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18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研究报告
土壤温度、水分和NH4+-N浓度对土壤硝化反应速度及N2O排放的影响
王改玲, 陈德立, 李勇
2010, 18(1): 1-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01
摘要(3120) PDF(2472)
摘要:
硝化反应是土壤、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土壤N2O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 目前环境条件对硝化反应中N2O排放的影响研究较少, 而在国内外通用的几个模型中均用固定比例估算硝化反应过程中N2O的排放。本文通过砂壤土培养试验, 研究了土壤温度、水分和NH4+-N浓度对硝化反应速度及硝化反应中N2O排放的影响, 并用数学模型定量表示了各因素对硝化反应的作用, 用最小二乘法最优拟合求得该土壤的最大硝化反应速度及N2O最大排放比例。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升高, 硝化反应速度呈指数增长; 水分含量由20%充水孔隙度(WFPS)增加到40%WFPS时, 反应速度增加, 水分含量增加到60%WFPS时反应速度略有降低; NH4+-N浓度增加对硝化反应速度起抑制作用。用米氏方程描述该土壤的硝化反应过程, 其最大硝化反应速度为6.67 mg·kg-1·d-1。硝化反应中N2O排放比例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随NH4+-N浓度增加而略有增加; 20%和40%WFPS水分含量时, 硝化反应中N2O排放比例为0.43%~1.50%, 最小二乘法求得的最大比例为3.03%, 60%WFPS时可能由于反硝化作用, N2O排放比例急剧增加, 还需进一步研究水分对硝化反应中N2O排放的影响。
应用修正的IPCC2006方法对中国农田N2O排放量重新估算
张强, 巨晓棠, 张福锁
2010, 18(1): 7-13.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07
摘要(4568) PDF(3668)
摘要: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 农田土壤是其排放的重要源。本研究通过本地参数修正的IPCC2006计算方法, 结合统计资料计算中国农田土壤的N2O直接排放量。结果表明: 从1980年到2007年中国农田N2O排放年均增长7.6%, 2007年N2O-N排放量达到288.4 Gg。2007年化学氮肥投入、有机物质投入、作物秸秆投入、有机土排放对农田N2O直接排放的贡献份额分别为77.64%、15.57%、6.46%和0.33%。从分布格局看, 2007年农田N2O直接排放总量较大省份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四川盆地, 单位耕地面积N2O排放量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
设施蔬菜土壤剖面氮磷钾积累及对地下水的影响
袁丽金, 巨晓棠, 张丽娟, 王珏, 杨志新
2010, 18(1): 14-19.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14
摘要(4193) PDF(2889)
摘要:
针对设施栽培中传统施肥灌溉带来的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采集河北省定州市设施蔬菜、农田土样及相应的地下水样品, 分析了不同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土壤剖面中速效养分的累积规律及地下水受硝酸盐污染的程度。结果表明: 0~200 cm和0~400 cm设施土壤的速效养分累积均高于对照农田。低龄棚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水溶性磷含量分别为377.2 mg·kg-1、448.8 mg·kg-1、1 405.6 mg·kg-1、30.6 mg·kg-1, 分别是对照农田的4.7倍、4.6倍、1.4倍和11.5倍; 老龄棚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水溶性磷含量分别为629.1 mg·kg-1、555.0 mg·kg-1、2 567.1 mg·kg-1、35.2 mg·kg-1, 分别为对照农田的6.4倍、16.3倍、2.7倍和12.0倍。设施土壤速效养分深层累积比例随棚龄增加而增加。设施蔬菜栽培区表层地下水(地下饮用水, 20 m)受硝态氮污染严重, 超标率和严重超标率为39.3%和7.1%; 而深层地下水(农田和大棚灌溉水, 40 m)硝态氮含量7.4 mg·L-1和9.6 mg·L-1, 超标率分别为25.0%和37.5%, 无严重超标水样。
水稻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戴志刚, 鲁剑巍, 鲁明星, 杨文兵, 范先鹏
2010, 18(1): 20-24.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20
摘要(2088) PDF(1866)
摘要:
采用模拟培养的方法, 研究水稻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根据秸秆还田量设0 g·盆-1、100 g·盆-1、200 g·盆-1和300 g·盆-14个处理, 每盆装土15 kg, 施尿素2.8 g以调节系统碳氮比, 分别测定培养液的电导率、pH、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各处理表层溶液电导率在培养初期呈上升趋势, 第36 d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960 μs·cm-1、1 150 μs·cm-1、1 467 μs·cm-1和1 620 μs·cm-1, 随后略有降低, 到培养结束时分别为683 μs·cm-1、910 μs·cm-1、1 083 μs·cm-1和1 277 μs·cm-1。pH值在培养的前3 d呈缓慢下降趋势, 与秸秆用量呈负相关; 从第4 d开始pH迅速升高, 16 d后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到培养结束时变化不大。施加的尿素导致各处理培养液中全氮在20 d内保持较高浓度, 随后全氮浓度迅速下降, 到第76 d, 下降趋势减缓; 施加秸秆对全氮浓度影响较小, 施加秸秆能够提高全磷含量。秸秆中钾释放迅速, 培养1 d后, 溶液全钾含量达到较高浓度, 分别为6.87 mg·L-1、36.10 mg·L-1、60.27 mg·L-1、114.23 mg·L-1, 在整个培养期全钾浓度变化不大。淹水培养条件下施加秸秆能够增加培养液中电导率、全磷及全钾浓度, 与秸秆用量呈正比, 但对pH、全氮影响较小。从养分流失角度考虑, 控制田面养分流失主要时期为水稻秸秆还田后30 d内。
渭河流域全新世土壤剖面木炭屑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
谭志海, 黄春长, 庞奖励, 张占平
2010, 18(1): 25-3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25
摘要(2199) PDF(2133)
摘要:
通过野外采样及其磁化率、总有机碳(TOC)、木炭屑的分析, 探讨全新世野火活动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TOC并不能完全指示野火活动, 木炭屑是指示野火活动的理想指标, 木炭屑对生态环境演变特征具有环境指示意义。末次冰期11 500 a B.P.之前, 渭河流域气候干旱, 植被为半荒漠草原, 自然野火频繁发生; 全新世早期(11 500~8 500 a B.P.)野火发生频率大大降低; 全新世气候适宜期(8 500~3 100 a B.P.), 气候比较湿润, 生物风化成壤作用强烈, 自然野火发生几率明显下降, 但不同地点人类活动引发的野火活动存在区域差异; 全新世晚期近3 100年以来, 气候向干旱化发展, 加之人类利用土地活动加剧, 生物量燃烧的规模大幅度增加; 1 500 a B.P.以后, 木炭屑浓度大幅度减少, 野火发生频率大大降低。可能由于渭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人工自然复合生态景观基本形成, 因而不再大规模放火烧荒。此外, 木炭屑对人类活动的遗迹具有指示作用。
不同隔根方式下间作小麦玉米的竞争力及产量响应
齐万海, 柴强
2010, 18(1): 31-34.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31
摘要(2251) PDF(1729)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尼龙网隔根和塑料薄膜隔根对小麦间作玉米竞争优势的影响, 并对间作作物竞争力与复合群体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 小麦玉米间作群体中, 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呈先增后降趋势; 隔根可降低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优势, 未隔根间作处理比塑料膜隔根和尼龙网隔根间作处理的小麦竞争优势分别提高20.5%和4.9%。不隔根、塑料膜隔根和尼龙网隔根小麦间作玉米的土地当量比分别是1.46、1.20和1.39, 间作群体的产量与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适度提高小麦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小麦开花期的竞争优势有利于间作群体整体产量的提高。
冬小麦高产群体源-库-流特征及指标研究
慕美财, 张曰秋, 崔从光, 衣淑玉, 麻常运, 荀艳波
2010, 18(1): 35-4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35
摘要(2284) PDF(1653)
摘要:
2005~2007年调查分析了山东省龙口和莱州两市的15块高产小麦田群体源-库-流特征。结果表明, “稳叶控株增穗”途径下的超高产麦田群体具有非叶面积比例高, 总光合面积大, 单位面积总粒数多, 群体穗颈维管束总数多等特点, 在增源、扩库、畅流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9 000 kg·hm-2麦田的源-库-流各项指标: 开花期总光合面积在10~13 m2·m-2之间, 非叶面积与叶面积的比例在1.3~1.7左 右; 成熟时地上部生物产量在19 500 kg·hm-2左右, 经济系数在0.45以上; 开花期群体维管束总数在 22× 103~30×103束·h-2之间, 日输导量在230 kg·hm-2左右, 平均束通量在1 mg·d-1左右。3年间小麦高产田源-流-库平衡的综合分析表明, 控株增穗途径在增加小麦光合源方面更具优势。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史雨刚, 雷逢进, 王曙光, 王晓民
2010, 18(1): 41-4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41
摘要(2290) PDF(1658)
摘要:
选取近年来国内外广泛栽培的8个西葫芦品种为试材, 在日光温室中对影响西葫芦株型的14个形态指标进行研究, 分析了影响西葫芦株型的主要形态指标, 探讨了西葫芦株型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反映西葫芦株型的主要指标是株高、茎节长、平均叶面积、功能叶片数和叶片倾角; 通过聚类分析把参试品种分为两类4个亚类, 即矮蔓Ⅰ(Ⅰ1和Ⅰ2)和半矮蔓Ⅱ(Ⅱ1和Ⅱ2)。株型对西葫芦产量形成有较大影响, 半矮蔓品种总产量显著高于矮蔓品种, 产量差异主要在生育后期形成。通径分析表明茎节对产量具有较大调节作用, 功能叶片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 达1.238 0。在日光温室高产西葫芦育种和栽培中, 要注重构建功能叶片数达12片以上、平均叶面积达700~800 cm2、节间长平均在3.3 cm左右、上层叶倾角在45°~66°之间的株型, 以获得较高产量。
高养分富集植物凤眼莲的农田利用研究
盛婧, 陈留根, 朱普平, 周炜, 薛新红
2010, 18(1): 46-49.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46
摘要(1963) PDF(1563)
摘要:
研究不同凤眼莲施用量条件下土壤养分变化以及小麦生长情况的结果表明:当凤眼莲施用量低于8.1 kg·m-2, 小麦出苗数不受影响; 但当凤眼莲施用量超过8.1 kg·m-2时, 小麦出苗率显著降低。凤眼莲施用量为13.5 kg·m-2时, 尽管小麦出苗率显著降低, 但由于具有较多的分蘖数和较高的每穗粒数, 小麦最终产量与常规单施化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凤眼莲施用处理的土壤速效氮苗期差异显著, 但分蘖期后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而速效磷和速效钾总体表现为随凤眼莲施用量增加而升高。此外, 凤眼莲施用还可促进小麦茎秆对N、P、K的吸收和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增加。由此可见, 凤眼莲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农田有机肥料, 其施用量以10.8~13.5 kg·m-2为宜, 施用后土壤N、P、K、有机质含量较高, 且对产量影响不大, 当季还可节约施用化学N 141.75 kg·hm-2、P 36~45 kg·hm-2, K可免施。
头季稻氮肥运筹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陈鸿飞, 杨东, 梁义元, 张志兴, 梁康迳, 林文雄
2010, 18(1): 50-5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50
摘要(2089) PDF(1667)
摘要:
为探讨头季稻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再生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以杂交稻组合“Ⅱ优航2号”为材料, 在头季施氮量225.00 kg·hm-2的基础上, 研究了不同基蘖穗肥氮素配比[3种基蘖肥与穗肥配比分别为8∶2(N1)、7∶3(N2)、6∶4(N3)]头季稻-再生季稻氮素累积量、干物质生产、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特性。结果表明: 与N1、N2相比, 头季成熟期N3处理氮素累积量分别增加9.26%、3.54%, 头季齐穗期~头季成熟期N3处理氮素转移量分别增加21.47%、6.76%, 整个生育期N3处理干物质净积累总量分别增加5.10%、4.78%。N3处理头季产量最高, 达12 431 kg·hm-2,极显著高于N1、N2处理; 氮肥利用率达46.44%, 比N1、N2处理提高14.81%、5.43%; 氮肥农学利用率达20.66 kg·kg-1, 比N1、N2处理提高14.97%、12.34%。研究结果还表明, 头季不同基蘖穗肥氮素配比对再生稻再生季的影响不显著。
光强和施氮量对催吐萝芙木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黎蕾, 蔡传涛, 刘贵周
2010, 18(1): 57-6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57
摘要(2172) PDF(1775)
摘要:
通过不同光强(15%、40%和70%自然光强)和施氮量(15 g·株-1、30 g·株-1和60 g·株-1)的盆栽试验, 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催吐萝芙木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光强和施氮量显著影响催吐萝芙木的生长、单株生物量及生物量分配(P<0.05)。在70%自然光强下, 催吐萝芙木株高、地径、株高和地径的相对生长速率(RGRH, RGRD)、单株生物量都较15%和40%自然光强下高, 并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地下部分。在15%和40%自然光强下, 催吐萝芙木的株高、地径、RGRHRGRD、单株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 在70%自然光强下, 催吐萝芙木在30 g·株-1中等施氮量下生长最好, 单株生物量最大, 达559.6 g·株-1。在相同光强下, 催吐萝芙木根生物量比(RMR)和根冠比(R/S)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小, 比叶面积(SLA)和叶生物量比(LMR)在低光强和高施氮量下最大。从株高、地径、RGRHRGRD、单株生物量、RMRR/S等指标看, 70%自然光强和30 g·株-1的施氮量是催吐萝芙木最佳的光强和施氮量组合。
秸秆和地膜覆盖下春玉米农田腾发特征研究
翟治芬, 赵元忠, 景明, 张建华, 卢艳敏
2010, 18(1): 62-6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62
摘要(2086) PDF(1942)
摘要:
通过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和小型蒸发器测定秸秆和地膜覆盖下不同灌水处理春玉米地的腾发量, 并结合气象、春玉米叶面积及产量等数据比较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处理的优越性。分析了棵间蒸发量与降雨和灌水的脉冲性关系、降雨对腾发总量和参考作物腾发量的影响, 得到各处理下不同生育阶段春玉米棵间蒸发占腾发总量的比例为大-小-大, 且秸秆覆盖较地膜覆盖减少无效蒸发的作用强, 利用不同处理下腾发总量与叶面积指数所呈现的线性函数关系, 可求得春玉米各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和全生育期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河西干旱地区适度调亏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大, 地膜覆盖下种植春玉米比秸秆覆盖效果好。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产量结构与生长、生理、光谱指标的关系
丛建鸥, 李宁, 许映军, 顾卫, 乐章燕, 黄树青, 席宾, 雷飏
2010, 18(1): 67-7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67
摘要(1946) PDF(2118)
摘要:
通过控制生育期水分条件形成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 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生理指标和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对干旱胁迫的反应进行监测, 建立冬小麦减产率与生长、生理及冠层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速度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大而减小; 叶绿素含量与水分条件的关系不同于其他参数, 表现为中等水分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最大, 严重水分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最低; 不同水分条件下光合速率呈两种不同日变化特征, 且正常供水处理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严重干旱处理。光合速率和增强植被指数(EVI)同冬小麦减产率相关性较强, 能够建立较好的关系模型用于小麦产量预测。
基质含水量和光照水平对网纹甜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毛炜光, 蒋芳玲, 吴震
2010, 18(1): 72-7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72
摘要(2137) PDF(1400)
摘要:
以网纹甜瓜“西域一号”为试材, 研究了基质含水量[基质最大持水量的100%(W1)、80%(W2)、60%(W3)和40%(W4)]和光照水平[温室内全光照的100%(L1)、70%(L2)、40%(L3)]交互作用对网纹甜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基质含水量和光照强度对网纹甜瓜幼苗生长影响显著, 以80%基质含水量结合温室内100%光照的幼苗生长最健壮。光照强度对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 而基质含水量只有在全光照下才表现出显著影响。在3个光照强度下, 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基质含水量的减少显著增加; 而在基质含水量相同的情况下, 光照强度的影响较小。在所有处理中, W2L1处理的SOD和POD活性最低, CAT活性较低。MDA含量以W2L1处理最低, W4L3处理最高。
辣椒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对低温、弱光及盐胁迫3重逆境的响应
张志刚, 尚庆茂
2010, 18(1): 77-82.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77
摘要(2244) PDF(1876)
摘要:
以“中椒4号”辣椒为试材, 研究了低温(18 ℃/10 ℃, 昼/夜)、弱光(80 mmol·m-2·s-1)及盐胁迫(70 mmol·L-1 NaCl)3重逆境对辣椒幼苗叶片光合参数、需光特性及CO2需求特性等指标的影响。低温、弱光、盐胁迫单一及复合逆境均导致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下降, 低温盐胁迫处理的上述各指标降低幅度较大, 处理后15 d净光合速率比对照降低71.28%。各逆境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的限制因子不同。弱光处理提高了辣椒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 其他逆境处理均导致辣椒叶片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AQY及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降低; 低温弱光处理辣椒幼苗的CO2补偿点(CCP)高于对照, 其他逆境处理辣椒幼苗的CCP、CO2饱和点(CSP)、羧化效率(CE)及RuBP最大再生速率均有所降低; 低温盐胁迫处理辣椒叶片上述各指标降低幅度最大, 其次为低温弱光及盐胁迫处理。说明低温、弱光及盐胁迫3重逆境下辣椒叶片光合特性的响应机制与单一或双重逆境下有所差异, 弱光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低温盐胁迫复合逆境处理引起的辣椒叶片光合能力的降低。
保护性耕作对黑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张彬, 白震, 解宏图, 张旭东, 张晓平, 时秀焕
2010, 18(1): 83-88.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83
摘要(2060) PDF(1852)
摘要:
耕作方式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过程。本研究以传统耕作玉米连作处理为对照, 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及磷脂脂肪酸含量, 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包括免耕玉米连作和免耕大豆-玉米轮作)对黑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保护性耕作可显著增加土壤表层(0~5 cm)全碳、全氮、水溶性有机碳、碱解氮和微生物量碳(P<0.05), 为微生物代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 保护性耕作显著提高了土壤表层(0~5 cm)总脂肪酸量、真菌和细菌生物量(P<0.05), 提高了土壤的真菌/细菌值, 有利于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对于探讨保护性耕作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根际高效固氮菌Sphingomonas sp. GD542的分离鉴定及接种效果初步研究
孙建光, 张燕春, 徐晶, 胡海燕
2010, 18(1): 89-93.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89
摘要(2177) PDF(2253)
摘要:
固氮微生物菌种选育是固氮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的基础。本研究从玉米根际土壤分离到1株高效固氮菌株GD542, 菌体短杆状, 0.4 μm×1.0~1.5 μm, 革兰氏阴性; 固氮酶活性为5.046 nmol (C2H4)·h-1·mg-1(蛋白); 利用碳源较广泛, 抗逆性较强, 既可在4 ℃低温生长, 也可以在37 ℃下生长, 耐盐性高达10%。16 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该菌株与鞘氨醇单孢菌Sphingomonas azotifigens的16 S rDNA序列有高达96%的同源性, 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等, 将其初步鉴定为鞘氨醇单孢菌Sphingomonas sp.。接种小白菜的温室盆栽试验表明, 菌株GD542具有很好的固氮效能, 与无氮对照相比, 接种GD542处理植株干重增加206%, 含氮量增加230%, 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水平, 开发应用前景较好。
不同Ca3(PO4)2含量及菌种保存温度下SL01菌株的解磷及生长能力
李剑峰, 师尚礼, 张淑卿
2010, 18(1): 94-97.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94
摘要(1873) PDF(1532)
摘要:
试验比较了不同保存温度和培养基Ca3(PO4)2含量下解磷根瘤菌SL01的生长和解磷能力。结果表明: 固体培养条件下, 增大Ca3(PO4)2添加量能促进菌落生长, 8 g·L-1处理菌落直径(d)为5 g·L-1、3 g·L-1、1 g·L-1和0.5 g·L-1处理的116.9%、127.7%、130.1%和132.7%。0~8 g·L-1的Ca3(PO4)2含量范围内, 菌株的解磷能力无显著差异, 故更适于以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来衡量菌株在固态环境如土壤中的解磷能力; 其菌液最适宜于15 ℃下保存, 4 ℃次之。不同保存温度下菌种的解磷能力为-18 ℃>-10 ℃>4 ℃>15 ℃> 28 ℃>35 ℃; 不同保存温度下SL01菌株的菌落直径为4 ℃>15 ℃>-18 ℃>28 ℃>-10 ℃>35 ℃; 菌液在不同温度下保存60 d后的活菌含量为15 ℃>4 ℃>28 ℃>-10 ℃>35 ℃>-18 ℃。
内生环状芽孢杆菌Jcxy8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机制研究
王美琴, 贺运春, 刘慧平, 薛丽, 路涛
2010, 18(1): 98-10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098
摘要(1867) PDF(1665)
摘要:
为明确从番茄植株体内筛选出的内生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Jcxy8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及防病的生理生化机制, 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了菌株Jcxy8对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拮抗力。结果表明: 菌株Jcxy8对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5.6 mm, 抑菌圈边缘的产孢抑制率达到66.9%。当菌株培养滤液浓度为40%时, 病菌孢子萌发完全被抑制。镜检发现抑菌圈周围的菌丝(或芽管)细胞消融, 生长扭曲, 中间或顶端膨大成泡囊状。Jcxy8菌株与灰霉病菌同时处理的番茄果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比清水对照处理高12.7%,比单独接种灰霉病菌处理高39.1%; SOD、POD、CAT活性均较只经病菌处理低; 产生速率比清水对照和病菌处理低, 而比菌株Jcxy8处理高。说明菌株Jcxy8对番茄果实有明显的诱导抗病作用。
鸭粪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影响及其有效成分分析
张亚, 廖晓兰, 刘薇, 黄璜, 薛正杰, 龙攀, 沈建凯
2010, 18(1): 102-10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02
摘要(2209) PDF(1625)
摘要:
为探明稻鸭共养模式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原因, 以稻鸭共养模式的鸭粪提取物为研究对象, 对其抑菌活性及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以期为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 鸭粪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有抑制作用, 24 h内最高菌丝生长抑制率和EC50分别为88.64%、26.11 mg·mL-1; 鸭粪乙醇提取物经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两种组分, 其中石油醚组分抑菌效果较弱, 乙酸乙酯组分抑菌能力较强, 其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率为89.70%, EC50为15.52 mg·mL-1; 对乙酸乙酯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 到5种流份, 其中第2流份有显著抑菌活性, 在24 h和48 h内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9.58%和80.36%。GC-MS分析表明, 鸭粪的抑菌物质主要为酚酸类和含硫醇有机物质, 进一步纯化和鉴定有待研究。
小麦品种混播条件下条锈病发生、扩展研究
郭世保, 黄丽丽, 康振生, 程晶晶, 杨之为
2010, 18(1): 106-11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06
摘要(1980) PDF(1517)
摘要:
在田间分别设计6个小麦品种单播及其9个组合混播小区, 研究条锈病在小麦混播群体中的发生、扩展情况及品种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 苗期品种混播小区发病中心的数量明显减少, 条锈病发病中心越冬率达77.78%, 单片病叶也可越冬。品种混播降低了条锈病传播距离, 条锈病在各小区呈中心式分布。品种混播在孕穗期的相对防效为16.25%~58.89%, 平均为35.31%。相对防效以“陕138”和“西农979”品种混播及“陕138”、“小偃22”和“西农889”品种混播最高, 分别达58.89%和52.19%。品种混播对小麦条锈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可作为生态防病措施之一。
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吕文彦, 秦雪峰, 杜开书
2010, 18(1): 111-11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11
摘要(1823) PDF(1517)
摘要:
2008年3月15日至5月29日系统调查了冬小麦田害虫与天敌的种群数量动态, 并利用相对丰富度、优势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了害虫与天敌群落动态变化及时间生态位。结果表明: 麦田昆虫群落组成较为丰富, 由11目39科59种昆虫组成; 优势种为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麦圆叶爪螨(Penthaleus major)、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和麦蚜茧蜂(Ephedrus plagiator)。群落的总个体数和丰富度随调查时间而变化; 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在小麦生长前期较低, 中期和后期较高, 两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而优势集中性指数变化趋势与其相反。在害虫种群中以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内竞争最为激烈, 条斑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的竞争最缓和; 棉铃虫与麦长管蚜种间竞争最强, 其次为麦圆叶爪螨与小麦叶蜂(Dolerus tritici)。在天敌种群中以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种内竞争最为激烈, 麦蚜茧蜂的种内竞争最为缓和; 龟纹瓢虫分别与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在时间维度上的竞争较为激烈, 而麦蚜茧蜂分别与龟纹瓢虫、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的竞争比较缓和。从害虫种群与天敌种群之间的重叠值看, 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较强, 而麦蚜茧蜂和龟纹瓢虫则对麦田主要害虫麦长管蚜、条斑叶蝉和小麦潜叶蝇(Phytomyza nigra)等的跟随和控制作用均较强。
不同地区松突圆蚧耐寒性的研究
钟景辉, 张飞萍, 江宝福, 陈家骅
2010, 18(1): 117-122.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17
摘要(1676) PDF(1743)
摘要:
为探讨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对低温的地理适应能力, 2007年测定并比较了广东信宜和福建漳州、泉州和长乐4个地区冬季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信宜、泉州、长乐3地区各虫态的低温暴露死亡率。结果表明: 4个地区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具有显著差异(P<0.05), 福建长乐的平均过冷却点最低, 为-15.71 ℃, 广东信宜的平均过冷却点最高, 为-13.68 ℃, 总体呈现随纬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各种低温暴露下, 广东信宜松突圆蚧种群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福建泉州和长乐种群; 尤其在-10 ℃时, 前者的死亡率达85.97%, 而后二者分别仅为37.58%和56.65%。松突圆蚧各地、各虫态的低温暴露死亡率变化规律均服从改进的双变量逻辑斯谛曲线模型(P<0.01), 但广东信宜各虫态和种群的致死中有效伤害低温累积(SLIT50)均明显高于福建泉州和长乐。因此认为: 随分布纬度上升, 松突圆蚧耐寒性存在逐步增强的趋势。
规模化稻鸭生态种养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沈建凯, 黄璜, 傅志强, 张亚, 陈灿, 金小马, 廖晓兰, 龙攀, 高文娟, 谢小婷
2010, 18(1): 123-128.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23
摘要(2316) PDF(1741)
摘要:
为探索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的变化动态, 运用植物群落生态的方法研究了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和水稻单一种植稻田杂草的群落变化特点及控草效果。结果表明: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杂草密度显著降低, 与水稻单一种植比较防效为94%; 水稻分蘖到孕穗期稻田杂草主要由看麦娘(Alopecurus pratensis)、稗草(Echinochhloa crausgalli)、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鸭舌草(Mouochoria vaginalis)、水竹叶(Murdannia triquetra)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组成, 抽穗期到成熟期主要由水花生、稗草、狗牙根和水竹叶组成。研究还表明,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水稻分蘖期物种丰富度、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略高于水稻单一种植, Pielou指数低于水稻单一种植; 孕穗期到成熟期物种丰富度、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低于水稻单一种植, Pielou指数显著高于水稻单一种植。水稻全生育期规模稻鸭生态种养与常规稻鸭生态种养比较稻田杂草密度、杂草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 但杂草生物多样性指数略有提高。说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显著改变稻田杂草的群落结构和组成, 可抑制杂草发生危害, 达到有效控草目的。
UV-B辐射增强下水稻苗期硅营养性状的QTL定位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吴杏春, 王茵, 王清水, 熊君, 余彦, 方长旬, 林文雄
2010, 18(1): 129-13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29
摘要(1904) PDF(1477)
摘要:
以“Lemont”和“Dular”杂交建立的包含123个家系的水稻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 选用水稻根系硅吸收能力和叶片硅利用率为指标, 进行水稻硅营养遗传性状QTL定位, 并分析其与UV-B辐射增强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 控制水稻叶片硅利用率的4个加性QTL分别在第2、3、10染色体上, 而控制根系硅吸收能力的1个加性QTL位于第11染色体上。QTL与UV-B辐射互作分析发现2对控制根系硅吸收能力和3对控制叶片硅利用率的基因×环境上位性QTL, 其中只有1对控制根系硅吸收能力的QTL效应值较大。说明水稻这两种硅营养性状中, 根系硅吸收能力较叶片硅利用率受UV-B辐射影响大, 在抗UV-B辐射育种中以叶片硅利用率为水稻硅营养遗传选择的指标具有较高效率。
镉诱导拟南芥根尖过氧化氢积累导致植物根生长抑制
张司南, 高培尧, 谢庆恩, 赵旭华, 李霞
2010, 18(1): 136-14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36
摘要(3078) PDF(3485)
摘要: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研究了植物主根对不同浓度镉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 随镉浓度的升高, 植物主根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胎盘兰染色表明高剂量的镉造成主根根尖细胞死亡。进一步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发现镉胁迫诱导植物根尖大量积累过氧化氢, 而在胁迫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C可显著改善植物根的生长、降低过氧化氢积累, 并减少镉诱导的根尖细胞死亡。上述结果表明, 镉胁迫诱导的拟南芥主根生长抑制很可能是由于根尖细胞过氧化物积累所致。
施用方式对赤红壤坡地上污泥铜随径流迁移的影响
陈炎辉, 黄瑞卿, 王果, 肖振林, 陈明华, 陈文祥, 柴鹏
2010, 18(1): 141-14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41
摘要(2448) PDF(1646)
摘要:
研究了以撒施、撒施+草和穴施方式施用于赤红壤坡地上污泥中的Cu在人工降雨条件下随径流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 污泥撒施后的前期(1 d和18 d)径流中混匀样总Cu(MTCu)、静置样总Cu(STCu)、颗粒态总Cu(TPCu)、悬浮态总Cu(TSCu)和可溶性总Cu(TDCu)浓度和流失量均达到峰值, 其中MTCu、STCu浓度和流失量峰值分别为1 674.9 mg·L-1、105.4 mg·L-1和21.59 mg·m-2、1.32 mg·m-2, 分别是穴施和撒施+草对应峰值的4.2~13.7倍和5.4~24.9倍; 此后Cu浓度和流失量均逐渐降低。与撒施相比, 撒施+草径流中各形态Cu浓度和流失量削减率可分别达72.8%~91.7%和91.4%~97.1%, 穴施对应削减率则可分别达78.2%~89.9%和68.6%~82.9%。撒施、撒施+草和穴施MTCu径流流失系数分别为0.83%、0.03%和0.26%, 穴施和撒施+草均可有效防止污泥Cu的流失, 但以撒施+草效果最好。颗粒相Cu是Cu流失的重要形式。
有机质对冻融黑土重金属Zn赋存形态的影响
高文文, 刘景双, 王洋
2010, 18(1): 147-15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47
摘要(2180) PDF(1428)
摘要:
冻融作用对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重金属Zn赋存形态转化产生显著影响, 以24 h为1个冻融周期, 对150 mg (Zn)·kg-1的黑土冻融8次, 结果表明, 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 未经冻融土壤的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Zn含量逐渐降低, 有机结合态Zn含量逐渐增加, 残渣态Zn含量变化不显著。冻融作用可促进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Zn含量降低, 促进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Zn含量增加。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 冻融作用使重金属Zn生物有效态含量降低。通过有机质含量与各形态Zn含量拟合, 在未冻融和冻融条件下, 各形态Zn含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呈二次多项式的函数关系, 相关系数r2在0.664和0.995之间
凤眼莲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贡献研究
张志勇, 郑建初, 刘海琴, 常志州, 陈留根, 严少华
2010, 18(1): 152-158.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52
摘要(3824) PDF(2628)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方法, 研究了凤眼莲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对N、P的吸收和去除作用。结果表明, 凤眼莲在总氮(TN)、总磷(TP)初始浓度分别为2.06~20.08 mg·L-1和0.14~1.43 mg·L-1的4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均可正常生长, 近1年的试验中, 凤眼莲总生物量累计增加41.03~47.12 kg·m-2, 平均生物量增长率为0.096~0.262 kg·m-2·d-1。凤眼莲地上部N和P平均含量分别为24.16~34.15 mg·g-1和3.46~6.90 mg·g-1; 地下部N和P平均含量分别为11.76~18.45 mg·g-1和6.02~8.50 mg·g-1。凤眼莲在4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和P吸收量累计分别为43.06~71.16 g·m-2和8.68~16.63 g·m-2, 且随水体初始N、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并与自身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N、P负荷较低的水体(Ⅰ和Ⅱ)中, 凤眼莲吸收对N、P的去除贡献均超过100%, 表明凤眼莲吸收利用了底泥中部分N和P; 而在N、P负荷较高的水体(Ⅲ和Ⅳ)中, 凤眼莲吸收对N、P的去除贡献也均超过42.32%和83.79%。因此, 本试验条件下凤眼莲吸收在水体N、P去除中起主要作用。
4种改良剂对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光叶紫花苕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特性的影响
李正强, 熊俊芬, 马琼芳, 张德闪, 何忠俊, 王吉秀
2010, 18(1): 158-163.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58
摘要(2442) PDF(1619)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施用有机肥、石灰、蛭石和白云石等4种改良剂对光叶紫花苕生长发育、叶绿素及重金属Cu、Cd、Pb、Zn积累特性的影响, 并分析了施用改良剂后土壤pH和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不同改良剂及其不同施用水平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pH, 显著降低土壤各重金属有效态含量, 并显著抑制了Cd、Pb向光叶紫花苕地上部转移, 降低了重金属在光叶紫花苕植株地上部的积累, 改善了光叶紫花苕的生长和发育, 光叶紫花苕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其中株高和地上部鲜重增加达到显著水平。4种改良剂的不同处理水平对光叶紫花苕地下部重金属含量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稻田养鱼与常规稻田耕作模式的综合效益比较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刘某承, 张丹, 李文华
2010, 18(1): 164-169.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64
摘要(2552) PDF(2170)
摘要: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不可否认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方面贡献巨大, 但在一些适合小规模耕作的山区, 经典的传统农业模式比常规农业耕作方式更具优势。本文基于生态价值观, 以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和常规稻作系统为例, 针对农户和国家两个不同层次主体, 综合计算了上述两种农业生产模式的效益。结果表明, 就直接经济收入而言, 稻鱼共生系统的净收入比常规稻作系统高2 184元·hm-2, 投入多1 453元·hm-2, 其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利润率较低; 但若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 稻鱼共生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常规稻作系统高7 447元·hm-2, 平均每公顷的综合价值高9 631元, 同时其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利润率优于常规稻作系统。基于效益分析, 稻鱼共生系统的补偿标准下限为6 532元·hm-2, 上限为16 045元·hm-2, 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户的补贴实现直接经济价值和社会综合效益的双赢。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黄土丘陵区耕地利用变化分析
郝仕龙, 曹连海, 李春静
2010, 18(1): 170-174.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70
摘要(1637) PDF(1406)
摘要:
耕地利用和保护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针对黄土高原耕地利用和保护面临的问题,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以黄土丘陵区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黄土丘陵区耕地资源利用的特点, 构建了耕地系统的熵流模型, 耕地利用效益、光合转化效益及生态效益是影响该区域耕地系统有序性的关键。以上黄试区为例, 分析了该试区不同时期耕地系统熵流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 从“六五”时期至“十五”时期, 通过对该试区耕地系统进行综合治理, 耕地系统的熵值逐步减少, 其不同时期的熵变值分别为-0.652 4、-0.198 8、-0.342 1、-0.266 4和-0.290 0, 表明耕地系统的有序性、稳定性逐步提高。
基于生产力可持续指数的耕地利用动态分析——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45团绿洲灌区为例
郑重, 张凤荣, 朱战强
2010, 18(1): 175-179.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75
摘要(2054) PDF(1562)
摘要:
由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都是绝对数字, 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地区耕地利用的程度, 且不能进行不同地区的比较。本文在总结以往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生产力可持续指数PSI”以定量评价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程度。PSI指一定区域的耕地生态承载力占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总额的比值, 它描述了该区域的耕地生产能力(生态承载力)满足人类对耕地供需矛盾总体(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可持续程度。PSI介于0~1之间, 当PSI趋近于1时, 耕地利用可持续程度很高; 当PSI趋近于0时, 属于极度不可持续状态; 当PSI为0.5时, 是可持续发展与不可持续发展的临界点。根据PSI远离0.5的程度, 可划分可持续程度的不同等级。采用此指数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45团绿洲灌区1995~2005年时间序列上的耕地PSI计算结果表明: 1998~2003年间该区耕地利用为弱可持续状态, 其他时段为弱不可持续, 灌区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可见, 与传统的“生态赤字”绝对数值相比PSI指标表示可持续发展程度更具合理性。
基于主观偏好和景观空间指标的农业景观特征偏好模型: 以北京市11个农业景观特征区域为例
张晓彤, 李良涛, 王晓军, 肖禾, 纪宁, 王静
2010, 18(1): 180-184.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80
摘要(2031) PDF(1547)
摘要:
本研究以北京市11个农业景观特征区域的真实照片为评价资料, 通过对46位环境相关专业大学生进行的平衡非完全区组排序评判测试得到他们对不同景观照片的偏好数值。以250 m为边长的正三角形在2006年1︰10 000土地利用图上截取出照片所对应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了反映该照片景观特征的空间格局指数。利用多元逐步回归, 以相对应的空间格局指数以及主观判断得到的绿色覆盖度和管理水平等共11个指标, 分别针对不同景观特征区域构建景观偏好模型。研究表明, 除各指标在权重上的差异外, 有些指标在不同特征区域内, 甚至在对景观偏好影响的方向上都有所差异: 绿色覆盖度、管理水平、斑块黏合度、斑块聚合程度、分维度指数均体现出对景观可视偏好的正向影响, 开阔地比例在可视范围体现了对景观偏好的逆向影响, 而斑块数量、蔓延度、最大斑块指数、干扰比例和林地比例在不同景观特征分区内则表现不同的影响趋向。
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的虚拟水平衡动态变化研究
邹君, 胡娟, 杨玉蓉
2010, 18(1): 185-188.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85
摘要(1786) PDF(1590)
摘要:
为优化我国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的空间配置, 运用虚拟水分析方法, 多尺度分析我国近十年粮食生产和消费中的虚拟水含量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北方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呈上升趋势, 由1998年的3 019.1亿m3上升到2007年的3 197.5亿m3, 上升幅度达5.90%; 南方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则呈下降趋势, 由1998年的3 207.5亿m3下降到2007年的2 801.4亿m3, 下降幅度达12.66%。1998~2006年, 全国粮食消费虚拟水增长4.43%, 年均增长0.49%。北方增长速度快, 9年间增长7.70%, 而南方则只增长1.84%。近十年全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虚拟水平衡整体表现为负。南方的虚拟水平衡一直为负, 且数值呈上升趋势, 北方虚拟水平衡态势则整体表现为正。粮食生产和消费的虚拟水资源“北水南调”现象稳定存在, 且有增强趋势。其中, 东北是虚拟水资源“北水南调”的实质性调出区, 黄淮海、华北、东南和华南为实质性调入区。研究结果说明, 从水资源的角度看, 我国当前的粮食生产和消费格局存在较大问题, 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张明阳, 王克林, 刘会玉, 陈洪松, 章春华, 岳跃民
2010, 18(1): 189-197.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89
摘要(1935) PDF(1707)
摘要:
揭示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气象观测数据和统计资料, 对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地区1985~200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评估与分析, 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1985年-–2000年–2005年期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降后升的“V”字形变化趋势, 3个年份分别是1 096.52亿元、1 033.84亿元和1 062.57亿元; 营养物循环、调节气体、有机质生产和土壤形成价值较高, 其总贡献率分别为72.69%、70.18%和72.10%; 而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和娱乐文化相对较低, 都远低于100亿元。林地和灌木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贡献景观类型, 两者的总贡献率在3个年份分别是71.22%、73.66%和67.03%; 居民用地和石漠化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非常低, 3个年份贡献率分别仅有0.62%、0.52%和0.76%。CCA排序图显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存在紧密关系, 坡度、海拔等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较大, 且其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由西向东减少的空间分异特征; 1985~2005年期间, 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增加, 而非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减少。表明生态环境移民和退耕还林等石漠化控制措施实施效果显著, 有利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发挥。
“生态省”目标导向下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估——以海南省为例
张富刚, 王业侨, 张潆文, 刘彦随
2010, 18(1): 198-202.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98
摘要(2111) PDF(1454)
摘要:
发展是承载力体系演变的脉络。将生态承载力问题与区域城乡发展研究相结合, 可为统筹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战略决策提供直接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及作用机理分析, 构建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依据1996~2007年海南省的国民统计数据和典型调研资料,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 进行海南省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实证评价。结果表明: 1996年、1997~1999年和2000~2007年3个时期海南省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差异显著, 1996年最高, 1998年最低。这是区域发展政策、人口增长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综合驱动作用的结果。其中, 政策因素是主导驱动力, 其与生态承载力演变规律具有高度一致性。强化特区理念、深化“生态省”建设力度, 倡导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模式, 是未来海南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综合评述
利用磷进行铅污染土壤原位修复中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陈世宝, 李娜, 王萌, 韦东普
2010, 18(1): 203-209. doi: 10.3724/SP.J.1011.20120.00203
摘要(2098) PDF(2214)
摘要:
由于土壤中磷与铅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铅类化合物[Pb5(PO4)3X, X=Cl?, OH?, F?等], 利用不同廉价含磷物质进行铅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铅污染土壤管理措施, 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利用磷进行铅污染修复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对该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 如磷酸铅类化合物形成的反应动力学过程控制、最佳pH、土壤中磷/铅摩尔比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以期为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及其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李强坤, 胡亚伟, 孙娟
2010, 18(1): 210-214. doi: 10.3724/SP.J.1011.2010.00210
摘要(2569) PDF(2306)
摘要: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的迁移转化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简要分析农田排水沟渠生态结构和生态特征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了排水沟渠中水生植物、微生物和基质底泥各组分的生态功能以及各组分同氮磷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结合目前研究现状, 提出今后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包括沟渠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不同作用的量化研究、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的迁移模型以及宏观层面上沟渠湿地运用与区域生态环境间关系的研究等。
陆生植物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适应
姜春明, 于贵瑞
2010, 18(1): 215-222. doi: 10.3724/SP.J.1011.2010.00215
摘要(2462) PDF(2259)
摘要:
全球环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陆生植物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机制。 在生理过程中, 信号物质能够对植物的生理过程进行调节, 植物会主动积累或合成小分子物质以减轻逆境的伤害。在个体水平上, 植物通过调节同化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植物对水氮资源的权衡利用可以使其适应不同的资源环境条件; 由于对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奢侈利用, 植物生长不会受碳供应的限制。植物生理生态过程中的适应机制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只有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整合植物适应机理的数学模型, 才能准确预测环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