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23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研究报告
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和种间竞争的影响
雍太文, 刘小明, 宋春, 周丽, 李星辰, 杨峰, 王小春, 杨文钰
2015, 23(6): 659-667. doi: 10.13930/j.cnki.cjea.141444
摘要(1641) PDF(1378)
摘要:
为探寻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作物间的资源竞争关系, 揭示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增产机理, 本研究以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简称玉豆套作)为对象, 通过2 a大田定位试验, 研究了玉豆套作带状连作(A1)、玉豆套作带状轮作(A2)、玉豆套作等行距种植(A3)、玉米单作(A4)、大豆单作(A5)5种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的产量、养分吸收及种间竞争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单作和等行距种植相比, 带状种植的玉米产量降低、大豆产量显著增加, A2的大豆产量分别比A5和A3高25.5%和89.2%。与带状连作相比, 带状轮作促进玉米增产和对N、P、K的吸收, 玉米籽粒产量及植株N、P、K的吸收总量分别提高7.5%、18.5%、9.1%、14.1%。与大豆单作相比, 带状套作显著增加了大豆的经济系数和养分收获指数, A2的经济系数和植株N、P、K收获指数分别增加40.9%、11.9%、20.6%、39.9%。带状种植方式下, 玉米对N、P、K的竞争力弱于大豆(Ams<0,CRms<1), 但带状轮作提高了玉米的种间竞争力和营养竞争比率。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 相对带状连作和等行距种植, 带状轮作种植有利于玉米与大豆间的和谐共生, 促进了玉米、大豆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了系统的产量和土地当量比率(LER)。
施氮量与行距对冬小麦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
郭明明, 赵广才, 郭文善, 常旭虹, 王德梅, 杨玉双, 王美, 范仲卿, 亓振, 王雨, 刘孝成
2015, 23(6): 668-675. doi: 10.13930/j.cnki.cjea.150014
摘要(1439) PDF(1451)
摘要:
在当今小麦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 籽粒品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不同的栽培措施会对小麦籽粒品质产生一定影响。为探明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强、中筋小麦品质的调控效应及小麦类型间差异, 于2013—201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圃场试验田, 以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 以施氮量(150 kg·hm-2、210 kg·hm-2、270 kg·hm-2)为主区, 行距(12 cm、20 cm)为裂区, 供试品种为小裂区, 研究田间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和行距配置对不同类型冬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济麦20’和‘中麦8号’花后蛋白质积累量、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随施氮量和行距增加而显著提高, 且在低氮条件下施氮效果较为显著。在270 kg·hm-2施氮量水平下, 增大行距对2个小麦品种灌浆后期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20 cm行距条件下, 210 kg·hm-2施氮量有利于强筋小麦‘济麦20’硬度、出粉率、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及粉质参数等品质指标的改善, 而270 kg·hm-2施氮量能够有效提高中筋小麦‘中麦8号’磨粉品质和粉质参数; 2个筋型小麦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 而2个小麦品种容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当施氮量在150 kg·hm-2以上时, 增大行距, ‘济麦20’和‘中麦8号’加工品质均能够显著提升, 即在20 cm行距水平下2个筋型小麦加工品质较好。适当的施氮量和合理的行距配置能够提高小麦籽粒品质, 本试验条件下, ‘济麦20’和‘中麦8号’籽粒品质在行距20 cm、施氮量分别为210 kg·hm-2和270 kg·hm-2时达到最优。说明适当增加施氮量和增大行距均有利于强、中筋冬小麦品质的改善。
典型喀斯特高基岩出露坡地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及其储量估算方法
吴敏, 刘淑娟, 叶莹莹, 张伟, 王克林, 陈洪松
2015, 23(6): 676-685. doi: 10.13930/j.cnki.cjea.141369
摘要(1386) PDF(1291)
摘要:
本研究基于详尽、系统的土壤采样调查, 研究了喀斯特高基岩出露坡地典型样地(100 m×100 m)内表层土壤(0~15 cm)有机碳(SOC)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并以土壤斑块加和法为基准, 探讨了传统空间插值方法和基于岩石出露率、土深校正的空间插值方法在喀斯特高基岩出露地区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估算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研究区SOC和容重均值分别为75.5 g·kg-1和0.8 g·cm-3, 变异系数分别为30.6%与47.3%, 皆呈现中等变异; SOC半变异函数的最优拟和模型为指数模型, 块金值和基台值分别为260.8与521.7, 变程为52.5 m, 其半变异函数分别在滞后距0~15.2 m与34.7~54.2 m范围内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 说明在该尺度范围内微地貌与地形显著影响SOC的空间分布; 利用土壤斑块加和法估算的样地表层SOC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983.8 kg和0.1 kg·m-2, 利用传统空间插值方法估算的表层SOC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86 264.0 kg和8.6 kg·m-2, 利用基于岩石出露率、土深校正的空间插值方法估算的表层SOC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2 712.8 kg和0.3 kg·m-2。其中传统空间插值方法大大高估了喀斯特地区表层SOC储量和碳密度值, 用该方法估算的SOC储量为该区SOC实际储量的87.7倍, 其误估率为8 668.4%。说明传统地统计学方法不适合估算喀斯特高基岩出露坡地表层SOC储量及碳密度。而基于岩石出露率、土深校正的空间插值方法大大降低了估算喀斯特高基岩出露坡地表层SOC储量和碳密度的误差, 为该区SOC实际储量及碳密度的2.7倍。说明校正后的地统计方法在估算该区高基岩出露坡地表层SOC储量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以上研究表明, 地统计方法是表示该区SOC空间分布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传统地统计方法难以精确拟合高基岩出露坡地土壤斑块的空间分布、微地貌特征、岩石出露率以及土层深度等信息, 在估算同类坡地SOC储量和碳密度时必须修正估算公式以接近实际值。
不同生长期烤烟各器官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杨梅, 王昌全, 袁大刚, 李启权, 曾建, 罗茜, 兰兴梅, 唐杰
2015, 23(6): 686-693. doi: 10.13930/j.cnki.cjea.141289
摘要(1655) PDF(1243)
摘要:
研究植物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 有助于理解C、N、P元素分配规律, 理解内稳性特征和生长速率的关系。本研究在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大田栽培条件下, 研究了3种烤烟(‘云烟87’、‘川烟1号’和‘KRK26’)各器官(叶、茎、根)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 1)生物量在烤烟伸根期到成熟期逐渐增大(P<0.05), 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 烤烟在生长期比生长速率均呈现波浪式变化, 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 最大值出现在旺长期, 生长速率理论认为高的生长率对应较低的C︰N、C︰P、N︰P, 而旺长期烤烟C︰N、C︰P、N︰P显著升高, 不符合生长速率理论。2)不同生长期烤烟C含量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旺长期达到最大值, 而N、P含量随生长期呈逐渐降低趋势; 叶和根的C︰N和C︰P呈逐渐增大趋势, 茎的C︰N与叶、根的C︰N变化趋势相同, 而C︰P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不同生育期烤烟C含量和 N︰P变异较小, 均小于20%, 整体表现出较强的内稳性, 而N、P含量及C︰N、C︰P的变异系数均较大。3)烤烟叶N与叶P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反映了植物叶中N、P变化的相对一致性, 而与茎中N的相关性是由植株冠层结构所致。
北方不同生态区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变化分析
刘海卿, 孙万仓, 刘自刚, 王治江, 袁金海, 方园, 郭仁迪, 米超, 陈奇
2015, 23(6): 694-704. doi: 10.13930/j.cnki.cjea.141426
摘要(1500) PDF(1075)
摘要:
为了进一步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不同生态地区的生长发育特性, 明确冬油菜北移的适应区域, 扩大冬油菜的种植区划, 本研究通过分析18个冬油菜品种在17个不同生态区5 a的农艺性状变化, 用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分析其稳定性, 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 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地区种植, 能够安全越冬的地区农艺性状均很优良, 且优于胡麻和春油菜等同类型的其他油料作物; 品种间、年份间变化不明显, 稳定性高。影响冬油菜农艺性状的主要因子是温度, 其次是海拔、纬度、越冬率等。北方地区冬季寒冷, 极端低温低、低温来临时间早、持续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冬油菜农艺性状在不同的生态地区间差异十分明显。与冬油菜原种植北界甘肃省天水市(北纬34°6′)相比, 在北纬36°以北的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白菜型冬油菜的株高、分枝部位明显降低, 分枝数减少; 且因花期冻害存在分段结实的现象, 突出的表现为主花序长, 而主花序角果数少且分布不均匀。但这些地区籽粒灌浆期相对低温, 灌浆期较长, 且昼夜温差较大, 降低了呼吸消耗, 因此角粒数和千粒重明显增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北纬43°77′)、塔城市(北纬46°74′)、拜城县(北纬41°82′)等极端寒冷的地区, 由于冬春季积雪覆盖, 减弱了冬季冻害和春季干旱, 反而农艺性状优良, 是发展冬油菜的潜在产区。因此, 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地区种植是可行的, 能够安全越冬的地区冬油菜均能正常生长, 农艺性状优良, 且由于角粒数和千粒重存在潜在优势而使冬油菜具有发展潜力。
基于GGE-Biplot的甘肃省不同生态区燕麦生产性能及适应性分析
慕平, 赵桂琴, 柴继宽
2015, 23(6): 705-712. doi: 10.13930/j.cnki.cjea.141278
摘要(1384) PDF(1654)
摘要:
为研究不同燕麦品种在甘肃省不同生态地区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筛选适宜不同产区推广种植的品种, 本文从2011—2013年采用7个燕麦品种在甘肃省天祝县、通渭县、夏河县、岷县、安定区、榆中县、合作市等7个不同生态区进行了为期3年的田间试验, 分析参试材料干草和种子产量、生育期、株高、有效分蘖、穗长、穗粒数、穗粒重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利用GGE-Biplot双标图法对供试品种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种植区生态环境对燕麦的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 7个试验点中通渭县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 为5 671.3 kg·hm-2, 安定区种子产量和干草均最低, 分别为1 709.7 kg·hm-2和3 301.2 kg·hm-2。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差异很大。‘陇燕2号’和‘陇燕3号’在天祝县、岷县、通渭县和榆中县种植可收获较高的青干草产量; ‘陇燕1号’、‘陇燕3号’、‘青引2号’在合作市、通渭县、岷县种植可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 ‘白燕7号’适宜在通渭县生产种子。7个试验点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通渭县和岷县, 通渭县适合干草生产, 岷县适合种子生产。GGE-Biplot双标图法可以简便而直观地分析不同燕麦品种在不同利用目的下、不同生态区域的生产性能及其稳定性和试验点的代表性, 提高试验效率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TOPSIS-RSR法的三七连作障碍消减效应综合评价
张子龙, 孙萌, 李凯明, 侯俊玲, 王文全
2015, 23(6): 713-724. doi: 10.13930/j.cnki.cjea.141340
摘要(1353) PDF(1393)
摘要:
为筛选能有效消减三七连作障碍的技术措施, 本研究选择出苗率(反映出苗状况)、存苗率(反映存苗状况)、地上和地下鲜重、干重及总干重(反映生长状况)等8项指标, 引入TOPSIS法和RSR法, 综合评价了添加土壤改良剂、有机肥、有益微生物等措施及其组合, 共67个处理对三七连作障碍的消减效应。评价结果表明: 土壤消毒剂+有益微生物+有机肥(WY)及土壤消毒剂+土壤改良剂+有益微生物(WX)等措施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连作三七的出苗率和存苗率, 促进三七植株生长, 提高干物质积累, 较好地消减障碍效应; 尤以WY7(4 500 kg·hm-2石灰+22 500 kg·hm-2猪粪)、WY8(4 500 kg·hm-2石灰+450 kg·hm-2金宝贝微生物菌肥)、WX7 (4 500 kg·hm-2石灰+4 500 kg·hm-2膨润土)、WX9(4 500 kg·hm-2石灰+675 kg·hm-2肥士特生物菌肥+4 500 kg·hm-2活性炭粉)处理的效果更为理想; TOPSIS法和RSR法均适用于三七连作障碍消减效应评价, 且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可以看出, TOPSIS法结合RSR法准确地筛选出了WY7、WX9等能够有效消减三七连作障碍的处理; 其他处理排序结果也与盆栽试验结果相吻合, 表明TOPSIS法结合RSR法可增加对各处理评价的准确性, 适用于三七连作障碍有效消减技术措施的筛选。
长期秸秆还田对德阳地区稻田土壤镉赋存形态的影响
杨兰, 李冰, 王昌全, 肖瑞, 杨川, 李洲
2015, 23(6): 725-732. doi: 10.13930/j.cnki.cjea.141475
摘要(1278) PDF(1124)
摘要:
明确长期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Cd污染阻控或促进效应, 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农田Cd污染治理措施, 对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Cd污染稻田为研究对象, 通过田间实地调查与采样分析, 探讨了秸秆还田不同年限(0 a、1 a、4 a、8 a)对农田土壤Cd赋存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区稻田土壤Cd形态含量分布为: 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 秸秆还田(4 a以上)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进而促进了稻田耕作层(0~20 cm)土壤有机结合态Cd含量水平显著上升(以秸秆还田4 a, 其含量增加了45%为最高), 对土壤可交换态Cd含量略有增加效应; 土壤pH则随秸秆还田年限的延长呈先升高后缓慢下降趋势, 主要影响土壤碳酸盐结合态Cd含量水平的变化。从土壤Cd形态的生物利用性角度评价, 随秸秆还田年限延长(1~4 a), 能减轻稻田耕作层(0~20 cm)土壤有效态Cd的分配, 促进其向潜在态Cd转移; 而对犁底层(20~40 cm)土壤Cd形态的生物有效利用性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总体来看, 秸秆还田(1~4 a)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显著增加了耕作层(0~20 cm)土壤有机结合态Cd含量水平, 促进了耕作层(0~20 cm)稻田土壤Cd由有效态向潜在态转化, 降低稻田土壤Cd污染状况; 持续长期的秸秆还田(连续秸秆还田8 a以上), 则可能因土壤pH下降而促进土壤Cd由潜在态向有效态转化, 增加稻田土壤Cd的生物吸收累积效率。
农业景观农地和非农绿地斑块属性特征及其结构优化研究——以河南省封丘县为例
冯舒, 汤茜, 丁圣彦
2015, 23(6): 733-740. doi: 10.13930/j.cnki.cjea.141309
摘要(1125) PDF(2138)
摘要:
现代农业的发展导致大量非农绿地斑块从农业景观中消失, 结构简单、类型单一的农业景观使得农业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遭到了严重制约。本研究选择了黄河中下游平原的河南省封丘县为研究区域, 结合遥感影像调查和景观格局分析, 对研究区绿地斑块进行提取和分类, 并着重分析了该区域农田基质大背景下的非农绿地斑块的结构属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区总体绿地率较低, 绿地斑块总面积较小; 人工林为优势绿地斑块类型, 但多围绕居住区分布, 呈现环状的分布特征; 斑块类型较为简单且空间分布比较分散, 斑块多样性指数较低, 破碎化程度较高。建议加大对研究区绿地斑块的改造, 通过增加斑块类型、设计农田边界、加强不同类型斑块间的连接度等措施, 提高农业景观中绿地斑块的数量与质量。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区景观结构的合理布局, 并为今后多功能景观的构建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不同韭菜品种对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苟玉萍, 刘倩, 张艳霞, 刘长仲
2015, 23(6): 741-747. doi: 10.13930/j.cnki.cjea.150022
摘要(1798) PDF(1604)
摘要:
异迟眼蕈蚊是造成经济作物韭菜严重减产的重要害虫。研究异迟眼蕈蚊在不同韭菜品种间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规律, 为异迟眼蕈蚊的预测预报以及筛选韭菜抗性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25±1) ℃、弱光照射(125 lux)、相对湿度80%的人工气候箱内, 分别选用20个韭菜品种, 组建了异迟眼蕈蚊取食不同韭菜品种的生命表, 统计了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平均世代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和周限增长率等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结果表明, 异迟眼蕈蚊在不同韭菜品种上均能完成生长发育, 完成全世代所需时间最长的3个品种依次为‘万源紫根宽叶王’>‘791宽叶雪韭’>‘万源汉中冬韭一号’, 最短的依次为‘平韭二号’<‘久星2号’<‘汉中紫根韭菜’。不同韭菜品种上异迟眼蕈蚊雌虫寿命高于雄虫寿命, 并且平均单雌产卵量的高低与雌虫寿命的长短呈正相关, 较为典型的品种为‘万源汉中冬韭一号’和‘平韭二号’, 雌虫寿命分别为2.18 d和2.44 d, 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56.00粒和101.25粒。异迟眼蕈蚊的存活率在同一韭菜品种上随着发育期的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 在‘冀研小韭园’上各虫态的存活率均表现为最大值, 在‘万源汉中冬韭一号’均表现为最小值, 在‘平韭二号’也表现出较大的存活率。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存活率在‘万源汉中冬韭一号’上依次为62%、32%、25%和25%, 而‘冀研小韭园’上依次为100%、90%、85%和85%, 在‘平韭二号’上依次为100%、85%、82%和80%。通过对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的统计, ‘平韭二号’最高, 分别为0.22和1.25; ‘万源汉中冬韭一号’最低, 分别为0.07和1.07;而种群加倍时间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平韭二号’最低, 为3.15d; ‘万源汉中冬韭一号’最高, 为10.20 d。其他韭菜品种的3个指标介于两者之间。因此, 综合上述结果, 异迟眼蕈蚊的适应性和嗜食性在‘平韭二号’最强, 导致为害严重; 而在‘万源汉中冬韭一号’最弱, 造成为害较轻。
云南省野生食用菌气候生境特征与评价
鲁永新, 田侯明, 杨海抒, 王天明, 吴天会
2015, 23(6): 748-757. doi: 10.13930/j.cnki.cjea.150005
摘要(1694) PDF(1060)
摘要:
云南省地处低纬, 属高原山区。受地理和季风气候的共同影响, 境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立体、干湿分明、雨热同季, 为野生食用菌生长提供了优质的气候生境。为揭示云南省野生食用菌气候生境特征及其与全国部分野生食用菌产地间的气候生境差异, 选取了云南省125个县及全国部分野生食用菌产地(5—10月)的气温、地温、降水、日照、湿度和海拔高度, 进行多因子影响的主成分分析、干燥度计算和单个气象因子分析, 最后在arcgis平台上做IDW插值。结果得出: 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菌丝体向子实体过渡初期光、热量充足, 干湿转换明显, 子实体收获期长, 收获盛期热量和降水适中, 且变幅小, 昼夜温差大。晴雨交错的野生食用菌气候生境特征惟云南独有, 并可大致划分为滇中以北高海拔冷凉气候生境区、滇中及周边中海拔温暖气候大宗菌类生境区和滇南温热气候生境区; 其中滇中楚雄州为中心向东西延伸的同纬度、同海拔地带的5月、6月、7—9月的平均气温为20 ℃、21 ℃、20 ℃, 降水量为80 mm、150 mm、480 mm, 相对湿度为67%、77%、83%, 日照时数为220 h、160 h、380 h, 与野生食用菌最适宜气温、降水和空气湿度条件一致, 是云南省野生食用菌大宗品种丰富区和产量最高区。
中国东北春玉米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杨晓晨, 明博, 陶洪斌, 王璞
2015, 23(6): 758-767. doi: 10.13930/j.cnki.cjea.141350
摘要(1608) PDF(1164)
摘要:
为了研究东北地区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干旱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基于研究区域1961— 2012年69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和春玉米生育时期及产量资料, 采用Penman-Monteit法计算潜在蒸散量, 在此基础上利用农业干旱指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PM)划分干旱等级, 最后利用干旱等级权重及发生概率评分等级计算每个站点的干旱危险指数(DHI); 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计算5个生育阶段的SPEI变化趋势, 利用回归分析进行SPEI与玉米气候产量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吉林省西部和辽宁省西部在玉米生长季内始终为干旱高风险区, 吉林省东部和辽宁省东部则为干旱低风险区, 黑龙江省东部干旱风险随生育进程增大; 近52 a玉米苗期干旱强度和范围有减小趋势, 而生育后期在增加; 1991—2012年辽宁省西部玉米气候产量与SPEIPM3-7(5—7月份的SPEIPM)以及吉林省西部、吉林省东部和松嫩平原气候产量与SPEIPM3-8(6—8月份的SPEIPM)的关系达极显著(P<0.01), 吉林省中部气候产量与SPEIPM3-8(6—8月份的SPEIPM)关系达显著水平(P<0.05)。春旱严重地区如松嫩平原、吉林省西部、辽宁省西部和南部的干旱强度和范围正在减小, 而东北干旱程度在玉米生育后期整体呈增强趋势, 其中东部最明显。在降水充沛的吉林省东部, 气候产量与干旱指数的回归方程对称轴在0附近, 表明正常降水情况下即能保证高产和稳产。降水较少的地区如辽宁省西部和吉林省西部等地, 回归方程对称轴在1附近, 提高玉米产量需增加灌溉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石家庄地区冬小麦适播期时空变化分析
吴云龙, 李丽平, 刘胜尧, 范凤翠, 贾建明
2015, 23(6): 768-774. doi: 10.13930/j.cnki.cjea.141438
摘要(1361) PDF(1061)
摘要:
摘 要 气候变暖改变了作物的生长环境, 冬季积温的增加使冬小麦的最佳播种期发生了改变, 因此, 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最佳播期的变化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这个目的, 本文利用石家庄地区9个气象站1963—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 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等分析方法, 对该地区冬小麦适播期(冬前积温为495~570 ℃·d)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近50 a来, 石家庄地区山区冬小麦的适播期后延了3~4 d, 山前平原区后延了5~7 d; 在近50 a的时间序列里, 山前平原区冬小麦的适播期发生了突变过程, 突变发生年出现在1995年左右, 在2006年左右适播期后延趋势显著增强; 该地区冬小麦适播期自北向南相差3~4 d。山区部分的冬小麦适播期随气候变暖的变化不明显, 近50 a的变化趋势为0.1~0.4 d·10a-1; 山前平原变化趋势较大, 增加趋势为0.4~1.3 d·10a-1。该研究对当地冬小麦可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治理的响应——以贵州花江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例
高渐飞, 熊康宁
2015, 23(6): 775-784. doi: 10.13930/j.cnki.cjea.141035
摘要(1403) PDF(1111)
摘要:
为揭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生态治理的响应, 以贵州花江峡谷为例, 将提供产品、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土壤肥力、固碳释氧5项功能作为服务价值评估指标, 选择生态治理两个时段(前期2000—2005年、后期2005—2010年), 基于实测与调查数据, 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研究区10 a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过程中, 发生转变的面积14.29 hm2, 占总面积的27.7%。其中林分、灌丛、其他生态系统面积有所增加, 而耕地、裸岩荒地面积大幅度减少。2000—200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发生转变的面积11.83 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22.9%, 主要变化区域集中在河岸两侧实施退耕还林区域。2005—201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发生转变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4.8%, 与上一阶段相比转变强度明显降低, 变化区域较为分散。研究区生态治理后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增加, 2000—2010年共增加9.61×107元, 其中前期增额占18.2%, 后期占81.8%。前期年均增长3.49×106元, 后期年均增长1.57×107元, 后期生态服务价值增长更为显著。其中固定CO2、释放O2价值, 产品供给价值和土壤肥力都是服务价值主要组成部分。功能价值的增加一方面源于服务价值低的生态系统向服务价值高的演变(10 年间研究区耕地和裸岩荒地向经济生态系统转出868.60 hm2), 另一方面归功于生态系统内部服务价值的增加, 其贡献率大于80%, 是驱动服务价值变化的主导因素。生态治理后生态系统类型间发生明显的空间转变, 转变强度、场所与所实施生态治理工程的数量、区域密切相关。治理后生态系统类型间发生转变时间响应较快(前期转变面积占总转变面积的83.0%), 但主要服务功能恢复期后才大幅度增加(后期增加功能价值占总增额的81.8%), 相比较服务价值变化响应有一定滞后性。
天气因素对蔬菜价格恢复力的影响——以石家庄市本地黄瓜为例
郭娜, 闫英杰
2015, 23(6): 785-792. doi: 10.13930/j.cnki.cjea.150456
摘要(1421) PDF(1389)
摘要:
蔬菜价格的波动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减小各种因素影响,稳定蔬菜价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研究天气因素对蔬菜价格恢复力的影响, 本文以石家庄市本地黄瓜为例, 采用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石家庄市月度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的时间序列数据, 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证实了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等天气因素的变动会引起黄瓜价格的波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蔬菜价格恢复力模型, 测度了天气因素对黄瓜价格的干扰压力及黄瓜价格对各天气因素的敏感程度, 并计算了各天气因素影响下的黄瓜价格恢复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 在5%显著性水平下, 降水量和气温是黄瓜价格波动的Granger原因; 在10%显著性水平下, 日照时数是黄瓜价格波动的Granger原因, 即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等天气因素的变动会引起黄瓜价格的波动。价格敏感系数计算结果表明, 黄瓜价格对降水量和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相对较小, 而对日照时数的敏感程度较高; 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量都会影响黄瓜价格恢复力, 其中日照时数的影响最明显, 当日照时数发生变化时, 黄瓜价格恢复力较小; 当降水量或气温发生变化时, 黄瓜价格恢复力相对较大。考虑到各种天气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蔬菜供给而导致其价格波动, 研究提出, 针对天气因素提升蔬菜价格恢复力应主要从供给角度采取相应措施, 以降低这些不利天气因素的影响, 具体包括加强雾霾治理力度, 缓解日照时数降低对蔬菜供给的影响;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蔬菜生产对天气变化的抵御能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蔬菜生产对天气变化的应对能力; 强化技术创新, 缓解天气变化对蔬菜供应的负面影响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