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第22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综合评述
中国应抓住气候变化的战略机遇期
张正斌, 段子渊, 陈兆波, 徐萍
2014, 22(3): 253-261. doi: 10.3724/SP.J.1011.2014.30813
摘要(1441) PDF(1649)
摘要:
气候变化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中国是世界人口和农业大国, 如何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趋利避害, 把握重要机遇期, 是关系中国复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近代气候变化3个方面, 分析说明了气候变化取决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状况, 气候变化有冷暖交替周期, 目前处于第四纪冰期的小暖期, 进一步提出了要从太阳系、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不同层次的相互影响, 来研究气候变化的思路。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与气候变化历史过程对比分析, 中国粮食连续九连增, 特别是东北粮食基地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 明显受益于气候变暖。提出了中国应抓住气候变化中的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粮食供需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靠天吃饭"还没有根本改变, 我国粮食呈北粮南运, 北方又是干旱缺水和受气候变化影响敏感的地区,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立项开展我国北方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研究, 以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研究报告
小麦/玉米套作条件下氮、磷配施的肥料效应研究
刘德平, 杨树青, 史海滨, 郑晓波, 孙玲玉, 常春龙
2014, 22(3): 262-269. doi: 10.3724/SP.J.1011.2014.30634
摘要(1379) PDF(1231)
摘要: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本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常规作物小麦和玉米为供试材料, 采取 "3414" 部分实施方案, 对氮、磷肥的施用效应及养分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探讨进一步削减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肥料用量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 小麦/玉米套作条件下, 作物产量与氮、磷肥施用量之间满足二次型回归模型, 氮肥、磷肥及氮磷交互效应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 氮磷交互作用>氮>磷。在施肥水平较低时, 氮、磷肥表现出较好的协同促进作用, 在达到产量的极限值后, 则表现为无效及拮抗作用; 中氮中磷处理能够较好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氮和磷的需求, 提高作物对氮、磷的利用率。但随着施肥量的进一步增加, 作物植株吸肥量也随之增加, 施肥效益降低, 肥料利用率持续下降。通过对氮、磷单因素及二因素肥料效应的分析, 对施肥水平做进一步优化, 得出小麦最佳施氮量为167.67~196.61 kg·hm-2, 最佳施磷量为130.43~186.64 kg·hm-2; 玉米最佳施氮量为222.10~299.14 kg·hm-2, 最佳施磷量为156.14~188.00 kg·hm-2。这将为进一步削减氮、磷配施量, 改善当地土壤养分平衡, 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生物黑炭对玉米苗期根际土壤氮素形态及相关微生物的影响
孟颖, 王宏燕, 于崧, 刘志华, 赵成森, 陶月
2014, 22(3): 270-276. doi: 10.3724/SP.J.1011.2014.30750
摘要(1862) PDF(1576)
摘要:
生物黑炭被作为土壤改良剂应用逐渐被认可, 但其应用机制特别是生物黑炭对氮素形态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 影响其推广。本文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玉米和水稻秸秆烧制的生物黑炭按不同量施入土壤后, 对玉米苗期株高、生物量和根际土壤氮素形态及相关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入60 g·kg-1玉米黑炭和40~60 g·kg-1水稻黑炭均对玉米苗期株高有显著(P<0.05)降低作用, 其中水稻黑炭的降低效果更为明显; 分别施入60 g·kg-1玉米黑炭和20~60 g·kg-1水稻黑炭后, 玉米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降低。施入60 g·kg-1玉米黑炭后根际土壤含水量和微生物量氮显著提高。随两种生物黑炭施入量的不断增加, 玉米苗期根际土壤全氮、硝态氮含量以及固氮作用强度也显著增加, 且均在60 g·kg-1施用量下达最大值。施用40 g·kg-1玉米黑炭可显著提高玉米苗期根际土壤氨态氮含量。同时, 施用两种生物黑炭后, 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玉米根际土壤中细菌总体数量, 促进了固氮菌和纤维素降解菌的生长, 其中施入60 g·kg-1玉米黑炭的效果最为明显。综上, 玉米和水稻秸秆生物黑炭的适量施用, 可以促进玉米根际土壤氮素的循环转化, 影响相关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且与水稻秸秆相比, 玉米秸秆生物黑炭的施用效果更加明显。本文针对作物生长、土壤氮素形态及相关微生物数量3个方面研究生物黑炭施入土壤对氮有效性的影响, 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将生物黑炭如何影响土壤氮素转化展现出来, 促进生物黑炭的深入开发利用, 对黑土肥力保护具有一定意义。
黑土有机碳变化的DNDC模拟预测
王德营, 姚艳敏, 司海青, 唐鹏钦
2014, 22(3): 277-283. doi: 10.3724/SP.J.1011.2014.30983
摘要(1497) PDF(1641)
摘要:
为探讨黑土有机碳的长期变化规律及DNDC模型在土壤有机碳预测方面的适用性, 本文利用吉林省公主岭地区黑土不同施肥措施下的长期定位试验数据, 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配施有机肥(NPKM)和增施有机肥(M2+NPK)4个处理进行土壤有机碳分析, 并将数据用作DNDC模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 各处理DNDC验证中RMSE值均小于10%(分别为5.09%、6.11%、9.38%、8.36%), 说明模拟值与观测值一致性良好, 模型可用于该地区土壤有机碳模拟。选取了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比率、温度及降水5个因子进行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结果表明: 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最显著, 且这种影响具有持久性。最后模拟了4种施肥情境下未来(至2100年)的土壤有机碳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对照不施肥处理(CK)土壤有机碳含量略有下降, 至2100年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1.55 g·kg-1, 较试验前土壤初始有机碳(13.2 g·kg-1)下降约12.5%。单施化肥处理(NPK)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为稳定, 并未出现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配施有机肥(NPKM)和增施有机肥(M2+NPK)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明显, 至2100年土壤有机碳含量为24.4 g·kg-1和27.6 g·kg-1, 分别较初始有机碳含量上升84.8%和109.1%。
玉米生长后期的根系分布研究
廖荣伟, 刘晶淼, 白月明, 安顺清, 梁宏, 卢建立, 乐章燕, 曹玉静
2014, 22(3): 284-291. doi: 10.3724/SP.J.1011.2014.30805
摘要(1481) PDF(1504)
摘要:
为了研究玉米生长后期根系的生长发育规律, 利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站大型根剖面系统, 采用微根管观测系统及方形整段标本法和地下根系室玻璃窗, 对'屯玉46号'玉米根系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垂直方向上, 方形整段标本法和微根管法测得的根长密度占整层总根长密度比例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和0.717, 且两种方法在0~2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比例均为最大。0~60 cm土层为玉米根系生长活跃区, 方形整段标本法测得根长密度生长量为其余层的4倍。两种方法测得的根长密度无显著差异, 相关系数为0.830, 均匀性水平较好。玉米成熟期根系的水平幅度较乳熟期窄, 下层根系仍处于生长中, 垂直深度增加。玻璃窗与方形整段标本法观测的根深测定结果存在差异, 这可能与观测环境条件不一致有关。
不同抗性蚕豆品种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根系分泌物组分分析
董艳, 董坤, 郑毅, 杨智仙, 汤利, 肖靖秀
2014, 22(3): 292-299. doi: 10.3724/SP.J.1011.2014.31020
摘要(1481) PDF(1523)
摘要:
蚕豆枯萎病是土传病害, 其发生与蚕豆根系分泌物有密切关系。本文以3个枯萎病不同抗性蚕豆品种--'89-147'(高抗)、'8363'(中抗)和'云豆324'(感病)为材料, 通过水培试验收集根系分泌物, 测定根系分泌物对镰刀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分析对枯萎病表现出不同抗性的蚕豆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糖、氨基酸和有机酸的含量, 分离鉴定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和有机酸的组分。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的根系分泌物抑制了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在加入5 mL中抗品种根系分泌物时, 显著促进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 但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 而在加入1 mL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时, 就能显著促进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不同抗性蚕豆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总量和总糖含量随抗性的降低而升高, 有机酸分泌总量则随蚕豆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增加而升高。感病品种和中抗品种中检出15种氨基酸, 而高抗品种中检出14种, 组氨酸只存在于中抗品种中, 脯氨酸仅在感病品种中检出, 3个蚕豆品种根系分泌物中均未检出精氨酸。蚕豆根系分泌物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和亮氨酸含量高, 可能会促进枯萎病的发生, 而蛋氨酸、赖氨酸和丝氨酸含量高可能抑制枯萎病发生。酒石酸仅在抗病品种中存在, 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种类丰富, 有助于提高蚕豆对枯萎病的抗性。蚕豆对枯萎病的抗性不同, 根分泌物对镰刀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也不同, 而这种抗病性差异与蚕豆根系分泌物中糖、氨基酸、有机酸的含量和组分密切相关。
土壤含水量、温度对Bt棉间苗叶、蕾Bt蛋白降解的影响
张美俊, 杨武德, 冯美臣, 段云, 唐明明, 李晓荣
2014, 22(3): 300-307. doi: 10.3724/SP.J.1011.2014.30974
摘要(1201) PDF(1573)
摘要:
为了解土壤环境因子对Bt棉Bt蛋白降解的影响, 为Bt棉生态风险性评价提供依据, 室内采用ELISA法, 研究了土壤不同含水量、温度影响下, Bt棉间苗叶、蕾Bt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 并用指数模型对Bt蛋白降解动态进行拟合, 估算了DT50和DT90。结果表明: 不同含水量、温度条件下, Bt棉间苗叶和蕾Bt蛋白在取样第48 d, 就降解了初始量的56.18%~93.26%, 表明Bt蛋白前期在土壤中能快速降解, 后期稳定下降。70%土壤持水量、35 ℃下Bt蛋白在前期降解最快, DT50(降解50%Bt蛋白所需时间)为12.29 d(间苗叶)和10.07 d(蕾), DT90为41.06 d(间苗叶)和33.96 d(蕾)。适宜条件下, Bt蛋白在土壤中可被完全降解。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均会显著影响Bt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取样前期(32 d前)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Bt蛋白降解有显著交互作用。温度是影响Bt蛋白降解的主要因子, 同一含水量下, 随温度升高, Bt蛋白降解速率加快。同一温度, 100%土壤持水量条件下, Bt蛋白降解速率最慢, 在较高温度(25 ℃和35 ℃), 70%土壤持水量条件, Bt蛋白在前期(32 d或48 d前)降解速率显著快于50%土壤持水量条件。本研究表明, 较高温度和适宜土壤含水量有利于Bt蛋白前期快速降解。
外源GA3对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发育的影响
杨永岗, 张化生, 李亚莉, 赵祯祥, 李晓芳
2014, 22(3): 308-313. doi: 10.3724/SP.J.1011.2014.31028
摘要(1874) PDF(1257)
摘要:
为了揭示外源GA3对胡萝卜肉质根发育的影响机理, 并为高原夏季胡萝卜安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理论, 本试验以耐先期抽薹的胡萝卜品种为试材,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研究了外源GA3对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膨大、木质化及其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叶片旺盛生长期和肉质根迅速膨大期分别喷施5.78×10-4 mol·L-1外源GA3 1次, 或在苗期、叶片旺盛生长期和肉质根迅速膨大期喷施5.78×10 4 mol·L-1外源GA3 1~3次, 能显著降低高原夏季胡萝卜苗期肉质根日鲜重增长速率与库活力, 促进肉质根木质化。与对照相比, 喷施外源GA3, 可显著降低苗期肉质根内源GA3、IAA、GA4、ABA、DHZR与IPA含量, 显著提高肉质根内源ZR含量; 显著降低叶片旺盛生长期肉质根内源GA3、IAA、GA4、IPA含量, 显著提高内源ZR含量; 显著提高迅速膨大期肉质根内源IAA、GA4、ZR含量; 显著降低肉质根迅速膨大期之前的IAA/ZR和GA4/ZR比值。随着外源GA3喷施次数的增多, IAA/ZR和GA4/ZR比值在肉质根迅速膨大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外源GA3通过改变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状态来影响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的发育。
不同类型植物耐盐特性对脱硫废弃物的响应及其耐盐指数综合评价
雷金银, 班乃荣, 杨建国, 纪立东, 张永宏, 肖克飚, 吴秀玲
2014, 22(3): 314-324. doi: 10.3724/SP.J.1011.2014.30829
摘要(1211) PDF(1114)
摘要:
为探讨施用脱硫废弃物对生长在盐土和碱土上的不同植物耐盐特性的影响, 并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不同植物的耐盐指数进行综合评价。本试验在2008-2010年期间, 分别在碱土区和盐土区2个试点, 以施与不施脱硫废弃物为主处理, 选用9种不同耐盐植物为副处理开展了田间裂区试验, 观测分析了各耐盐植物的出苗特征、生长生理特征、产量等指标及土壤盐分、养分、碱化度(ESP)等性质, 从而建立包括植物生长、生理指标、土壤指标和经济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应用TOPSIS法对不同耐盐植物的耐盐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与CK相比, 施用脱硫废弃物能显著改善各耐盐植物的生长发育, 提高出苗率、相对生长速率(株高)和相对生物量, 增加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比值(F/B), 且在碱土上效果优于盐土。不同类型耐盐植物之间差异显著, 表现出各自的耐盐、碱特性。同时施用脱硫废弃物种植耐盐植物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速率和全盐、碱化度的降低速率。同样地, 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表现为碱土优于盐土, 不同耐盐植物之间差异显著。通过综合评价把不同耐盐植物分为强、较强、中和弱4个耐盐等级。与CK相比, 施用脱硫废弃物可提高耐盐植物的耐盐等级, 扩展耐盐植物在盐碱地上的种植范围。由此可知, 耐盐植物的耐盐特性受植物类型、盐碱地类型、改良措施等因素影响。因此, 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寻求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来确定耐盐植物的耐盐特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可为进一步优化盐碱地生态修复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北京市平原区农田景观及其要素的质量评价研究
张茜, 肖禾, 宇振荣, 张鑫, 郑博, 刘美娜
2014, 22(3): 325-332. doi: 10.3724/SP.J.1011.2014.30853
摘要(1344) PDF(1660)
摘要:
农田景观中的防护林、道路和沟渠是土地整治等农田工程项目的重要对象, 对于这些要素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对农田景观要素功能、质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本研究以农田景观要素为评价对象, 借鉴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北京市平原区农田景观评价体系, 通过半定量模糊评价法结合实地调研, 以北京市平原区的通州、顺义、大兴3区作为案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1)北京市平原区农业景观整体与各要素都处于一般、中等水平, 3个调研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对4个农田景观要素的评价结果则存在显著差异, 道路和沟渠的评分高于中等水平, 而防护林和大田低于中等水平; 3)4个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显示, 与沟渠相比, 防护林和道路对大田整体质量的提升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实地调研显示由于在已有的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缺乏对景观生态功能的考虑, 北京市平原区农田景观要素存在农田防护林和绿化植被多样性低、大田开阔性不高、道路硬化过度、沟渠污染严重的问题, 需在今后的农田工程项目中予以更多重视。
都市农业功能空间分异研究--以西安都市圈为例
冯海建, 周忠学
2014, 22(3): 333-341. doi: 10.3724/SP.J.1011.2014.31019
摘要(1683) PDF(1151)
摘要:
城市化导致都市农业功能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 其研究有助于实现都市农业功能的空间合理布局与优化、协调与城市社会经济功能的发展。结合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 构建都市农业的生产经济功能、就业功能、文化休闲功能和生态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ArcGIS的格网化技术从0.5 km×0.5 km尺度测评并分析都市农业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 受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和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 生产经济功能整体上表现出从西南向东北递增、从近郊平原区向中远郊平原区递增的空间格局; 就业功能受区县农业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作用, 表现出秦岭山区低于平原区、近郊平原区向中远郊平原区递增趋势的空间分布规律; 文化休闲功能受距离衰减规律支配表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型的圈层空间结构, 道路、河流、旅游景区又进一步影响各种功能值分布区的具体空间形态; 西安都市圈的地貌地形、都市农业用地类型及其破碎化程度决定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由都市圈边缘区域至中心区域逐渐下降的趋势特征, 并且各种生态功能值分布区的破碎零散化现象比较严重。
基于生态导向的基本农田空间配置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
丁庆龙, 门明新
2014, 22(3): 342-348. doi: 10.3724/SP.J.1011.2014.30981
摘要(1532) PDF(990)
摘要:
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 受市场经济驱动和退耕还林的影响, 基本农田保护空间不断被压缩。为协调地方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 该文在基本农田需求数量预算和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的基础上, 提出综合采用"反规划"理念和建设用地发展适宜思想, 构建河北省卢龙县网络状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基本农田划定的约束框架。同时, 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 划分了县域栅格单元的空间建设开发适宜程度, 并选取适宜度高的栅格单元用来作为预留建设用地。研究以卢龙县为例,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将中、高安全格局和建设用地适宜度低的地区叠加作为基本农田配置重点区域, 将预测目标年36 800.27 hm2基本农田按照耕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布局到各乡镇。其中, 位于生态基础设施中安全格局范围内, 建设用地发展适宜度不高的燕河营镇、卢龙镇、印庄乡和潘庄镇面积为15 570.45 hm2, 占基本农田总量的42.31%。结果表明, 基于生态导向的基本农田空间配置能够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与为未来发展预留建设用地的前提下, 保护基本农田。在新视角下构建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生态及建设适宜度为一体的评价体系, 从生态保护和空间战略上实现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的局面。该方法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能够为地区基本农田空间配置提供指导和借鉴。
基于农户感知的生态补偿效应分析*--以黑河中游张掖市为例
张方圆, 赵雪雁
2014, 22(3): 349-355. doi: 10.3724/SP.J.1011.2014.31002
摘要(1443) PDF(1553)
摘要: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将外在的、非市场环境价值转化为当地参与者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财政激励机制引起了世界关注。本文以黑河中游张掖市为研究区, 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例, 基于农户调查资料,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了农户感知到的生态补偿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 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影响农户对生态补偿效应感知的因素。结果表明: 农户感知到的生态补偿效应指数达3.02。其中农户感知到生态补偿的生态效应最高, 效应指数为3.11, 生态补偿的社会效应次之, 效应指数为3.06, 经济效应最低, 效应指数仅为2.55。这充分说明, 生态补偿的实施实现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目标, 然后是缓解贫困、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等副目标。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生计方式、年收入均与其感知到的生态补偿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呈正相关, 而户主年龄与其感知到的生态补偿效应均呈负相关。此外, 农户的社会地位对其感知到的生态效应有显著影响。感知社会效应的因素中, 户主受教育程度对社会效应感知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关系数达1.067, 其次是农户生计方式, 户主年龄对社会效应感知的影响相对较小; 感知生态补偿经济效应的因素中, 户主受教育程度对经济效应感知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关系数达1.073, 其次是农户年收入和农户生计方式, 户主年龄对经济效应感知的影响相对较小; 感知生态补偿生态效应的因素中, 户主受教育程度对生态效应感知的影响最大, 相关系数达2.612, 其次是农户生计方式, 农户社会地位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黑河中游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水足迹分析
张丽琼, 赵雪雁, 郭芳, 李文美
2014, 22(3): 356-362. doi: 10.3724/SP.J.1011.2014.31008
摘要(1340) PDF(1320)
摘要:
水资源紧缺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当前急需探寻影响水资源利用的关键因素, 建立低水消费模式。生计方式作为影响家庭水资源消费的关键要素已得到关注。本文基于农户调查数据, 利用水足迹估算模型, 核算黑河流域中游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水足迹, 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生计方式对水足迹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黑河中游农户的人均水足迹为145.87 m3, 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 农户的人均水足迹下降, 其中, 纯农户、兼业户和非农户的人均水足迹分别为151.61 m3、148.08 m3和137.91 m3; ②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 黑河中游纯农户、兼业户、非农户的人均粮食消费占用水足迹比例依次降低, 农户人均果蔬、清洁消费占用水足迹比例依次增高, 兼业户的人均畜产品消费占用水足迹比例高于非农户和纯农户; ③提高非农化水平和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可以减少水足迹, 扩大家庭规模和农户人均纯收入会增加农户的水足迹, 但水足迹的增加速度低于家庭规模和人均纯收入自身的增加速度。基于上述研究结果, 提出了对黑河中游地区农村建立低水模式,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县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钟华, 孙保平
2014, 22(3): 363-367. doi: 10.3724/SP.J.1011.2014.30733
摘要(1071) PDF(1581)
摘要:
针对河北省张家口市特殊的生态区域地位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落后态势, 为探讨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的相互关系, 以张家口地区的13县为研究对象, 采用基于熵值法的协调评价方法对其县域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首先建立了张家口地区县域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 包括生态资源、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3个子系统, 共计21个指标。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计算得出各县域的子系统分值以及三者之间的协调度。根据协调度和经济水平将13个县域进行分区, 共分为4个类型区: 发达协调区, 蔚县; 发达调和区, 怀来县; 中等发展协调区, 包括宣化县、张北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涿鹿县、赤城县和崇礼县; 欠发达失调区, 包括康保县、沽源县和尚义县。各类型区的分布与区位分布有关: 欠发达地区位于张家口地区的北部, 发达区位于张家口南部, 而中等发展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并针对不同分区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与帮助。
基于ESI模型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定量评价
宋静, 王会肖, 刘胜娅
2014, 22(3): 368-374. doi: 10.3724/SP.J.1011.2014.30708
摘要(1331) PDF(1254)
摘要: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法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一种定量模型。本研究采用改进的ESI模型, 对2000-2010年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构成的压力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并对吉林省各主要城市2010年的生态环境压力状态进行空间序列分析, 以期为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 2000-2010年, 随着经济发展, 吉林省的生态环境压力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 尤其2005年的生态环境压力增幅明显。并且2008年以来压力构成从生态环境污染型转变为资源能源消耗型。2010年的压力空间分布特征为: 以长春市、吉林市为代表的吉林省中部地区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最大, 东部地区较小, 西部地区最小。长春、四平、松原、辽源、白城为资源能源消耗型压力, 吉林、通化、白山、延边为生态环境污染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