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29卷  第7期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
江西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封亮, 黄国勤, 杨文亭, 黄天宝, 唐海鹰, 麻巧迎, 王淑彬
2021, 29(7): 1127-1137. doi: 10.13930/j.cnki.cjea.200882
摘要(1865) HTML (130) PDF(76)
摘要:
江西红壤旱地光热水资源充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筛选江西红壤旱地间作优势明显、群体产量与经济效益较优的玉米||大豆的种植模式,于2018-2019年设置7个处理:玉米||大豆间作带宽2 m、行比2:2,带宽2.4 m、行比2:3,带宽2.4 m、行比2:4,带宽2.8 m、行比2:3,带宽2.8 m、行比2:4,及玉米单作和大豆单作,分析了两年间不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带宽行比变化对作物产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玉米大豆单作产量显著高于各自间作产量;间作处理中,带宽2.4 m、行比2:4模式下作物群体平均产量为6801.88 kg·hm-2,较带宽2.4 m、行比2:3模式增产7.56%,说明适宜带宽模式下增植1行大豆有利于作物增产;带宽2.4 m、行比2:4模式两年平均经济效益为15 822.96元·hm-2,较玉米、大豆单作平均经济效益增加9.90%、209.48%,说明间作种植模式相比于单作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效益。2)2019年试验中,带宽2.4 m、行比2:4模式下土地当量比(LER)最高,为1.77,与其他间作处理呈显著性差异,该模式下两年平均LER为1.59,相较于带宽2.0 m、行比2:2(1.55),带宽2.4 m、行比2:3(1.44),带宽2.8 m、行比2:3(1.35),带宽2.8 m、行比2:4(1.44)间作模式表现出较好的土地生产能力。3)带宽为2.4 m或2.8 m时,增植1行大豆,LER分别提高10.42%、7.41%,玉米实际产量损失指数(AYLM)分别提高77.01%、59.02%,玉米侵占力(AM)分别提高91.89%、82.22%,玉米竞争比率(CRM)分别提高38.69%、24.11%,经济效益(EB)分别提高8.38%、4.80%,玉米收获指数(HI)分别提高6.12%、6.25%,说明适宜带宽模式下增加大豆行可以提高间作玉米的竞争优势,以此来提高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行比为2:3或2:4时,带宽由2.4 m增至2.8 m,LER分别减小6.67%、9.66%,AYLM分别减小42.62%、59.79%,AM分别减小64.44%、73.17%,CRM分别减小19.15%、33.14%,EB分别减小10.23%、13.99%,玉米(HI)分别减小2.08%、0.51%,说明不同行比配置模式下增加带宽均会削弱间作玉米的竞争优势,使得群体产量和经济效益降低。综上,带宽2.4 m、行比2:4种植模式能较好地协调作物种间关系,土地产出率较高,经济效益较优,可作为江西红壤旱地适宜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
密度与地膜覆盖对旱塬幼龄果园中大豆综合生产力的影响
章伟, 占爱, 李世清
2021, 29(7): 1138-1150. doi: 10.13930/j.cnki.cjea.200918
摘要(258) HTML (70) PDF(39)
摘要:
本研究从籽粒产量兼顾蛋白品质、生物固氮及氮素副产物——秸秆氮和秸秆的角度综合评估了密度与地膜覆盖及其配合对黄土旱塬幼龄苹果园中大豆生产力的影响,旨在确定大豆最优综合生产力下合适群体密度和地膜覆盖的管理措施。2018-2019年连续两年试验设置3种大豆种植密度(高密度:24×104株·hm-2;中密度:16×104株·hm-2;低密度:10×104株·hm-2)和两种覆盖方式(覆膜与不覆膜)的完全组合处理,调查了不同处理下大豆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生物固氮率、器官干物质量及氮素分配等指标。结果表明,密度是大豆籽粒产量和蛋白产量的主控因子,中密度和低密度下2指标表现相似,2种密度平均的籽粒产量和蛋白产量分别较高密度下显著增加23.8%和24.5%(P < 0.05)。覆膜能够增加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3种密度平均增加9.6%),在与中、低密度配合下有利于根瘤固氮与地上协同互作,显著增加群体秸秆干物质量和秸秆吸氮量且不显著降低籽粒产量,从而提高对大豆干物质量、吸氮量和生物固氮量的贡献。与不覆膜相比,中、低密度下覆膜的秸秆干物质量分别增加1.76 t·hm-2、1.81 t·hm-2,对各自大豆干物质量提高的贡献率为98%、102%;秸秆吸氮量分别增加39.50 kg·hm-2、33.70 kg·hm-2,对各自大豆吸氮量提高的贡献率为79%、58%;秸秆中生物固氮量分别增加32.42 kg·hm-2、25.41 kg·hm-2,对各自大豆生物固氮量提高的贡献率为67%、59%。最终,中密度覆膜实现了大豆籽粒产量3.55 t·hm-2及蛋白产量1.27 t·hm-2、生物固氮量256.80 kg·hm-2、秸秆氮量134.87 kg·hm-2和秸秆干物质量6.84 t·hm-2各指标均较优的综合生产力,且相对不覆膜有较高的籽粒蛋白品质。在旱塬幼龄苹果园中,较高密度下覆膜既保证了大豆籽粒较多、较优产出,还可收获更多秸秆与秸秆氮,可为以节肥减排和稳产增产为目的的农田可持续集约化生产补充一定养分来源。
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聂志刚, 冯仰强, 董莉霞, 王钧, 李广
2021, 29(7): 1151-1158. doi: 10.13930/j.cnki.cjea.201018
摘要(250) HTML (82) PDF(41)
摘要:
为探究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对黄土丘陵区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效应,本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79-2018年历史气象数据为基础,运用APSIM模型对不同降水年型下日最高、最低温度在0~2℃范围内耦合变化时旱地春小麦的产量进行模拟,并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单因素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不同降水年型下旱地春小麦产量与日最低温度、日最高温度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变化且无阈值出现。日最高温度不变、日最低温度升高对产量呈正效应,其增产效果表现为干旱年>平水年>湿润年,日最低温度每增加0.5℃,最大增产幅度为3.99%;日最低温度不变、日最高温度升高对产量呈负效应,其减产效果表现为干旱年>湿润年>平水年,日最高温度每增加0.5℃,最大减产幅度为9.18%。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导致了旱地春小麦减产,日最高、最低温度升高对产量存在负交互关系,日最高温度升高带来的减产效应远大于日最低温度升高带来的增产效应。
柠檬酸浸种引发对低磷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靳琇, 陈浩婷, 石玉, 白龙强, 侯雷平, 张毅
2021, 29(7): 1159-1170. doi: 10.13930/j.cnki.cjea.200953
摘要(463) HTML (153) PDF(41)
摘要:
本试验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采用砂培法,设置对照(0.66 mmol·L-1)、轻度缺磷(0.44 mmol·L-1)、重度缺磷(0.22 mmol·L-1)和无磷(0 mmol·L-1)4个磷浓度,研究了柠檬酸(7.5 mmol·L-1)浸种对低磷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阐明柠檬酸浸种缓解番茄低磷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蒸馏水浸种相比,不同浓度柠檬酸浸种引发显著提高了番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佳浓度为7.5 mmol·L-1。与对照相比,低磷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丙二醛(MDA)、活性氧($ $\text{O}_2^{\bar \cdot }$$、H2O2)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减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甜菜碱含量显著升高,渗透势降低;而柠檬酸浸种引发明显促进了番茄幼苗的生长,增加了生物量的积累;提高了番茄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MDA和活性氧的积累,减轻了番茄幼苗的氧化胁迫;显著提高了有机酸、可溶性糖等的含量,缓解了渗透势的下降;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中的磷含量,缓解了植株的低磷胁迫症状。综上所述,柠檬酸浸种引发通过缓解低磷胁迫对番茄造成的氧化损伤,提高磷素吸收,维持正常生长代谢,从而增强番茄幼苗对低磷胁迫的抵抗能力。
不同碱敏感水稻品种根系对碱胁迫的生理响应策略
路旭平, 李芳兰, 马晓娟, 景盼盼, 罗成科, 田蕾, 李培富
2021, 29(7): 1171-1184. doi: 10.13930/j.cnki.cjea.200979
摘要(331) HTML (86) PDF(35)
摘要:
为明确碱敏感和耐碱水稻品种幼苗根系响应碱胁迫的生理差异和应对策略,本试验以碱敏感水稻品种‘中花11’和耐碱品种‘宁粳52’为材料,将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按照不同摩尔比混合,设3个碱浓度水平(10 mmol·L-1、20 mmol·L-1和30 mmol·L-1)和3个pH水平(8.65、9.55和10.50),模拟出9种碱胁迫环境,研究碱胁迫对供试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和相关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进而筛选出不同胁迫程度下不同水稻品种响应碱胁迫的关键指标。结果表明:1)碱胁迫条件下‘中花11’的根系生长特征(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系活力降幅大于‘宁粳52’,根系脂氧合酶(LO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O2·-、H2O2)含量均显著高于‘宁粳52’,而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幅均低于‘宁粳52’。2)在‘中花11’中,20C(碱浓度为20 mmol·L-1,pH 10.50)处理下根系平均直径、根系活力低于30A(碱浓度为30 mmol·L-1,pH 8.65)处理,MDA含量、LOX活性、O2·-产生速率、H2O2含量显著高于30A处理,即高pH低碱浓度对水稻的伤害大于低pH高碱浓度引起的伤害。3)冗余(RDA)分析表明Na+和pH的增加与供试水稻各生长指标的升高呈负相关,与抗逆生理指标的升高呈正相关。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SA、SS和H2O2含量是‘中花11’响应碱胁迫较为敏感的指标;根系平均直径、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活力、Pro、SS、SOD、POD和GSH是‘宁粳52’响应碱胁迫较为敏感的指标。综上,碱浓度和pH胁迫均影响了供试水稻根系生长特征和生理特性,在碱化土壤中栽培水稻需要同时考虑碱分组成和pH的影响,不同水稻品种在抵御碱胁迫时会启动不同的防御策略。
土壤含水量和密度对棉苗花芽分化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学机制
秘雅迪, 李慧, 冯海平, 周子岳, 刘连涛, 张永江, 白志英, 孙红春
2021, 29(7): 1185-1193. doi: 10.13930/j.cnki.cjea.200864
摘要(417) HTML (144) PDF(28)
摘要:
为探明土壤含水量和密度对棉苗花芽分化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学机制,于2019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清苑试验站进行大田试验,以‘农大601’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方法,主区为水分处理[充分灌溉(CK)和干旱(D)],副区为密度处理(6万株·hm-2、9万株·hm-2和12万株·hm-2),共6个处理,研究土壤含水量和密度对棉花花芽分化起始及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观结构观察发现,干旱会加快棉花茎尖生长点的分化速度;高密度下,茎尖生长点横纵比变小,会减缓分化速度;同一密度处理,干旱下棉花始果枝节位有所降低;而同一水分处理下,增加密度棉花始果枝节位显著提高,两因素互作效应显著。2)干旱和密度处理对棉花茎尖生长点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及内源激素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 < 0.05)。2叶期时,干旱条件下,低密度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内源激素GA3含量较高,ZR含量较低,随着密度的增加,IAA/ABA、ZR/ABA和(IAA+ZR+GA3)/ABA比值呈增加趋势;随着花芽分化进行,各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高密度处理IAA/ABA、ZR/ABA和(IAA+ZR+GA3)/ABA比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GA3/ABA比值高于其他处理。3)对调控花芽分化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2~3叶期时,茎尖生长点可溶性糖含量和内源激素ZR含量对花芽分化起始调控效应影响最大。因此,干旱条件下,6万株·hm-2处理棉花茎尖生长点分化速度较快,营养物质与内源激素GA3含量较高,ZR含量较低,有利于棉花花芽分化;而12万株·hm-2处理棉花茎尖生长点横纵比小,内源激素GA3/ABA比值高,减缓了花芽分化。研究结果为棉苗花芽分化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农业资源与环境
绿洲灌区玉米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对绿肥还田方式的响应
吕奕彤, 于爱忠, 吕汉强, 王玉珑, 苏向向, 柴强
2021, 29(7): 1194-1204. doi: 10.13930/j.cnki.cjea.200913
摘要(732) HTML (104) PDF(44)
摘要:
针对西北绿洲灌区禾本科作物长期连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问题,研究了不同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及土壤容重的影响。试验设绿肥覆盖免耕(NTG)、绿肥全量翻压(TG)、地上部移除根茬覆盖免耕(NT)、地上部移除根茬翻压(T)以及传统翻耕不复种绿肥(CT,对照)5个处理。两年结果表明,与CT相比,4种还田利用方式均可提升0~30 cm各土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与平均质量比表面积(P < 0.05);与其他3种还田利用方式相比,NTG增幅最为显著。与CT相比,4种还田利用方式均可降低各土层团聚体分形维数(P < 0.05);NTG处理和NT处理显著低于TG处理与T处理;与NT处理相比,NTG处理0~20 cm土层差异不显著,20~30 cm土层显著降低。与CT相比,翻压还田(TG和T)能够降低各土层土壤容重(P < 0.05),NT处理显著增加各土层土壤容重(P < 0.05),NTG处理仅在2019年0~10 cm和20~30 cm土层显著低于CT,其他不显著。相对于其他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及传统翻耕不复种绿肥,麦后复种绿肥地表覆盖免耕是增加绿洲灌区农田0~30 cm土层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及稳定性、降低土壤容重的适宜措施。
长江中游稻田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袁嘉欣, 杨滨娟, 胡启良, 唐海鹰, 李淑娟, 黄国勤
2021, 29(7): 1205-1214. doi: 10.13930/j.cnki.cjea.200972
摘要(318) HTML (64) PDF(54)
摘要:
为探讨稻田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优化种植制度,以长江中游地区种植面积较广的紫云英-早稻-晚稻种植模式(CRR)为对照,设置油菜-早稻-晚稻(RRR)、马铃薯-早稻-晚稻(PRR)、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CRI)、油菜-早稻-甘薯||晚大豆(RRI)5种种植模式,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含量和作物产量,分析其对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碳库管理指数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稻收获后,与CRR处理相比,CRI、RRI、RRR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12.06%~21.01%(P < 0.05),CRI、RRI、PRR处理的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比对照处理分别提高16.80%~20.45%和38.24%~50.00%(P < 0.05),各处理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提高3.13%~15.64%(P>0.05),CRI、RRI处理能显著促进土壤总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积累,PRR处理则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积累。PRR处理提高了土壤碳库活度和碳库活度指数,RRI、CRI处理提高了土壤碳库指数,且CRI、RRI、PRR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17.30%~33.49%(P < 0.05)。与对照相比,PRR、CRI处理的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2.05%和9.86%(P < 0.05)。作物产量与微生物量碳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活性有机碳相关系数最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综上所述,与对照相比,各种植模式均有利于增加作物产量并可引起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化,其中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和马铃薯-早稻-晚稻模式的综合效果较好,可以在长江中游地区推广应用。
黄土高原旱作麦田土壤真菌多样性对长期保护性耕作的响应
吕贝贝, 张丽萍, 张贵云, 刘珍, 范巧兰, 姚众, 常芳娟
2021, 29(7): 1215-1223. doi: 10.13930/j.cnki.cjea.200818
摘要(276) HTML (67) PDF(49)
摘要:
农业管理实践会干扰土壤生态系统,对土壤微生物特别是根系周围微生物产生不同影响,保护性耕作被认为是对土壤扰动较小的耕作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广泛,但其可持续性受到了秸秆覆盖可能会增加土壤病原微生物的挑战,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仍存在争议。因此,为全面了解黄土高原旱作麦田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山西省临汾市长达27年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平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传统耕作(TT1)、免耕覆盖(NTS)、深松+免耕覆盖(SNTS)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与TT1相比,NTS和SNTS处理小麦根围土壤真菌组成及相对丰度发生了显著变化,NTS处理出现了未知真菌类群;各处理土壤真菌的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从属水平物种分布热图可以看出,与传统耕作相比,该地区多年的保护性耕作会加大小麦赤霉病发生的风险;UPGMA(非加权组平均法)分析表明,2种保护性耕作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相似;TT1中具有显著差异的关键优势物种属担子菌门,NTS和SNTS处理的属子囊菌门;NTS处理土壤真菌丰富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最高,SNTS处理土壤真菌多样性最高;但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在各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综上,长期保护性耕作显著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组成,提高了土壤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该地区多年的保护性耕作可能会加大小麦赤霉病发生的风险。本研究对黄土高原旱作麦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及土壤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于TOPSIS和矩阵组合的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时序研究
刘婧, 汤峰, 张贵军, 张蓬涛, 王力
2021, 29(7): 1224-1235. doi: 10.13930/j.cnki.cjea.200734
摘要(399) HTML (118) PDF(19)
摘要: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是巩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合理规划储备区范围及划定时序可以保障永久基本农田在被占用后能够快速得到补划。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从耕地的地力质量、空间质量、工程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和热点分析法进行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及空间集聚性分析,综合二者结果采用矩阵组合法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分级划定。结果表明:1)黄骅市非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地力质量、空间质量、工程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差异显著,整体土地质量较好;部分地区受土壤盐渍化影响较大,工程质量较差;灌溉保证率低下是限制耕地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综合质量以高值区和较高值区为主,分别占非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图斑面积和数量的44.22%和31.08%;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永久基本农田周边的耕地综合质量较高,东部距海岸较近处耕地质量较低。2)研究将黄骅市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分为优先划入区、适宜划入区和整治调控区3类。优先划入区的耕地综合质量高、集聚特征明显,面积占比为30.75%;适宜划入区的耕地综合质量或空间聚集性较差,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质量建设;整治调控区面积最大,占比为41.19%,其整治和改良应致力于提升农业生态的长期安全。研究在考虑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的质量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增加空间利用规模的限制,可为黄骅市及同处于环渤海带的滨海平原区高质量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工作提供参考。
欧盟有机肥产品标准、管理机制及其启示
金书秦, 唐佳丽, 杨小明, 于台泽, 李颖, 马林
2021, 29(7): 1236-1242. doi: 10.13930/j.cnki.cjea.210025
摘要(405) HTML (60) PDF(42)
摘要:
使用有机肥是消纳畜禽粪便、减少化肥投入、改善土壤结构的多赢举措。欧盟国家将有机肥分为矿物和非矿物两类,形态上又分别有固态和液体两种,其产品标准既包括有效养分的含量要求,也包括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值,通过企业信息台账、告知义务、追溯体系实现严格的市场监管,并通过污染区域划定避免肥料过度使用造成环境风险,其做法对于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基于中国与欧盟在有机肥标准和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提出5条建议:一是尽快开展"硝酸盐污染区"划定;二是细化产品标准,规范有机肥分类、名称;三是压实各方责任,尤其是严控源头添加和生产规范;四是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将有机肥推广与化肥减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融为一体;五是深化科学用肥宣传。下一步,我国应科学完善有机肥标准并加强监管,尽快启动硝酸盐污染区划定工作,实现种养结合农业绿色发展格局。
农业生态经济与生态农业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农业生产效率及其时空特征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崔海洋, 卓雯君, 虞虎, 龙娇, 刘玉芳
2021, 29(7): 1243-1252. doi: 10.13930/j.cnki.cjea.200929
摘要(445) HTML (108) PDF(34)
摘要:
为响应长江经济带"大保护"的战略号召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重大历史任务,长江经济带正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投入产出比例,保障稳定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本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2008-2018年的长江经济带为例,测算其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时空特征。研究表明,外生环境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1)剔除环境因素后,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整体向好,四川省和江苏省处于效率前沿面,上海市的农业生产效率值出现明显下降;2)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逐年波动发展,长江中游地区相对上游和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更具优势,个别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匹配;3)劳动力、土地、灌溉等投入要素的增加均会引起农业生产效率的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及人均GDP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受灾面积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
农户耕地质量提升行为的逻辑路径与驱动力: 研究进展与展望
尚惠芳, 易小燕, 张宗芳
2021, 29(7): 1253-1261. doi: 10.13930/j.cnki.cjea.210142
摘要(633) HTML (155) PDF(48)
摘要:
新时代我国耕地保护已转型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格局,提升耕地质量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资源基础,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保障。农户是耕地的直接利用者与经营者,也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直接主体,促进农户的耕地质量提升行为是实现耕地保护战略目标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统计与归纳总结,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农户耕地质量提升行为的逻辑一般沿"认知→意愿→行为"路径,也存在"认知→行为"的可能;农户采取耕地质量提升行为的响应程度不高,通过调节关键驱动因素可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从行为逻辑与响应过程来看,农户耕地质量提升行为的关键驱动力为认知水平、经营规模、土地经营权稳定性和政策支持。此外,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定性与简单定量研究,缺乏对农户耕地质量提升行为的障碍因素、契约关系稳定性、不同经营主体行为差异性等方面的定量研究。因此,从多元主体等视角,采用定量模型等方法,开展农户耕地质量提升行为的关键因素识别、障碍因素分析和政策支持探索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基于减量化目标的农户施药行为研究——来自7省种粮农户的微观数据
熊鹰, 李晓, 钟钰
2021, 29(7): 1262-1273. doi: 10.13930/j.cnki.cjea.200999
摘要(501) HTML (86) PDF(24)
摘要:
农药投入过量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普遍问题,推进农药减量投入是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户是农药施用的微观决策主体,对农户施药行为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利于引导农户减少农药投入。本研究通过分析农户施药行为的内在机理,对影响农户施药行为的内外部因素做出细化,弥补现有研究在生产经营、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分析上存在遗漏部分重要因素或表征变量不够准确的不足。基于7省746户种粮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施药行为的个体和家庭因素、生产经营因素、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弥补了传统OLS模型或二项Logit模型估计方法的不足,揭示了各因素对农户施药行为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从影响方向看,受教育程度、种粮面积、地块集中度、地权稳定性、农药投入成本、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生产保险等变量对农户施药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年龄、种粮收入占比、种粮动机等变量对农户施药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农户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种粮面积越大、地块集中度越高、地权稳定性越好、种粮收入占比较低、以自给为目的、农药投入成本越低、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生产保险,施药强度越低。2)从影响程度看,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生产保险、种粮收入占比、受教育程度、地块集中度、地权稳定性、种粮动机等变量对农户施药强度的影响较大,而种粮面积、农户年龄、农药投入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小。为激励农户减量投入农药,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农户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也为农户减少农药投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政策激励、生态认知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桑贤策, 罗小锋, 黄炎忠, 唐林
2021, 29(7): 1274-1284. doi: 10.13930/j.cnki.cjea.200978
摘要(533) HTML (110) PDF(36)
摘要:
在当前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政策激励能否有效引导农户的生态价值观念形成,进而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既有研究并未给出相应的证据。鉴于此,基于湖北省758户稻农的调查数据,在运用熵权法测度农户生态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政策激励、生态认知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间的逻辑作用关系,重点考察了生态认知在政策激励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家庭收入水平在政策激励通过生态认知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政策激励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政府宣传、政府培训、政府补贴均可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2)生态认知在政策激励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政策激励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正向影响可通过提高生态认知这一路径进行传导。3)政策激励通过生态认知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间接效应被家庭收入水平正向调节,即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增强政策激励通过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据此,应着力落实有机肥政策激励,强化政府在有机肥推广中的作用,将生态认知作为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重要政策参考,注重农户生态认知水平的提升,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采取差异化的有机肥推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