随密度升高, 产量向内围集中; 而整枝则主要影响产量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 留叶枝使产量上下分布更加分散。整枝对棉花熟相影响不大; 但密度显著影响熟相和库源比例, 低密度下库源比例大、轻度早衰, 高密度下库源比例小、轻度晚熟, 中等密度(5.25株·m-2)下库源比例适宜, 熟相较好。
桑树叶片光合诱导对光强转换的响应
胡彦波, 许楠, 包卓, 张晓松, 孙广玉
2010, 18(4): 799-803.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99
摘要(1605) PDF(1795)
摘要:
在温室条件下, 以桑树品种“蒙古桑”幼苗为试验材料, 应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 研究了光强转换过程中桑树叶片的光合诱导响应。结果表明: 光强由黑暗或低光转换到高光时, 桑树叶片净光合速率需要10 min的光诱导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其中1~2 min之内的光诱导较快(快相诱导), 8~10 min诱导较慢(慢相诱导)。当光强由黑暗转到高光时, 光量子转化效率的诱导过程滞后于光合碳同化诱导过程; 当光强由高光转到低光或黑暗时, 桑叶的光合诱导平衡速率快于光强由低光或黑暗转到高光时的平衡速率。说明光量子转化效率的光诱导受碳同化诱导过程的限制, 光量子转化效率的诱导主要通过调控PSⅡ开放的反应中心比例来实现。
植被叶片光谱及红边特征与叶片生化组分关系的分析
梁守真, 施平, 马万栋, 邢前国, 于良巨
2010, 18(4): 804-809.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04
摘要(1729) PDF(2640)
摘要:
以LOPEX’93数据集为基础, 利用最新的叶片光学模型——PROSPECT5模型模拟了不同生化组分(叶肉结构参数、等效水厚、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干物质)含量叶片的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光谱, 并在此基础上提取植被红边特征, 系统分析光谱和叶片生化组分的关系, 建立光谱特征与叶片生化组分的关系模型, 为生化组分反演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 在可见光部分, 叶片的光谱主要取决于叶肉结构参数和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在红外波段, 叶片的光谱主要受水分、叶肉结构参数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不同的波段范围内, 光谱对生化组分的敏感度不同。叶片的红边特征不受水分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但红边位置随叶绿素的增加向长波方向移动(红移)。红边斜率随内部结构参数的增加而增加,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二次方程描述, 这为叶肉结构参数的求解提供了一个方向。
温度和光照对3种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刘有军, 纪永福, 马全林, 张德魁, 张锦春, 刘虎俊, 彭金凤
2010, 18(4): 810-814.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10
摘要(1607) PDF(1316)
摘要:
以民勤荒漠区典型一年生植物盐生草、碟果虫实和五星蒿为材料, 通过不同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探索其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 在适宜条件下, 3种一年生植物在播种后1~4 d开始萌发, 萌发持续时间为2~12 d。根据3种植物种子在不同温度和光照下的开始萌发时间、萌发持续时间和萌发率, 最佳萌发温度盐生草为连续光照条件下15 ℃, 萌发率为96.00%±0.00%; 碟果虫实为连续黑暗条件下20 ℃和14 h光照/10 h黑暗条件下15 ℃/25 ℃, 萌发率分别为18.00%±2.00%和28.00%±2.31%; 五星蒿为连续黑暗条件下20 ℃和14 h光照/10 h黑暗条件下15 ℃/25 ℃, 萌发率分别为96.00%±0.00%和96.00%±2.31%。盐生草和五星蒿种子在连续黑暗、连续光照和14 h黑暗/10 h光照条件下都能萌发, 萌发的最佳光照条件分别为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 而碟果虫实只有在连续黑暗下才能萌发, 光照下几乎不萌发。
豫北低山丘陵区农田边界系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马守臣, 原东方, 杨慎骄, 王和洲
2010, 18(4): 815-819.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15
摘要(1483) PDF(1039)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豫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农田边界的植物丰富度、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 植物丰富度指数依次为灌草丛>水渠边>稀疏林地>路旁>果园边际>作物边界带, 灌草丛物种丰富度显著大于其他边界类型, 作物边界带的物种丰富度显著小于其他农田边界类型; 植物均匀度指数依次为稀疏林地>灌草丛=水渠边>路旁>作物边界带>果园边际, 稀疏林地均匀度指数显著大于其他边界类型, 果园边际地的均匀度指数显著小于其他农田边界类型; 植物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 依次为水渠边>稀疏林地>灌草丛>果园边际>路旁>作物边界带, 水渠边的生态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大于其他边界类型, 作物边界带的生态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小于其他边界类型。灌草丛、路旁、水渠边、稀疏林地和果园边际地相互间的共有植物种较多, 其物种相似系数均在0.7以上, 而作物边界带与其他边界类型间的共有植物种较少, 物种相似系数也较低, 均在0.7以下, 其中, 作物边界带和灌草丛相似系数最低, 为0.47。
三江平原稻田能量通量研究
贾志军, 张稳, 黄耀
2010, 18(4): 820-82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20
摘要(1513) PDF(1097)
摘要:
基于三江平原稻田2005~2007年5~10月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 分析了该区稻田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能量分配特征以及能量平衡状况。结果表明: 三江平原稻田净辐射和潜热通量日变化均表现为明显的单峰特征, 感热通量日变化在水稻发育进入成熟期后才较明显, 而土壤热通量在水稻整个发育期内日变化特征都不明显。稻田净辐射季节变化特征显著, 6月下旬至7月上旬达到最大值18~20 MJ·m-2·d-1。潜热通量季节变化与净辐射同步, 最大值为13~19 MJ·m-2·d-1。相比之下感热通量较小, 观测期间变化于-3.90~ 3.94 MJ·m-2·d-1, 且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5~10月土壤热通量呈下降趋势, 变化于-2.67~3.62 MJ·m-2·d-1。三江平原地区稻田能量分配特征明显, 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LE/Rn) 5~10月平均值为0.67, 表明净辐射大部分以潜热通量形式所消耗, 但生长旺季LE/Rn略大于生长季初期和末期。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Hs/Rn)的季节变化特征与LE/Rn比值相反, 观测期间平均值为0.10。这导致波文比在水稻生长旺季较小而在初期和末期较大。5~10月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G/Rn)呈逐渐下降趋势, 其月平均值由5月的0.14下降到10月的-0.08。线性回归法和能量平衡比率均表明三江平原稻田能量明显不闭合, 2005、2006年5~10月能量不闭合度分别为22%和16%, 而2007年能量“过闭合”, 能量平衡比率平均值为1.07。
高硫气田SO2排放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杨刚, 钟贵江, 伍钧, 邓仕槐
2010, 18(4): 827-83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27
摘要(1534) PDF(1323)
摘要:
对污染区和清洁区分别进行土壤和水稻取样, 研究了高硫气田SO2排放对水稻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硫气田SO2排放导致水稻籽粒和叶片中硫含量升高, 显著降低水稻籽粒的千粒重, 进而影响水稻产量, 污染区水稻产量较清洁区降低16.6%~28.2%; 硫被水稻营养器官吸收后, 累积在生殖器官内, 显著降低稻米品质, 与清洁区相比, 污染区稻米蛋白质含量减少8.6%~22.3%, 淀粉含量减少27.4%~53.6%, 脂肪含量减少45.6%~71.7%, 而灰分含量则升高52.2%~69.4%。
铝胁迫下水稻幼苗根尖表面pH和有机酸的动态变化
庞贞武, 谢国生, 郭税, 蔡克桐
2010, 18(4): 831-83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31
摘要(1212) PDF(1401)
摘要:
采用添加pH指示剂溴甲酚紫的琼脂糖凝胶平板技术, 检测了铝胁迫下水稻幼苗根尖表面pH和根尖细胞有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铝胁迫下, 幼苗根尖表面颜色在处理第1 h、3 h、6 h无明显变化; 而对照处理第1 h时水稻幼苗根尖表面颜色已发生明显变化, 呈浅橙色, 处理第3~6 h幼苗根尖表面变为橙红色。表明在正常条件(pH 4.4)下水稻幼苗根尖表面pH有碱化趋势, 铝胁迫条件下(pH 4.4)水稻幼苗根尖表面pH碱化的趋势被抑制。在测定的铝胁迫水稻幼苗根尖细胞细胞质10种有机酸中, 发现3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草酸含量无明显变化; 柠檬酸含量在铝处理0~3 h内变化不明显, 处理3 h后迅速提高, 处理12 h达最大值后转而下降, 铝胁迫24 h时柠檬酸含量比胁迫12 h时降低16.27%, 差异达显著水平, 胁迫24 h后的柠檬酸含量变化不大但仍高于胁迫6 h的柠檬酸含量; 铝处理3 h后苹果酸含量较胁迫前下降幅度不大, 差异不显著(P>0.05), 3 h后显著下降, 6 h后下降趋势不明显。
Pb、Cd复合胁迫下4种植物抗氧化防御差异性研究
高扬, 毛亮, 周培, 张春华, 施婉君, 曹杰君, 靳治国, 时唯伟
2010, 18(4): 836-842.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36
摘要(1330) PDF(1365)
摘要:
为了解植物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响应, 研究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印度芥菜和非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 Pb、Cd复合胁迫下超富集植物印度芥菜和龙葵的叶生物量显著减少, 根和茎生物量在低浓度处理下减少不明显; 非超富集植物萝卜和玉米的生物量随重金属浓度升高显著降低。超富集植物的SOD活性随重金属浓度升高逐渐升高; 4种植物POD活性随重金属浓度变化规律各不相同, 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POD活性总体上随重金属浓度增加而提高; 超富集植物叶片MDA含量随重金属浓度升高逐渐升高; 印度芥菜和萝卜的总G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植物。超富集植物的SOD、MDA、TAST、总GSH和PC与土壤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 非超富集植物玉米的POD和总GSH与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 而萝卜的TAST和PC与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性。不同植物的解毒机制并不相同, 因而进一步了解超富集植物的相关酶基因调控对阐明解毒机制尤为重要。
成熟期水稻砷污染胁迫光谱诊断空间模型研究
曹仕, 刘湘南, 曹珊
2010, 18(4): 843-84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43
摘要(1249) PDF(1084)
摘要:
以分别表征不同生理特征的NDVI等12种高光谱指数为基础, 结合成熟期水稻叶片实测砷含量, 利用相关分析法提取PSNDa(R= -0.89)、DSWI(R= -0.79)、SIPI(R=0.91)作为单级光谱诊断参数, 并以此为因子 组成砷污染胁迫光谱参数诊断空间(PSNDa-DSWI、PSNDa-SIPI、DSWI-SIPI), 其中以表征叶绿素和细胞结构的PSNDa-SIPI组合空间的诊断效果最佳。利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各光谱参数信息, 从中提取出主成分F1、F2, 其累积贡献率达88%, 由此建立砷污染胁迫主成分诊断空间(F1-F2), 不同污染程度对应不同诊断空间, 高度污染: F1<1.95, F2>0.75; 中度污染: 1.95<F1<3.15, 0.75>F2>0.40; 轻度污染: F1>3.15, F2<0.40。由此从不同层面构成一个严密的水稻砷污染胁迫诊断系统, 为系统、全面、有效监测大面积水稻砷污染提供多元化诊断依据。
改良剂对镉污染酸性水稻土的修复效应与机理研究
朱奇宏, 黄道友, 刘国胜, 朱光旭, 朱捍华, 刘胜平
2010, 18(4): 847-85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47
摘要(2094) PDF(2185)
摘要:
为探明田间条件下施用石灰、钙镁磷肥、海泡石和腐殖酸等改良剂对Cd污染酸性水稻土的修复效应和作用机理, 通过在Cd污染区建立田间小区试验, 研究了改良剂单施和与石灰配施对Cd污染酸性水稻土中Cd作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改良剂有效地改变了土壤中Cd的存在形态, 除腐殖酸外, 其他改良剂均使土壤酸提取态Cd不同程度地转化为可还原态Cd和残渣态Cd; 施用改良剂可使0.1 mol·L-1 NaNO3和 0.01 mol·L-1CaCl2提取态Cd 降低26%~97%, 降低效果为石灰+海泡石>海泡石>石灰+钙镁磷肥>钙镁磷肥>石灰>石灰+腐殖酸>腐殖酸; 改良剂使水稻地上部分的Cd吸收量降低6%~49%。试验结果还显示, 施用改良剂提高土壤pH是引起土壤中Cd作物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田间试验的结果, 海泡石可推荐作为Cd污染酸性水稻土的改良剂, 而腐殖酸则不宜使用。
生物肥对氯嘧磺隆残留的降解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王彦杰, 左豫虎, 荆瑞勇, 高亚梅, 王伟东
2010, 18(4): 852-85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52
摘要(1165) PDF(1093)
摘要:
为筛选具有降解氯嘧磺隆残留和作物增产效果的优质生物肥, 采用田间小区模拟试验, 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嘧磺隆施用下, 3种生物肥对氯嘧磺隆残留的降解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试的农大生物菌剂、世绿环保生物肥和农大生物肥对施用量分别为3 μg·kg-1和6 μg·kg-1的氯嘧磺隆残留均有降解作用, 对施用量为6 μg·kg-1的氯嘧磺隆残留的降解率分别为61.5%、58.3%和62.7%, 比自然降解率分别高17.8%、14.6%和19.0%。土壤中氯嘧磺隆施用量为0.03 μg·kg-1时即对水稻株高、穗长、结实率和产量性状产生明显影响, 氯嘧磺隆施用量越大药害影响越显著。3种供试生物肥均可解除0.03 μg·kg-1氯嘧磺隆的残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但随氯嘧磺隆施用量的增加, 供试生物肥虽可减轻药害影响, 但不能完全解除残留药害。农大生物菌剂和农大生物肥解除氯嘧磺隆残留药害能力高于世绿环保生物肥。田间氯嘧磺隆的施用量小于0.03 μg·kg-1时, 施用供试的3种生物肥均可保证水稻生产安全。
UV-B辐射和稻瘟病菌胁迫对水稻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李元, 高潇潇, 高召华, 何永美, 陈建军, 祖艳群
2010, 18(4): 856-86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56
摘要(1898) PDF(1360)
摘要: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增强UV-B辐射和稻瘟病菌联合作用对水稻幼苗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AL)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3个UV-B辐射强度(2.5 kJ·m-2、5.0 kJ·m-2和7.5 kJ·m-2)、2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Y98-16T和Y99-63C)对水稻(品种为“黄壳糯”和“合系41”)幼苗叶片进行处理, 测定水稻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黄壳糯”幼苗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在2.5 kJ·m-2和5.0 kJ·m-2 UV-B辐射条件下显著增加, 而在7.5 kJ·m-2 UV-B辐射条件下显著降低; 2.5~7.5 kJ·m-2 UV-B辐射导致“合系41”的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 5.0 kJ·m-2 UV-B辐射导致“合系41”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增加, 其他UV-B辐射条件下“合系41”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加不显著。接种稻瘟病菌Y98-16T导致“合系41”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 “黄壳糯”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降低, 类黄酮含量增加; 而接种稻瘟病菌Y99-63C显著降低了“黄壳糯”和“合系41”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UV-B辐射和稻瘟病菌联合作用导致“黄壳糯”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总体表现出降低的趋势, 而“合系41”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或上升的趋势。总的来讲, UV-B辐射和稻瘟病菌联合作用导致“黄壳糯”敏感性增加, 而“合系41”抗性增强。
GFP标记的植物促生菌B96-Ⅱ-gfp的定殖能力研究
郝变青, 马利平, 乔雄梧
2010, 18(4): 861-86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61
摘要(1805) PDF(1899)
摘要:
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技术研究了植物促生菌B96-Ⅱ的标记菌B96-Ⅱ-gfp在盆栽黄瓜土壤中的时间、空间定殖动态以及在黄瓜植株上的分布。研究表明: B96-Ⅱ-gfp在土壤中具有持久的定殖能力, 接种180 d时在自然土和黄瓜枯萎菌病土中的定殖数量分别为2.7×104 cfu·g-1和6.6×104 cfu·g-1, 360 d时在土壤中仍可检测到B96-Ⅱ-gfp的存在。B96-Ⅱ-gfp可在盆栽植株生长土壤的表层(0~4 cm)、中层(4~8 cm)和底层(8~12 cm)定殖, 定殖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 B96-Ⅱ-gfp还可在黄瓜的根、茎和叶上定殖, 根部定殖的数量(7.2×104 cfu·g-1)显著高于茎部和叶部定殖的数量; 黄瓜植株体内定殖的数量多于体表定殖的数量。对土壤中可培养的3大微生物类群影响的研究表明: B96-Ⅱ-gfp对土壤中真菌数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而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则没有明显影响。防病促生试验表明: B96-Ⅱ-gfp可增加黄瓜株高、鲜重和干重, 对黄瓜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且与未标记菌株B96-Ⅱ的防病促生作用无显著差异。
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郑雪芳, 苏远科, 刘波, 蓝江林, 杨述省, 林营志
2010, 18(4): 866-87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66
摘要(1923) PDF(1543)
摘要:
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不同海拔铁观音茶园采集了根系区域土壤, 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研究了不同海拔茶园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 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共检测22个PLFAs, 不同的PLFAs在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分布差异明显, 可分为完全分布和不完全分布两种类型。高海拔(834 m)茶树根系土壤分布的PLFAs种类和数量都最多, 分布最高的前3个生物标记为16:0(指示细菌)、18:3ω6c(6,9,12)(指示真菌)、18:00(指示嗜热解氢杆菌)。对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特征微生物PLFAs分析表明, 代表细菌的16:0、代表真菌的18:3ω6c(6,9,12)和代表放线菌的10Me 16:0相对生物量在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中分布量不同, 细菌分布量最大, 其次是放线菌, 真菌分布量最小。微生物群落PLFAs标记聚类结果显示, 当欧氏距离为11.51时, 可将不同海拔茶园根系土壤的PLFAs生物标记分成3个大的类群, 类群I的PLFAs生物标记为完全分布且分布量中等, 类群Ⅱ的PLFAs生物标记为完全分布且分布量较高, 类群Ⅲ的PLFAs生物标记为不完全分布且分布量较低。分析多样性指数表明, 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是海拔834 m处最大, 海拔717 m处最低。
河北省太行山区域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谭莉梅, 李红军, 刘慧涛, 刘宏娟, 刘金铜
2010, 18(4): 872-87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72
摘要(1721) PDF(1420)
摘要:
文根据遥感影像资料, 在对河北省境内太行山区域耕地资源进行解译的基础上, 应用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方法, 对其空间分布特征从海拔高度、坡度及地形类型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河北省太行山区域耕地的80.9%分布于海拔500 m以下, 93.7%分布于坡度15°以下, 70.3%分布于平地和U型谷地。由此可以看出, 目前河北省太行山区域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比较合理。本文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域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可为太行山区域耕地质量评估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发展节水小麦 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以河北省冬小麦为例
郭进考, 史占良, 何明琦, 张相岐, 张爱民, 贾旭
2010, 18(4): 876-879.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76
摘要(1703) PDF(1238)
摘要:
分析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以河北省为例, 阐述了目前我国北方节水的关键。认为节水的关键在农业, 而农业节水的重点在小麦。提出在发展工程节水的同时, 注重发展生物节水和农艺节水, 以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小麦品种为先导, 与配套的节水栽培技术相结合, 实现小麦生产的节水, 这对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石麦15”和“石家庄8号”节水栽培实践论述了培育节水品种的可行性以及推广节水品种在农业节水中的巨大潜力。
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生产系统结构关系的讨论
张立峰
2010, 18(4): 880-883.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80
摘要(1002) PDF(1025)
摘要:
Following a thorough review of “field, farmer and village” problem, an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succession trend, agricultural systems structures are grouped into five components, viz: farmers, farmlands, agro-materials, agro-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agro-society management. The ordinal superposition of the five components could change into more advanced production modes which enhances succession of agro-system productivity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 This paper advan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des of regional agro-systems, and societal needs for innovative agro-systems in North China. Such socio-agricultural innovations should be driven by supply and demand to optimiz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the region.
综合评述
甘蔗间作种植研究进展
李志贤, 冯远娇, 杨文亭, 王建武
2010, 18(4): 884-888.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84
摘要(1635) PDF(2007)
摘要:
本文综述了甘蔗间作种植的研究现状, 展望了未来甘蔗间作研究的重点方向。合理的甘蔗间作可以促进作物生长, 提高光能利用率, 使作物耗地和养地很好地结合, 提高土壤肥力, 减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同时针对目前甘蔗间作系统间作优势机理研究的空白, 提出今后应加强甘蔗间作系统中养分吸收利用的机理研究, 加强营养元素在间作系统中的转移特征及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的相关研究。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管理学要义
祝文烽, 王松良, ClaudeDCaldwell
2010, 18(4): 889-89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89
摘要(2169) PDF(3877)
摘要: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联系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界面(Interface), 其服务功能的健康发挥对整个农业系统稳定及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本文综述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现状、内涵与内容, 从现有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量化评估指标和方法着手, 提出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难、研究技术相对滞后、研究机制缺位和研究力量薄弱成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瓶颈, 以及意识问题制约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程等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展望了未来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趋势。最后, 从概念层面、机制层面和技术层面提出促进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健康发挥的管理学要义。
大气氮素沉降研究进展
谢迎新, 张淑利, 冯伟, 赵旭, 郭天财
2010, 18(4): 897-904.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97
摘要(1898) PDF(2992)
摘要:
人为干扰下的大气氮素沉降已成为全球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营养源和酸源, 大气氮沉降数量的急剧增加将严重影响陆地及水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本文从大气氮沉降对土壤和水体环境、农业和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大气氮素沉降的研究现状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并总结探讨了前人采用的大气沉降氮测定方法, 展望了我国大气氮沉降的研究前景。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刘彦随, 刘玉, 郭丽英
2010, 18(4): 905-91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905
摘要(3419) PDF(7563)
摘要:
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 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并成为当今全球环境变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综述与比较研究的方法, 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光资源、温度、土壤质量和水环境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机理, 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种植区域和种植制度、农作物病虫害、农业生产能力以及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影响, 通过梳理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农业战略, 提出新时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研究简报
盐碱区适应性农作制度与技术探讨——以河北省滨海平原盐碱区为例
刘小京, 李向军, 陈丽娜, 隋鹏
2010, 18(4): 911-913. doi: 10.3724/SP.J.1011.2010.00911
摘要(1658) PDF(1205)
摘要:
铬与酸雨污染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复合影响
文可佳, 刘婷婷, 周青
2010, 18(4): 914-91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914
摘要(1560) PDF(145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