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23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综合评述
干旱对玉米穗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叶蓓, 陶洪斌, 王若男, 张萍, 吴春江, 雷鸣, 张巽, 王璞
2015, 23(4): 383-391. doi: 10.13930/j.cnki.cjea.141331
摘要(1731) PDF(2263)
摘要:
干旱作为影响玉米产量的环境因素之首, 对玉米植株形态、物质积累、生理作用、性器官发育等方面产生影响, 最终降低穗粒数、粒重, 导致产量降低。以雌雄穗发育为研究重点, 本文综述了不同时期干旱对雌雄穗性状及开花吐丝间隔期的影响。玉米开花前遭遇干旱, 延缓雌雄穗发育进程, 减少分化小花数, 增加籽粒败育, 导致穗粒数降低; 抽雄吐丝期间遭遇干旱, 导致雄穗抽出困难、吐丝延迟, 使开花吐丝间隔期拉长, 严重时导致花粉、花丝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影响玉米授粉、受精过程, 最终导致秃尖形成, 穗粒数降低; 灌浆期遭遇干旱导致叶片早衰, 光合产物积累不足, 籽粒灌浆受阻, 粒重降低, 最终均会导致产量下降。从源库关系角度分析, 玉米灌浆期前干旱导致玉米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降低导致的库强不足; 而灌浆期干旱主要是叶片早衰等营养器官发育受阻, 限制同化物的积累及转运, 此时源不足限制了产量的增加。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林文雄, 陈鸿飞, 张志兴, 徐倩华, 屠乃美, 方长旬, 任万军
2015, 23(4): 392-401. doi: 10.13930/j.cnki.cjea.150246
摘要(1621) PDF(2430)
摘要: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 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 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 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 而采用机械化收割低留桩栽培再生稻时, 选择具强低位芽再生力的杂交籼稻品种或感光性弱的重穗型杂交粳稻品种(组合)、籼粳交水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头季成熟期至再生季齐穗期根系活力的强弱, 直接影响再生季产量的高低, 再生季稻高产的前提是健壮的头季根系和一定数量新生根系的有效结合, 这有利于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增加每平方米穗数, 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 提出适时早播、畦栽沟灌、二次烤田、重施促芽肥、适高留桩的人工收割高留桩再生稻栽培技术, 并从品种选择、再生季施肥、留桩高度等方面探讨了机械化收割低留桩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栽培技术及生理生态机制。最后提出了我国再生稻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认为当前轻简化的机收低留桩再生稻是我国再生稻发展的方向, 并对机收低留桩再生稻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作物单产估算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程志强, 蒙继华
2015, 23(4): 402-415. doi: 10.13930/j.cnki.cjea.141218
摘要(1789) PDF(3455)
摘要:
作物单产估算是服务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农业监测的难点之一, 及时准确的产量模拟对国家农业决策、农田生产管理、粮食仓储安全等都有重要意义。利用模型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进行动态模拟是当前产量估算的主流方式。本文通过对比当前主流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将估产模型分为经验统计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和耦合模型4种类型, 并对比分析4种模型的优缺点, 得到了各个模型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分别分析了遥感技术在4种估产模型中的应用, 对模型中遥感数据的使用方法、限制因素、解决办法等进行了总结, 并分析了遥感技术在作物估产模型方面使用的优势、不足和应用前景。分析了模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素, 最后对模型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总结了遥感数据的使用方法、不同模型的耦合、现有模型的优选3个作物估产模型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研究报告
不同覆盖方式对中度盐渍土壤的改良增产效应研究
梁建财, 史海滨, 李瑞平, 杨树青, 辛静静, 王志超
2015, 23(4): 416-424. doi: 10.13930/j.cnki.cjea.141261
摘要(1485) PDF(1316)
摘要:
地膜与秸秆覆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 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为探索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在盐渍土壤的应用效应及机理,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中度含盐土壤进行田间试验, 试验共设7个处理: 玉米粉碎秸秆覆盖量9 000 kg·hm-2(F0.9)、玉米粉碎秸秆覆盖量6 000 kg·hm-2(F0.6)、玉米整秆覆盖(YZ)、葵花整秆覆盖(KZ)、新地膜覆盖(DM)、地膜二次使用免耕(MG)、未覆盖(CK), 研究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中度盐渍化向日葵农田的土壤水盐运动、向日葵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等影响, 分析不同覆盖措施的改良增产效应。结果表明: 在0~5 cm土层, 处理F0.9、YZ、DM的含盐量收获后较播前降低, 土壤表层脱盐, 而MG、F0.6、KZ、CK土壤表层积盐。0~20 cm土层, 土壤含盐量收获后与播前相比, 处理F0.9、DM土壤耕层脱盐, 而F0.6、YZ、MG、KZ、CK在土壤耕层积盐。各覆盖处理主要影响0~20 cm的土壤含盐量,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覆盖层因素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趋于一致。耕层土壤含盐量相比较, F0.9的含盐量最低, 抑盐效果最好, DM与F0.6抑盐效果相近, 不同秸秆覆盖处理间, F0.9、F0.6强于YZ、KZ, 地膜覆盖之间, DM强于MG。在0~5 cm土层及0~20 cm土层, DM的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率高于秸秆覆盖处理, 粉碎秸秆覆盖(F0.9、F0.6)的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率高于整秆秸秆覆盖(YZ、KZ)。处理DM、F0.9较CK显著提高了向日葵生育期内0~100 cm土壤储水量均值, F0.9、DM处理显著降低了0~100 cm土壤储水量变异系数, 在生育期内保持了较稳定的土壤墒情。各覆盖处理均较CK显著增产, 各处理产量效应是: DM>F0.9>YZ>F0.6>MG>KZ> CK。覆盖措施通过改善农田小环境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DM、F0.9、YZ处理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DM、MG、YZ、F0.9、F0.6的产投比显著高于CK, 增收效果明显, DM和MG的纯收入及产投比显著高于秸秆覆盖处理。对于中度盐渍化耕地, 新地膜覆盖DM是最有效的覆盖方式, 秸秆覆盖处理中, F0.9为最优覆盖方式, 与其他覆盖处理相比较, KZ处理的保墒、抑盐、增产等效果较差, 因此向日葵秸秆不适合用作地面覆盖材料。结果可为覆盖技术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FACE条件下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光合色素含量及产量构成的响应研究
谢立勇, 孙雪, 赵洪亮, 冯永祥, 姜乐
2015, 23(4): 425-431. doi: 10.13930/j.cnki.cjea.141258
摘要(1477) PDF(1209)
摘要:
为明确CO2浓度增高对水稻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 利用自由CO2富集系统(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FACE)研究'松粳9号'和'稻花香2号'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光合色素含量及产量构成的变化趋势; 通过测定水稻孕穗-抽穗期剑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分析光合色素组成、各组分间相关关系及品种间差异; 收获后实测产量构成因素, 比较处理及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高CO2浓度下水稻孕穗和抽穗期叶绿素a含量都极显著升高, '松粳9号'和'稻花香2号'的最大增幅分别达28.46%和19.58%; 抽穗后20 d分别极显著降低15.25%和23.20%。高浓度CO2极显著降低水稻抽穗后20 d叶绿素b含量, 两品种降幅分别为7.57%和5.33%; 极显著增加抽穗后30 d叶绿素b含量, 增幅分别为4.19%和9.46%。高CO2浓度下两品种水稻抽穗期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9.47%和13.55%, 抽穗后10 d之后显著降低, 最高降幅达13.54%和16.67%。高CO2浓度下水稻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在孕穗和抽穗期增加, 抽穗后20 d减少。高CO2浓度对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正面影响, 增加了水稻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显著提高了千粒重, 两品种增幅分别达8.6%和4.5%。试验结果明确了高CO2浓度对水稻灌浆前期剑叶光合色素的积累有促进作用, 后期有抑制作用, 品种间响应差异显著; 千粒重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因素。
棉花连作对北疆土壤酶活性、致病菌及拮抗菌多样性的影响
李锐, 刘瑜, 褚贵新, 高慧
2015, 23(4): 432-440. doi: 10.13930/j.cnki.cjea.141113
摘要(1712) PDF(1071)
摘要:
本文通过测定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PCR-DGGE指纹图谱研究了北疆棉区5年棉花连作(CtN5)、10年棉花连作(CtN10)及15年棉花连作(CtN15)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芳基硫酸酯酶、脱氢酶和蛋白酶酶活性的影响, 分析了土壤细菌、真菌、镰刀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对北疆棉田长期连作的响应。结果表明: 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脱氢酶活性随棉花连作年限延长而下降。CtN15处理的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分别比CtN10处理下降15.0%、6.4%和12.0%, 比CtN5处理下降16.8%、58.6%和49.5%(P<0.05); 芳基硫酸酯酶与蛋白酶活性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特点。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指数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明显下降。CtN15的细菌条带数比CtN10下降7.41%, CtN10比CtN5降低1.72%。CtN15真菌条带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78和3.22, 比CtN5处理低17.02%和5.29%。土壤镰刀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条带数、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CtN15枯草芽孢杆菌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分别比CtN10处理高54.8%和14.5%。北疆长期连作棉田的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总体呈下降趋势, 长期连作对棉田土壤生物性状有明显负面影响。
高温胁迫对淮阴苜蓿差异蛋白表达及生理的影响
王仪明, 李伟民, 雷艳芳, 魏臻武, 韩正晟
2015, 23(4): 441-446. doi: 10.13930/j.cnki.cjea.141117
摘要(1308) PDF(767)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紫花苜蓿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变化和相关差异蛋白表达情况, 本研究以淮阴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Huaiyin)为材料, 以25 ℃为对照, 对30 ℃、35 ℃和40 ℃不同高温胁迫下, 淮阴苜蓿不同时期(0 h、0.5 h、1 h、4 h、12 h和24 h)幼苗叶片的电导率、丙二醛(MDA)、细胞活力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并进一步对35 ℃和40 ℃高温处理24 h的幼苗叶片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分析和鉴定研究。结果发现, 淮阴苜蓿在35 ℃和40 ℃高温下, 生长0.5 h, 叶片的电导率含量开始急剧上升, 1 h后电导率下降, 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电导率变化趋缓; 生长1 h时, 叶片的MDA含量较高, 4 h后MDA含量平缓下降; 细胞活力随着时间的延长总体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差异蛋白点筛选分析结果显示, 在35 ℃处理24 h时, 有27个点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19个点是上调的, 与对照图谱相比, 新增了5个特殊的蛋白点。在40 ℃处理24 h时, 有51个点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40个点是上调的, 与对照图谱相比, 新增了11个特殊的蛋白点。对40 ℃时51个蛋白点进行二级质谱鉴定发现, 20 kD chaperonin、Hsp70、Hsp23和Hsp17这4个蛋白与防御机制有关, 说明40 ℃诱导产生更多的防御蛋白, 对膜系统损伤起到一定的修复功能。
外源硒对铅污染下荞麦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秦成, 裴红宾, 吴晓薇, 连慧达
2015, 23(4): 447-453. doi: 10.13930/j.cnki.cjea.141187
摘要(1342) PDF(1228)
摘要:
以荞麦'右玉26'为材料, 在防雨棚下进行盆栽试验, 研究外源硒对土壤铅污染下荞麦幼苗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成熟期各器官铅累积和产量的影响, 旨在探讨硒对土壤铅胁迫下荞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及铅在荞麦体内富集量的影响, 为发现硒缓解重金属铅对植物的毒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以期为农业区铅污染治理及荞麦生产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方法。试验采用2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设置3个土壤铅浓度(0 mg·L-1、500 mg·L-1、1 000 mg·L-1)、5个硒浓度(0 mg·kg-1、1 mg·kg-1、2.5 mg·kg-1、5 mg·kg-1 和10 mg·kg-1)。研究结果表明: 1)随铅浓度增加, 荞麦的株高、总根长、干重、根系总面积、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经济产量(千粒重、株粒数)均呈降低趋势。2)低浓度硒(1~2.5 mg·L-1)可缓解铅对荞麦的毒害, 高浓度硒(5~10 mg·L-1)和铅为协同作用, 加剧了对荞麦的毒害。3)硒浓度为2.5 mg·L-1时, 缓解铅对荞麦毒害的效果最为明显, 显著降低了铅胁迫下荞麦幼苗SOD和POD活性; 降低成熟期荞麦各器官铅含量, 各处理下荞麦各器官铅含量均表现为根>茎>叶>种子; 产量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 外源硒可通过抑制荞麦对铅的吸收和转运, 促进荞麦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等途径来增强荞麦对铅胁迫的耐性。对本研究所用的5种浓度来说, 缓解效果最佳的硒浓度为2.5 mg·L-1
柑橘粉虱与主要捕食性天敌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
王建盼, 覃盛, 刘飞飞, 柯胜兵, 周夏芝, 毕守东, 邹运鼎, 党凤花, 徐劲峰, 禹坤, 赵学娟
2015, 23(4): 454-464. doi: 10.13930/j.cnki.cjea.141110
摘要(1330) PDF(1047)
摘要:
聚集强度指数用来判别天敌和害虫的空间分布及其关系,但抽样样方的大小影响聚集强度指数的大小。为了分析在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 天敌对柑橘粉虱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 为评价柑橘粉虱的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 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法、种群聚集均数法和ρ指数法对安徽省潜山县茶园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的柑橘粉虱及其11种主要天敌中的6种天敌进行分析。柑橘粉虱与其6种天敌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 与柑橘粉虱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草间小黑蛛(0.848 6)、八点球腹蛛(0.840 6)和龟纹瓢虫(0.805 5), 与柑橘粉虱空间上跟随关系较不密切的天敌是红点唇瓢虫(0.764 2)。在聚块内包含有1、2、4、8个基本样方时, 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 聚集分布格局的扩散系数不断增大, 均匀和随机格局的扩散系数C值不断减小。聚块基本样方数为2、4、6、8、16和32时与为1时之间的柑橘粉虱及其天敌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差异均不显著。柑橘粉虱的种群聚集均数λ多数大于2, 其聚集是本身原因引起的; 天敌和柑橘粉虱在种群聚集均数为正值时, 随着聚块中基本样方数的增加, 种群聚集均数不断增大。用柑橘粉虱不同大小聚块的ρ指数判断个体群聚集时的最小范围是聚块中有1个基本样方, 即本文的1.7 m2, 为该虫抽样时确定样方大小提供科学依据。
绿色豌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武德功, 杜军利, 贺春贵, 刘长仲
2015, 23(4): 465-472. doi: 10.13930/j.cnki.cjea.141147
摘要(1215) PDF(1140)
摘要:
豌豆蚜是我国苜蓿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了我国绿色型豌豆蚜10个地理种群的遗传相似性、基因分化、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和海拔之间的关系及其基因结构。选取15对引物扩增300个个体, 共检测到41个多态性条带, 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100%。10个豌豆蚜地理种群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592 7, 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56 9,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6 6, Shannon-Wiener指数(I)为0.307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河南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 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青海省种群相对较低。然而, 10个地理种群豌豆蚜(绿色型)的遗传分化较高(Gst=0.399 6)。种群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全部豌豆蚜种群明显聚为两大类群, 山东省、河南省种群为一大类群, 其余为另一大类群。Mentel检测表明, 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海拔无显著相关性。我国豌豆蚜种群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应加强豌豆蚜的监测和治理。
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夏玉米各生育期水热时空变化特征
王占彪, 王猛, 尹小刚, 张海林, 褚庆全, 文新亚, 陈阜
2015, 23(4): 473-481. doi: 10.13930/j.cnki.cjea.141277
摘要(2385) PDF(2349)
摘要:
气候变化背景下, 华北平原气候资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研究作物生长季各生育期的水热时空变化特征, 对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与政策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华北平原4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和27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的物候期数据, 分析了1961-2010年在夏玉米营养生长期、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的生长度日(GDD)、高温度日(HDD)、降水量及气候倾向率的时空分布。结果显示, 华北平原夏玉米各生育期GDD、HDD均呈东北 西南走向的递增趋势, 降水量呈东南 西北递减趋势。华北平原夏玉米在全生育期GDD倾向率、HDD倾向率、降水量倾向率分别为8.14 ℃·d·10a-1、 2.45 ℃·d·10a-1、 10.75 mm·10a-1。华北北部GDD在营养生长期呈递减趋势, 在并进期、生殖生长期以及全生育期呈递增趋势, 而华北南部GDD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HDD在各生育期均呈现北部递增, 南部递减趋势。降水量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北部降低, 南部增加趋势。因此, 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和天津市等华北北部地区夏玉米生产高温风险与干旱风险呈增加趋势, 而河南省大部、山东省南部等华北南部地区高温风险与干旱风险呈降低趋势。
近30年吴桥县冬小麦生育期水分亏缺变化趋势分析
杨萌, 冯宇鹏, 林倩, 陈阜, 褚庆全
2015, 23(4): 482-489. doi: 10.13930/j.cnki.cjea.141212
摘要(1332) PDF(1345)
摘要:
为了给地处黑龙港地区的河北省吴桥县制定冬小麦稳产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利用1981-2013年吴桥县的气象数据和SIMETAW模型, 分析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及播种-返青期、返青-拔节期、拔节-开花期、开花-成熟期4个生育阶段的降水量、需水量、耗水强度及水分亏缺指数(CWDI)的变化趋势; 同时利用5年滑动平均法将分析年份冬小麦实际产量分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 计算了不同降雨年型下冬小麦减产率的变异系数。结果表明, 近30年河北省吴桥县冬小麦生育时期的水分亏缺指数和需水量均呈现轻微的上升趋势; 冬小麦发生干旱的概率为93.75%, 其中, 中旱和重旱发生概率为65.52%。冬小麦生育时期的平均日降雨量呈现从冬小麦生育中期向后期转移的趋势, 日耗水强度表现为从生育后期向生育中期移动的趋势, 这是导致返青-拔节期和拔节-开花期水分亏缺指数较大的重要原因。冬小麦减产率的变异系数的绝对值在缺水年最大, 为154.241; 在丰水年最小, 为1.999; 正常年份为24.776。因此, 冬小麦拔节-开花期的及时灌溉对于保障冬小麦的稳产增产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在缺水年份调整冬小麦的水分管理制度, 在冬小麦拔节初期一次性充分灌溉或在拔节初期和中后期分次进行少量灌溉。
基于GEP和地理位置信息的湘鄂地区月参考作物腾发量模拟计算
王升, 付智勇, 陈洪松, 聂云鹏, 王克林
2015, 23(4): 490-496. doi: 10.13930/j.cnki.cjea.141086
摘要(1471) PDF(1179)
摘要:
参考作物腾发量(ET0)是计算植被蒸散发的关键因子, 准确估算ET0对水资源管理、灌溉制度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湘鄂地区46个气象站点1955-2005年的逐月气象数据, 包括月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以及相对湿度, 用FAO-56 Penman-Monteith法计算各站的逐月ET0值。然后结合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算法挖掘公式的能力, 以各站点的地理位置信息(纬度、经度、海拔)及月序数为输入, 以多年逐月平均ET0值为输出, 建立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月ET0模型, 并与传统ET0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足够的精度, 校正、检验阶段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34、0.951和10.050 mm、8.628 mm; 与Hargreaves和Priestley-Taylor法相比,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的GEP模型的结果均方根误差最小, 变化范围为8.628~9.967 mm。本研究所建立的月ET0模型具有明确的表达式, 简单易用, 在湘鄂地区仅利用地理位置信息计算逐月ET0是可行的, 可以利用该模型进行月尺度的灌溉制度设计和植被蒸散发的估算。
华北平原冬小麦面积遥感提取及时空变化研究
潘学鹏, 李改欣, 刘峰贵, 吴喜芳, 近藤昭彦, 沈彦俊
2015, 23(4): 497-505. doi: 10.13930/j.cnki.cjea.141505
摘要(1877) PDF(2908)
摘要:
多年作物种植面积的时空变化可以反映种植结构的调整结果, 并可用于进行驱动力分析。为解决连续遥感监测作物种植面积变化过程中, 不同的训练样本或分类规则不能较好地反映作物种植面积时空格局变化的问题, 本文首先根据研究区(华北平原)农业气象观测站提供的主要农作物物候观测资料获得主要农作物典型物候期特征, 结合HANTS滤波后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提取不同地物类型的NDVI时序曲线, 引入复种指数, 探讨了CART算法在提取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面积的可行性, 最后提取了2000-2013年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面积, 并参考市级的农业统计数据进行精度评价。经检验, 近13年的遥感监测种植面积与农业统计面积相关系数达到0.94(置信水平为95%), 且各市13年面积一致性小于40%的概率仅为15%。利用遥感监测多年冬小麦空间分布信息获得其空间种植概率, 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区, 该方法可为大范围、连续年份冬小麦种植面积时空格局的遥感监测提供参考。
四川稻作区优质稻生产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分布
孙园园, 徐富贤, 孙永健, 徐金霞, 马均, 熊洪, 彭国照
2015, 23(4): 506-513. doi: 10.13930/j.cnki.cjea.141208
摘要(1700) PDF(1245)
摘要:
开展特定区域适宜优质稻区域化种植的气候生态条件评价及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可为我国不同稻作区稻米品质生态改良及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多地不同生态区田间试验、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齐穗期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间的回归模型, 以四川省稻作区为分析样区,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差值等方法, 对四川省稻作区优质稻生产的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四川省各稻作区优质稻生产均存在显著的区域特色, 通过对影响不同生态区优质稻生产诸环境及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明确了齐穗期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间的回归模型; 并在研究区域范围内筛选了对优质稻生长发育及米质形成影响较大、且分布差异显著的气象因子: 齐穗后灌浆结实期间30 d范围内的日均气温、日照百分率、天文辐射、水汽压等作为优质稻气候生态区划的评价指标, 并构建了四川省稻作区优质水稻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 进行了四川省稻作区优质稻生产的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性分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 四川省稻作区适宜种植优质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盆周边缘稻区的西北部、盆西平原稻区的西部及北部、川西南山地稻区除西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盆周边缘稻区的西南部、东北部也有零星分布; 较适宜种植优质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盆周边缘稻区的北部、西南部, 盆西平原稻区的东部、南部, 盆中浅丘稻区的西北部、东北部, 及川西南山地稻区的西部; 除上述区域外皆不适宜种植优质稻。本研究可为科学规划四川省优化优质稻生产布局和结构, 促进四川省优质稻高产、优质、高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
杜鑫昱, 夏建国, 章大容
2015, 23(4): 514-524. doi: 10.13930/j.cnki.cjea.141036
摘要(1683) PDF(1447)
摘要: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是提升土地整理成效的关键环节, 构建一种适用于四川省不同整治方向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体系,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对于土地整理项目验收、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四川省五大土地整治工程类型区中的4个重点项目区中, 选取典型土地整理项目, 运用IPOE评价框架, 从投入、过程、产出、结果4个维度入手, 建立评价体系, 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运用物元分析法建立物元评价模型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 1)分属4个不同类型区的苍溪县、洪雅县、古蔺县和盐源县的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水平分别为: 优秀、优秀、优秀、较差, 对应等级的综合关联度为: 0.214 0、0.316 4、0.401 8、 1.914 9。2)运用逻辑模型评价框架,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符合综合绩效理念, 有利于全面科学地进行土地整理绩效评价; 物元分析法适用于不同整治方向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 简单全面而且能够体现不同整治重点的分异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评价较符合项目实际, 具有一定适宜性。3)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开展取得一定成效, 但仍需从宏、微观两方面入手, 继续提高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