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28卷  第1期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
长江经济带稻田耕作制度绿色发展探讨
黄国勤
2020, 28(1): 1-7. doi: 10.13930/j.cnki.cjea.190500
摘要(997) HTML (85) PDF(846)
摘要: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稻田耕作制度是长江经济带整个农业耕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长江经济带稻田耕作制度绿色发展,对于维护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稻田耕作制度具有起源的古老性、模式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高效性和影响的国际性的显著特点。当前,长江经济带稻田耕作制度发展面临着熟制缩减、投入过量、资源浪费、养地削弱、基础脆弱和效益下降等突出问题与挑战。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稻田耕作制度的绿色发展,应在遵循"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的前提下,采取如下对策与措施:1)绿色覆盖,做到稻田"一年四季,季季皆绿";2)绿色培肥,充分利用绿肥、农家肥、沼液、沼渣,以及生物肥料、专用肥料等培肥稻田土壤,提高稻田地力;3)绿色防控,应用农业防治技术(如实行作物轮作换茬)、生物防治技术、生态调控技术和理化诱控技术等防治稻田作物病、虫、草、鼠、鸟害;4)绿色修复,采用轮作休耕、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施用修复剂、种植绿肥和修复植物等多种措施,对已"退化稻田""污染土壤"进行修复;5)绿色利用,包括对稻田农业资源及废弃物的立体利用、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6)绿色产品,将长江经济带稻田"打造"成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
华北平原种植结构变化对农业需水的影响
张雅芳, 郭英, 沈彦俊, 齐永青, 罗建美
2020, 28(1): 8-16. doi: 10.13930/j.cnki.cjea.190490
摘要(802) HTML (59) PDF(642)
摘要:
不同种植结构下的农田需水研究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灌溉方案的重要依据。为了定量估算华北平原种植结构变化对农业需水的影响,本文基于MODIS NDVI数据和TM/ETM遥感影像提取了2002年和2012年华北平原主要作物类型及其种植面积,同时基于作物系数法计算了华北平原7种主要作物需水量,分析了华北平原种植结构变化对作物需水的影响。结果表明:2002-2012年,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减少60.7万hm2。其中,种植面积明显减少的作物分别为冬小麦-夏玉米(-43.18万hm2)、棉花(-32.43万hm2)、水稻(-9.3万hm2)和春玉米(-4.9万hm2),种植面积增加的作物主要是林果(+16.61万hm2)和蔬菜(+12.6万hm2)。2002-2012年,华北平原主要作物的总需水量从742.7亿m3下降至695.5亿m3,共下降6.37%。其中,需水量减少的作物类型为冬小麦-夏玉米(-35.41亿m3)、棉花(-24.31亿m3)、水稻(-7.48亿m3)和春玉米(-2.1亿m3),需水量增加的为林果(+11.24亿m3)和蔬菜(+10.71亿m3)。从空间分布来看,华北平原作物需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仅在河北平原、鲁西北以及滨海平原靠近城市周边的区域呈增加趋势,其中滨海平原需水增加量最大。华北平原由于作物种植面积减小引起的作物需水减少量达44.7亿m3;由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引起的作物需水减少量为2.5亿m3。种植规模的减小是华北平原作物需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化背景下安徽省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和胁迫风险研究
卢燕宇, 孙维, 唐为安, 何冬燕, 邓汗青
2020, 28(1): 17-30. doi: 10.13930/j.cnki.cjea.190463
摘要(1163) HTML (133) PDF(560)
摘要:
从气候的资源和灾害双重属性出发,构建了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和胁迫风险评价指标,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二者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综合气候对高产和稳产的影响进行研究区冬小麦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采用逐级订正法结合作物生长动态参数估算安徽省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多年平均为12 391 kg·hm-2,以沿淮和江淮之间最高;1961-2015年淮北和沿淮东部地区为显著上升趋势,而淮河以南地区则以下降为主。通过考虑在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气候条件偏离最适区间而导致的胁迫影响,建立了高温、低温、雨涝、干旱4种气候胁迫的评估指标,并基于气候胁迫的超越概率形成了冬小麦气候风险评价方法。气候变暖使研究区冬小麦高温胁迫显著上升,低温胁迫显著下降,水分胁迫无显著的变化趋势。安徽省冬小麦的气候风险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的分布特征,以沿淮和江淮之间风险最低,淮北北部和江南南部风险较高;淮北地区主要以干旱和低温贡献为主,而淮河以南地区则以雨涝风险为主。融合气候生产潜力和气候胁迫风险形成冬小麦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其空间格局呈南北低、中间高的特征,种植分布格局与气候适宜性的空间匹配程度较高,但有一定的优化调整空间。
玉米间作花生冠层微环境变化及其与荚果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林松明, 孟维伟, 南镇武, 徐杰, 李林, 张正, 李新国, 郭峰, 万书波
2020, 28(1): 31-41. doi: 10.13930/j.cnki.cjea.190525
摘要(662) HTML (49) PDF(703)
摘要:
种植模式是影响花生冠层内透光率、光照度、温度、湿度等微环境的重要因素。本试验分别在2015年度和2016年度田间试验中设花生单作、玉米/花生宽幅间作2个处理,监测不同种植模式下花生结荚期后冠层透光率、光照度、冠层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荚果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与花生单作相比,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显著降低了花生冠层的光照度、冠层顶部和中部的透光率及上午9:00-11:00的平均温度;增加了冠层平均湿度。2)花生冠层光照强度在晴天随时间推延而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且单作显著高于间作;在上午光照强度上升期和下午光照强度下降期,单作和间作光照强度差值较大,而中午太阳直射期二者差值减小。间作降低了花生夜间和中午前后的冠层环境温度,二者温差最高可达4.9℃;增加了白天冠层相对湿度,二者湿度差最高达21.03%。3)本试验条件下,结荚期冠层环境温度、冠层光照度及饱果期冠层环境温度、冠层光照度均与花生荚果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冠层环境湿度则与荚果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结荚期达到极显著水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影响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为结荚期冠层光照度、结荚期冠层相对湿度、饱果期冠层相对湿度。通径分析得出,光照度除了直接影响产量外还有很大部分效应是通过影响冠层环境湿度进而影响花生荚果产量,说明间作条件下协调好光照度和冠层湿度的关系可提高光照度对产量的正面影响效应。本试验条件下,间作花生冠层光照度、透光率下降,冠层相对湿度升高,是限制花生荚果产量提高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建议生产中间作为东西向种植,从而提高间作花生冠层上午9:00-11:00的有效光照度、适当降低冠层相对湿度,以期提高间作花生荚果产量。
播期对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品质及氮磷钾利用的影响
杨长琴, 张国伟, 刘瑞显, 王晓婧, 倪万潮
2020, 28(1): 42-49. doi: 10.13930/j.cnki.cjea.190534
摘要(776) HTML (51) PDF(447)
摘要:
为明确长江流域下游棉区麦(油)后直播棉生产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以‘中棉所50’为材料,于2017-2018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播期(5月15日、5月25日、6月4日、6月14日和6月24日)对直播棉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棉花生育进程推迟;花铃期日均温和日照时数降低、有效积温先升高后降低且以6月4日播期花铃期有效积温最高。可见,前3个播期棉花花铃期温光条件较好。棉株与生殖器官的生物量及氮磷钾累积量随播期推迟降低,且前3个播期的棉株生物量和养分累积进入较高速率累积期早于后2个播期的棉株。随着播期的推迟,直播棉成铃数与皮棉产量显著降低。与5月15日播期相比,其余4个播期直播棉的皮棉产量分别降低15.9%~16.9%、13.1%~16.9%、26.9%~33.5%、58.2~62.0%。100 kg皮棉氮、磷和钾吸收量随播期推迟而增加,但养分利用效率降低。不同播期间,以6月4日和6月14日播期棉纤维综合品质较优。综上,本试验条件下,5月15日-6月4日是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获得较高产量的适宜播期,该播期内适当推迟播种有利于棉花优质纤维的形成。
收获时期对四川春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
孔凡磊, 赵波, 吴雅薇, 李小龙, 陈祥, 柯永培, 袁继超
2020, 28(1): 50-56. doi: 10.13930/j.cnki.cjea.190544
摘要(768) HTML (40) PDF(406)
摘要:
开展收获时期对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影响的研究,对确定玉米适宜机械粒收时期和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4个主栽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收获时期(7月31日、8月7日、8月13日、8月19日、8月25日、8月31日)对四川春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并分析籽粒含水率与机械粒收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收获日期推迟,玉米籽粒含水率逐渐降低,破碎率先快速降低后略有升高,杂质率快速降低并趋于稳定,而落穗损失率显著增加,落粒损失率变化规律不明显。机械粒收损失主要为落穗损失,占总损失率的比例平均为76.34%。随收获日期推迟籽粒破碎率和杂质率在品种间的差异逐渐减小,而落穗损失和总损失率在品种间的差异逐渐增大。籽粒含水率是影响机械粒收质量的关键因素,破碎率与籽粒含水率拟合方程为y=0.032 9x2-1.332 8x+15.529(R2=0.55**),含水率为10.76%~29.76%,破碎率低于5%;杂质率与籽粒含水率拟合方程为y=0.031 8e0.118 5xR2=0.71**),含水率低于38.37%,杂质率低于3%;落穗损失率与籽粒含水率拟合方程为y=2 083.3/x2.135R2=0.68**);籽粒总损失率与籽粒含水率拟合方程为y=911.02/x1.769R2=0.68**),含水率高于18.96%,籽粒总损失率低于5%。推迟收获有利于降低籽粒破碎率和杂质率,但增加落穗风险和籽粒总损失率。本试验播期条件下,玉米适宜机械粒收的籽粒含水率范围为18.96%~29.76%,适宜机械粒收时间在8月7-19日,较传统收获日期推迟10~15 d。
底墒和磷肥对旱地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原亚琦, 孙敏, 林文, 曹碧芸, 田欣, 高志强, 李廷亮
2020, 28(1): 57-67. doi: 10.13930/j.cnki.cjea.190423
摘要(670) HTML (40) PDF(453)
摘要:
为分析黄土高原旱地小麦灌浆过程与水分消耗的关系,及其产量对底墒和磷肥的响应情况,在山西省南部设3个播前0~100 cm土壤底墒水平W1(248 mm)、W2(233 mm)、W3(205 mm)和两个施磷量P1(75 kg·hm-2)、P2(180 kg·hm-2),调查不同处理下小麦总耗水、土壤水消耗、各生育阶段耗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灌浆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底墒水平提高小麦返青-拔节和拔节-开花阶段耗水、生育期总耗水、土壤水消耗及其占总耗水比例、产量、穗数、千粒重显著增加,且较W3,W1和W2产量分别显著高14.89%和8.66%。随磷肥增加播种-拔节耗水显著减少,而拔节-开花耗水、产量、千粒重显著增加。底墒和磷肥互作对小麦总耗水、土壤水消耗、播种-返青阶段耗水、拔节-成熟阶段耗水、千粒重有显著影响。通过小麦灌浆方程得,快增期持续时间随底墒的增加而增加、渐增期和快增期持续时间随磷肥的增加而增加、缓增期籽粒增加量及持续时间变异系数达25%。通过小麦水(磷)肥方程得,当0~100 cm底墒为253 mm时获得高产,且同底墒下产量随磷肥增加而提高。可见,旱地小麦拔节-开花阶段耗水对底墒和磷肥敏感,灌浆过程中的快增期持续时间对底墒和磷肥响应较好,缓增期变异对籽粒粒重影响较大。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宋蝶, 陈新兵, 董洋阳, 沙之敏, 徐新朋, 曹林奎
2020, 28(1): 68-75. doi: 10.13930/j.cnki.cjea.190506
摘要(949) HTML (80) PDF(461)
摘要:
苏北地区水稻集约化种植体系中存在氮肥施用过量、施肥时期与肥料配比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等现象,是农民收益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为科学、系统地指导苏北地区稻田施肥,提高水稻养分利用效率并降低环境风险,本研究基于地块土壤性状、产量目标及养分管理措施等信息,运行水稻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 System,NE)进行施肥推荐,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NE推荐施肥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水稻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E),基于NE处理的减氮(NE-N)、减磷(NE-P)和减钾(NE-K)处理,以及农民习惯施肥(FP)。结果表明:与FP处理相比,NE处理的氮、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44.77%和6.32%,其中氮肥偏生产力达到显著水平(P < 0.05);钾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33.55%(P < 0.05);氮肥、钾肥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4.91%、19.35%,磷肥回收利用率与FP处理基本相同。相比于FP处理,NE处理在减少氮肥投入,保证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的条件下,水稻增产2.23%,增收6.24%,但差异不显著;水稻植株籽粒中磷和钾积累量分别增加10.32%和51.63%,其中后者达显著水平(P < 0.05)。综上所述,水稻养分专家系统在苏北地区依据地块信息和智能化施肥系统,指导优化了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促进了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可以在苏北地区推广应用。
花后阴雨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汪敏, 王邵宇, 吴佳佳, 许开放, 汪涛, 何启方, 邢肖丽, 姚文政, 张文静
2020, 28(1): 76-85. doi: 10.13930/j.cnki.cjea.190540
摘要(768) HTML (130) PDF(1142)
摘要:
针对长江中下游小麦开花期常遇连阴雨导致减产的现象,研究阴雨寡照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小麦抗逆稳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用长江中下游小麦主栽品种‘扬麦18’(受渍迟钝型)和‘皖麦52’(受渍敏感型)为试验材料,在小麦开花后设置7 d、11 d和15 d的渍水遮阴处理,研究渍水遮阴对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淀粉、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渍水遮阴处理后,小麦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在灌浆前期(花后10~15 d)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渍水遮阴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增大。灌浆中期(花后20 d)小麦籽粒中AGPase和SSS活性达到峰值时,渍水遮阴处理11 d、15 d的‘扬麦18’和‘皖麦52’籽粒中AGPase活性分别较对照下降1%、10%和11%、24%,SSS活性则下降5%、11%和9%、32%,且渍水遮阴处理11 d和15 d的小麦籽粒中SSS和GBSS活性在灌浆后期显著低于对照。用Logistic方程分别拟合籽粒淀粉和干物质的积累,花后渍水遮阴处理缩短了籽粒灌浆缓增期,降低了小麦籽粒灌浆的平均速率、淀粉积累的最大速率及平均速率,减少了籽粒淀粉和干物质的积累量。同时,渍水遮阴处理降低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使产量显著下降。随着渍水遮阴处理时间的延长,小麦籽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下降幅度越大。迟钝型品种‘扬麦18’各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小于敏感型品种‘皖麦52’。小麦开花后渍水遮阴处理降低了籽粒中AGPase、SSS和GBSS活性,不利于籽粒淀粉合成及干物质的积累,导致产量下降显著。
基于APSIM的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模型精度检验及应用
聂志刚, 李广, 王钧, 董莉霞, 逯玉兰, 雒翠萍, 马维伟
2020, 28(1): 86-95. doi: 10.13930/j.cnki.cjea.190135
摘要(861) HTML (80) PDF(404)
摘要:
籽粒蛋白质积累过程的准确模拟对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优质生产的有效调控有重要意义。利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安家沟村2016-2017年大田试验数据及定西市安定区1971-2017年气象资料,建立基于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的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模型,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检验,并定量分析了耕作方式(传统耕作、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免耕及免耕+秸秆覆盖)和播期(正常播期、早播、晚播)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播期处理和4种耕作方式下,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模拟值和观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66.4~121.9 kg·hm-2和0.2%~1.1%;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1.23%~9.66%和1.31%~9.94%,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播期对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正常播期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晚播明显降低了蛋白质含量。4种耕作方式的小麦产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关系,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升高,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经过秸秆覆盖的耕作方式(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和免耕+秸秆覆盖)比不覆盖的耕作方式(传统耕作和免耕)更利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农业资源与环境
生物炭及秸秆长期施用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林洪羽, 周明华, 张博文, 李子阳, 朱波
2020, 28(1): 96-103. doi: 10.13930/j.cnki.cjea.190614
摘要(1608) HTML (109) PDF(665)
摘要:
依托紫色土坡耕地长期施肥试验观测平台,研究生物炭、秸秆对紫色土坡耕地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长期施肥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CK)、无机氮磷钾肥(NPK)、秸秆还田(RSD)、生物炭与无机氮磷钾配施(BCNPK)、秸秆与无机氮磷钾配施(RSDNPK)。利用湿筛法,进行土壤团聚体粒径分组,随后测定各粒径团聚体含量及其有机碳含量,并计算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结果表明,RSD、RSDNPK和BCNPK处理的表层SOC含量比CK处理增加43.1%~90.5%,SOC储量提高65.1%~74.3%,其中RSDNPK处理、BCNPK处理较NPK处理SOC显著增加25.2%~33.1%(P < 0.05),SOC储量显著提高23.2%~30.0%(P < 0.05)。团聚体MWD和GMD均为RSD处理> RSDNPK处理> BCNPK处理> NPK处理> CK处理;RSD处理0.25~2 mm的团聚体含量高达45.5%,较CK处理提高57.7%;秸秆和生物炭配施处理(RSDNPK处理和BCNPK处理)0.25~2 mm的团聚体含量为41.3%~45.7%,而 < 0.053 mm粒径团聚体含量却降低54.1%~55.4%。NPK处理、RSD处理与CK处理的增长趋势相似,呈随团聚体粒径减小,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先增大后减小,继而再增大的趋势;而RSDNPK、BCNPK处理则呈随粒径减小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加的趋势。生物炭和秸秆的施用能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但生物碳的施用对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效果优于秸秆的施用,秸秆的施用对稳定土壤结构效果更优,因此生物炭和秸秆的施用可作为紫色土耕地土壤肥力维持和提升的有效管理措施。
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姚东恒, 裴久渤, 汪景宽
2020, 28(1): 104-114. doi: 10.13930/j.cnki.cjea.190485
摘要(1306) HTML (150) PDF(579)
摘要:
为揭示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遵循《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国家标准,在利用特尔菲法选取16个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建立了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软件对研究区2008年和2018年耕地质量进行同一指标体系和同一分级标准的耕地质量评价,旨在掌握研究区10年间的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探究耕地质量变化原因。结果表明: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质量2008年以中低等地为主,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5.14,2018年以中高等地为主,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3.92,10年间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质量等级提升了1.22个等级;其中,1~4等地面积均有增加,5~10等地面积均减少,10年间研究区评价单元耕地质量等级提升最多为8个等级,下降最多为7个等级,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评价单元总面积是等级下降评价单元总面积的3.5倍。10年间东北典型黑土区的中西部和西北部耕地质量上升较为明显,而其南部和东北部质量下降的耕地分布较多。本研究规范了研究区耕地质量时空对比分析的依据,合理揭示了其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区域今后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今后进一步可持续利用和管理黑土地具有积极意义。
肉鸭粪便排放特征的季节性变化
晏婷, 朱志平, 高理福, 卢连水, 孙海层, 余鑫, 骆乾亮
2020, 28(1): 115-123. doi: 10.13930/j.cnki.cjea.190644
摘要(971) HTML (105) PDF(59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肉鸭粪便的特性,并对其不同季节的污染物排放特征进行评价,为肉鸭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分4个季节进行了北京Z型肉鸭饲养试验(饲养期37 d),记录采食量、产粪量,并定期测定饲料和粪便中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及总氮(TN)、P、Cu、Zn含量。结果表明:肉鸭粪便中Zn含量秋季最高,TN、P、Cu含量均为冬季最高;冬季粪便中TN含量极显著高于夏、秋两季(P < 0.01);P、Cu含量在冬季均极显著高于其余季节(P < 0.01);粪便中Cu、Zn含量均为春季最低。肉鸭粪便平均含水率为84.61%,夏季最高,春季最低;平均有机质含量为83.38%,表现为冬>春>秋>夏。春夏秋冬四季的粪便产生量分别为338.3 g·d-1·只-1、275.9 g·d-1·只-1、317.6 g·d-1·只-1和327.0 g·d-1·只-1,夏季最低。TN、P、Cu、Zn的排泄系数分别为2.13 g·d-1·只-1、2.48 g·d-1·只-1、2.56 mg·d-1·只-1、21.10 mg·d-1·只-1;春冬两季的TN日排泄量显著高于夏秋两季;P的日排泄量表现为冬季极显著高于其余3个季节;夏季Cu的日排泄量与春季差异不显著,极显著低于秋、冬两季(P < 0.01)。TN在秋季排泄占比最低,春季最高;而P排泄占比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肉鸭在饲养期TN、P、Cu、Zn的排泄量与对应元素的摄入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 0.01)。研究表明:季节因素能对肉鸭粪便中含水率、有机质、TN、P、Cu和Zn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各季节各元素的排泄量与相应元素的摄入量显著相关。
农业生态经济与生态农业
红河哈尼梯田潜在弃耕风险耕地识别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刘志林, 丁银平, 角媛梅, 刘澄静
2020, 28(1): 124-135. doi: 10.13930/j.cnki.cjea.190521
摘要(988) HTML (95) PDF(551)
摘要:
潜在弃耕风险耕地识别是耕地总体利用和规划的科学依据,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然而,受弃耕过程的渐进性、复杂性及其相关学科方法与技术的限制,使弃耕很难被准确地识别和预测。本研究根据道路、坡度、海拔、水源、降水、气温、人口、粮食产量等因子与弃耕风险的关系,构建了以弃耕影响因子为主导的弃耕风险指数(FARI)和以系统聚类为基础的弃耕风险识别方法,对哈尼梯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哈尼梯田稳定、弱风险和高风险耕地的面积占比分别为57%、35%和8%,整体较为稳定。2)哈尼梯田弃耕风险指数呈北部高于南部,东部大于西部的空间特征。3)在区位上哈尼梯田弃耕高风险耕地(34.95 km2)主要分布在县域边界处,该区耕作条件差,是退耕还林还草、修复生态的关键区;稳定耕地(234.87 km2)主要分布在元阳县的东中部,耕作条件适宜,是本区粮食安全与遗产保护的核心区。4)在影响因子上,稳定耕地区主要受人口、粮食产量、道路距离等因子的影响,其次为坡度、河流距离和海拔;弱风险耕地区受降水因子影响最大,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均较小;高风险耕地区主要受气温、坡度、海拔和河流距离等因子的影响。总之,哈尼梯田总体较为稳定,弃耕风险小,且不同弃耕风险程度耕地的影响因子不同。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生产绩效研究——基于四川省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熊鹰, 何鹏
2020, 28(1): 136-146. doi: 10.13930/j.cnki.cjea.190673
摘要(1074) HTML (96) PDF(401)
摘要: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推广顺应了当前农业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但现有针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在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和生产绩效的分析方法上存在不足。本文以四川省水稻种植户为例,对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影响因素和生产绩效进行定量分析,旨在为促进四川省农业绿色防控技术的有效推广提供政策参考,丰富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四川省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并估算绩效倾向得分,运用DEA-PSM模型分析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对生产绩效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性别为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种植面积越大、加入合作社、距离乡镇和县城越近、参加过绿色防控技术培训、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生产的安全农产品能够获得市场溢价、认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好、愿意减施农药的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可能性越大。调查农户的水稻生产绩效介于0.103~1.000,绩效平均值为0.471,在不改变技术水平以及投入规模的情况下,仍有52.9%的绩效提升空间;大部分农户的生产绩效处于0.4~0.6,农户生产效率普遍不高。而从调查区域来看,邛崃、宣汉、泸县的水稻生产绩效均值分别为0.558、0.379和0.467,区域间生产绩效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最近相邻匹配法、半径匹配法和核匹配法,测算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对水稻生产绩效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是否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生产绩效差异较小,且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对水稻生产绩效的影响也不显著。因此,营造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外部环境、激发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内生动力,发挥绿色防控技术的节本增收效应,是推动该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
基于农牧户视角的荒漠化治理中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以内蒙古鄂托克旗为例
崔悦, 赵凯, 周升强, 贺婧
2020, 28(1): 147-158. doi: 10.13930/j.cnki.cjea.190788
摘要(817) HTML (51) PDF(450)
摘要:
农牧户作为退牧还草技术的实施者和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对技术的感知度和认可度对于调整和完善退牧还草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草地荒漠化典型区域——内蒙古鄂托克旗为例,采用主观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包括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相宜性、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5个方面的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农牧户视角对内蒙古鄂托克旗退牧还草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农牧户视角的鄂托克旗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结果为0.469 8,说明农牧户对于退牧还草技术的综合评价处于中等水平,技术满意度一般,技术可持续性较弱。具体表现为农牧户对于技术自身的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修复功能持以肯定态度,生态效益评价较高;而对于经济效益和技术可持续性评价较低。2)分项退牧还草技术评价结果由高到低的排序为:技术相宜性、技术效益、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推广潜力。3)分区域研究得出,鄂托克旗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的区域差异性较小。因此,退牧还草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农牧户对于该项技术的满意程度,为退牧还草技术的持续有效实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