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4年  第2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农村庭院经济的优势、时空特点及发展策略
陶思明
1994, 2(2): 1-5.
摘要(1008) PDF(752)
摘要:
本文提出庭院经济在促进农村发展中具有6个方面的优势,联系实际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庭院经济的特点,并从10个方面论述了促进庭院经济更好发展的策略性问题。
西宁市建设生态农业的研究
李海玲, 梅洁人
1994, 2(2): 6-10.
摘要(1413) PDF(918)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西宁市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应立足于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应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协调农业生物、外界环境和人类社会劳动的关系,把城市和郊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保持本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久性和平衡性,使农、林、牧、副、渔及加工、运输和其它产业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持久。
建立森林环境资源产业,促进林业持续发展
孔繁文, 何乃蕙
1994, 2(2): 11-14.
摘要(1130) PDF(726)
摘要:
本文在研究森林物质产品(主要为立木资源)价值核算之后,根据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国际关于自然资源核算研究的趋势,提出了建立森林非物质产品(森林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的构想,其中简要论述了森林环境资源核算的概念、内容、基本理论及实现其价值的方式、途径和相关政策。同时,还对某些地区进行了案例研究,说明进行森林环境资源核算的意义及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力图使之实现森林环境资源产业化,逐步进入市场经济轨道,为解决森林资源危机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农作系统研究方法在持续农作系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宇振荣, 温金祥
1994, 2(2): 15-19.
摘要(890) PDF(823)
摘要:
农作系统方法可划分为农作系统分析和农作系统研究。在发展中国家农作系统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改善农场技术和提高土地生产率。在西方国家已将这一方法应用于研究和发展持续农作系统。本文将简要介绍农作系统方法以及在研究和发展持续农作系统中的应用,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生存与发展的结合--混农林业的崛起
袁玉欣
1994, 2(2): 20-24.
摘要(1061) PDF(1549)
摘要:
混农林业(Agroforestry)是一种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的高效土地利用制度(方式)。目前,它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混农林业迅速兴起与发展的原因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混农林业的定义和分类所进行的探讨。
持续农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
卞有生
1994, 2(2): 25-29.
摘要(905) PDF(794)
摘要:
本文以作者在京郊留民营村进行的10年研究证明:持续农业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持续、稳定地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又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文章详细介绍了留民营持续农业建设的三项主要内容: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有机废料的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建设利用。文章以大量数据对留民营村持续农业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和评价。
节水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贾大林, 司徒淞, 王和洲
1994, 2(2): 30-36.
摘要(1085) PDF(771)
摘要:
本文根据商丘试区多年研究成果与实践,结合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灾害形成的特点,提出节水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它通过治水、改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良种良法,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是水,重点研究了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即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以及实现节水农业生产分区的途径及效益。
CO2浓度倍增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发芽率的影响
温民, 王春乙, 高素华, 潘亚茹, 白月明
1994, 2(2): 37-42.
摘要(965) PDF(924)
摘要:
利用OTC-1型开顶式气室进行了CO2浓度倍增对冬小麦影响的诊断试验,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叶面积变化、生物量及产量形成等影响显著,且均为正效应。
湖北大别山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张安录
1994, 2(2): 43-51.
摘要(966) PDF(802)
摘要:
本文在分析评价湖北大别山区农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了农用土地资源带及资源类型区的划分,并对各带、区农用土地结构进行了优化与调整,然后,以资源类型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几种数学模型,求得各类型区、资源带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并提出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生态经济对策。
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效应的研究
古世禄, 郭志利
1994, 2(2): 52-57.
摘要(948) PDF(794)
摘要:
在谷子防秕增粒技术基础上,实行谷豆立体(条带)种植,土地当量系数较大,具有较高的生态生理效应,能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改善谷子体内生理过程,增加叶面积、净同化率和干物质积累,提高成粒数,因而高产高效。
有关间混作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季良
1994, 2(2): 58-61.
摘要(964) PDF(737)
摘要:
本文从间混作系统的整体出发,运用生态学原理论述了间混作研究中密度、施肥量、两种作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产量的表示方法和总产的计算问题,并运用粗密度、生态密度和标准化产量概念阐明了间混作实占面积与整体面积产量以及总产的计算问题,将行比与作物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更加完整地反映出间混作的空间排列和群体大小。
论农业生态试验站可辐射区域的定界--以长武试验站为例
聂庆华, 宋桂琴
1994, 2(2): 62-68.
摘要(993) PDF(834)
摘要:
本文以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为例,参照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结果,以县为基本单位,初选试验站可能代表范围。通过区域特征分析,筛选识别因子;并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子相对重要程度排序。在数据极差标准化基础上,进行Fuzzy识别,逐一计算初选县与长武贴近度。根据择近原则,确认试验站可以代表的范围。
农业生态系统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曹凑贵, 陈聿华
1994, 2(2): 69-74.
摘要(1044) PDF(707)
摘要: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工调控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大系统,建立科学的简便宜行的系统评价方法是农业生态系统调控和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在总结国内学者的研究经验基础上,对农业生态系统评价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
水库种草养鱼与防淤的试验初报
李科云, 盛文亮, 孙祥贵
1994, 2(2): 75-80.
摘要(910) PDF(850)
摘要: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水库水资源养鱼和减少库内泥砂淤积,保护和改善水库生态环境,作者在库内消落区、荒山提坝及幼林间人工种植杂交黑麦草、象草、扁穗牛鞭草等鱼用高产优质饲草养鱼与防淤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成功。库内鲜鱼产量由种草前常年1000公斤左右提高7000-8000公斤,泥砂淤积每年减少0.516万立方米。结果表明,采用这一方法对解决库内养鱼长期饵料缺乏,提高库内鱼产量,减少库内泥砂淤积,具有投资少、周期短、效果好的优点。
河北省黑龙江地区旱地小麦生产限制因子分析
刘孟雨, 王新元, 孙家灵, 但野利秋, 稻永忍
1994, 2(2): 81-84.
摘要(953) PDF(807)
摘要:
本文研究了1989-1993年不同降水年型(干旱、正常、湿润)条件下灌水和施肥对黑龙港地区旱作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和湿润年份,土壤贫瘠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子,施肥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但在干旱年份,土壤水分缺乏制约产量的增加,一次灌水可使产量翻一番,在灌一次水的基础上,每公顷施入100公斤氮和70公斤磷,产量则可以再翻一番。可见,增加肥料投入是旱作小麦产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