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29卷  第12期

农业生态系统氨排放
中国农畜牧业高分辨率氨排放清单
王琛, 张秀明, 段佳堃, 赵占轻, 遆超普, 王贵师, 周丰, 张霖, 刘宏斌, 董红敏, 朱志平, 谷保静
2021, 29(12): 1973-1980. doi: 10.12357/cjea.20210298
摘要(494) HTML (317) PDF(140)
摘要:
氨(NH3)挥发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带来负面影响, 其中农畜牧业占NH3挥发总量的90%左右, 农牧业NH3挥发也意味着氮肥流失, 给农民带来经济负担。本文梳理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农畜牧业氨排放污染高效控制技术”项目中课题4“农牧业氨排放清单编制及减排评估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重点介绍农畜牧业动态高精度氨排放清单编制的主要研究进展。本课题构建了农田NH3挥发基础参数集和农事活动数据集, 以及畜禽养殖全链条NH3挥发的特征参数集和养殖活动数据集, 完成了2017年全国2853个县(市) 1 km空间分辨率农田氮肥和畜禽养殖氨排放清单。中国2017年农田氮肥NH3排放量为3.6 Tg, 南方排放强度高于北方; 畜牧业NH3排放量为5.0 Tg, 其中室内圈舍和粪肥农田施用阶段NH3排放较高。华北和华南地区为主要的排放热点区, 排放季节集中在春季和初夏。通过基于高分辨率农事活动数据的排放清单, 进而应用GEOS-Chem大气化学模型评估各种减排情景带来的空气质量改变, 指导精准减排和示范, 同时对全国不同区域农业NH3排放特征识别和本地化、精细化农牧业管理提供参考。
长江中下游典型种植业氨排放特征与减排关键技术
夏永秋, 王慎强, 孙朋飞, 陈小琴, 沈健林, 王华, 肖智华, 李晓明, 杨广, 颜晓元
2021, 29(12): 1981-1989. doi: 10.12357/cjea.20210247
摘要(354) HTML (145) PDF(77)
摘要:
长江中下游稻、菜、果种植业发达, 是氨挥发的主要场所, 迫切需要掌握其氨排放特征与减排关键技术。本文系统梳理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长江中下游种植业高效控氨减排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的主要进展, 并展望了“十四五”期间的研究重点。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包括: 1)明确了典型稻菜果氨排放系数与特征, 稻田氨排放系数和变异最大, 平均为14.2%, 露天蔬菜次之(平均为11.2%), 果树最低(平均为4.76%)。2)以“减、抑、控、固”全链条氨减排思路, 提出稻田优化减氮技术、稻田深施控氨技术、稻田周丛生物成膜抑氨技术、果树大颗粒肥料深施与蔬菜新型缓释肥等减排技术, 实现了高效控氨减排的目标。“十四五”期间, 建议加强氨挥发损失的长期原位监测与模拟, 氨减排环境和经济效益核算, 以及操作简易、成本低廉的氨挥发减排技术研发。
稻麦轮作体系两种氨挥发监测方法比较研究
王远, 闵炬, 史培华, 马明坤, 郝雅琼, 施卫明
2021, 29(12): 1990-2001. doi: 10.13930/j.cnki.cjea.210210
摘要(245) HTML (87) PDF(61)
摘要:
氨挥发是农田活性氮损失的重要途径, 准确、有效地测定农田氨排放量是环境评估和政策制定的基础。由于氨挥发监测方法多样, 且方法间缺少系统的对比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关研究数据的进一步利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氨挥发监测方法是通气式海绵吸收法和密闭室间歇抽气法, 目前, 两种监测方法仍缺少大田条件下的实测对比。本研究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下, 于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作物生长期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对土壤氨挥发排放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 在3个施氮水平下, 通气式海绵吸收法测得的氨挥发累积量低于密闭室间歇抽气法25%~35%, 稻麦两季结果一致, 两方法测试值的变化趋势也一致。通气式海绵吸收法在稻季测得累积氨挥发量为17.36~43.90 kg∙hm−2, 麦季为5.90~20.43 kg∙hm−2, 排放系数为2.56%~10.39%; 密闭室间歇抽气法在稻季测得累积氨挥发量为23.28~61.05 kg∙hm−2, 麦季为14.63~27.73 kg∙hm−2, 排放系数为7.09%~15.01%。相同研究区域的文献调研表明, 当施氮量为101~300 k∙hm−2时, 通气式海绵吸收法比密闭室间歇抽气法低5%~25%, 与实测数据趋势相同。基于本研究和文献调研结果, 推荐通过这两种监测方法获取的氨挥发量在施氮量低于100 kg∙hm−2时可不转换, 施氮量高于100 kg∙hm−2时可按照密闭室间歇抽气法的75%转换为通气式海绵吸收法。
氮肥深施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王书伟, 林静慧, 吴正贵, 陈吉, 潘云俊, 盛雪雯
2021, 29(12): 2002-2012. doi: 10.13930/j.cnki.cjea.210119
摘要(318) HTML (138) PDF(81)
摘要:
NH3挥发是稻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 基于基肥期尿素氮肥深施、追肥期用缓释肥替代尿素和配施脲酶抑制剂对太湖地区水稻生长季NH3挥发影响少有报道。为此, 本研究共设置了7个原位试验处理: 1)空白处理, 不施氮肥(CK); 2)当地常规氮肥表施处理, 施氮量300 kg∙hm−2 (SN300); 3)减氮10%, 氮肥表施处理, 施氮量为270 kg∙hm−2 (SN270); 4)减氮10%+基肥氮深施+追肥表施尿素处理(DN270); 5)减氮10%+基肥氮深施+追肥表施尿素+脲酶抑制剂(DN270+UI); 6)减氮10%+基肥氮深施+追肥表施缓释肥(DN270+SR); 7)减氮10%+基肥深施+追肥表施缓释肥+脲酶抑制剂(DN270+SR+UI)。与常规尿素表施SN300处理NH3累积排放量相比, 采用基肥深施可降低78.2%~85.2%的基肥期NH3排放量, 基肥减氮深施且追肥期配施脲酶抑制剂(DN270+UI处理)可降低30.4%的分蘖肥期NH3排放量和25.3%的穗肥期NH3排放量, 基肥减氮深施且水稻追肥期用缓释肥替代尿素(DN270+SR处理)可降低36.4%的分蘖肥期NH3排放量和28.1%的穗肥期NH3排放量。整个水稻生长季NH3累积排放量大小为SN300>SN270>DN270>DN270+UI>DN270+SR>DN270+SR+UI, 其中DN270+SR+UI处理下NH3排放量最小, 与SN300处理相比, 可显著降低50.9%的NH3累积排放量(P<0.05)。除CK外, 各处理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 单位水稻产量NH3排放强度以DN270+SR+UI处理下最小, 与SN300处理相比, 可显著降低52.5%单位水稻产量氨排放强度(P<0.05)。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环境效益, 在南方典型稻田中采用基肥期尿素深施可有效地降低氨挥发量,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稻田氨减排模式, 在追肥期用缓释肥替代尿素同时配施脲酶抑制剂可进一步提高NH3减排效果。
不同水氮管理对梨园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邢寒冰, 董文旭, 庞桂斌, 胡春胜
2021, 29(12): 2013-2023. doi: 10.13930/j.cnki.cjea.210133
摘要(272) HTML (88) PDF(59)
摘要:
根际注射施肥在果树种植上应用广泛, 但目前注射施肥及配套灌溉管理对果园氨挥发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于2019年3—9月在河北省晋州市果园示范基地进行, 利用动态箱法分析了梨树追肥时期不同水氮管理下土壤氨挥发速率和损失量的变化规律。试验设置5个处理: 不施肥(CK)、氮肥表面撒施+常规灌溉(BW1)、注射施肥+常规灌溉(IW1)、氮肥表面撒施+节水灌溉(BW2)、注射施肥+节水灌溉(IW2)。结果表明, 各处理各时期氨挥发基本在施肥后1 d达到峰值, 在5~10 d后结束。BW1、IW1、BW2、IW2氨挥发损失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 分别为24.05 kg·hm−2、8.43 kg·hm−2、31.94 kg·hm−2和14.06 kg·hm−2 ; 与传统管理(BW1)相比注射施肥处理(IW1和IW2)减排率分别达64.95%与41.54%。撒施处理氨挥发受灌溉量影响较大, 根际注射施肥可以显著降低氨挥发的排放, 且受灌溉量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 氨挥发与土壤铵态氮含量和pH呈正相关, 与硝态氮含量呈负相关, 且与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土壤水分与铵态氮呈正相关且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 根际注射施肥与节水灌溉结合是减少果园氨挥发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
稻秸-有机肥联合还田对黄泥田水稻产能与化肥替代的影响
王飞, 李清华, 何春梅, 刘彩玲, 游燕玲, 黄毅斌
2021, 29(12): 2024-2033. doi: 10.12357/cjea.20210267
摘要(342) HTML (142) PDF(60)
摘要:
作物秸秆和畜禽粪肥是有机肥资源的主要组成。研究等氮施肥下稻秸-有机肥联合还田对南方黄泥田水稻产能、化肥替代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可为南方丘陵稻田改土培肥、增产提质增效提供依据。基于连续4年田间定位试验, 设置6个处理, 有机物料联合还田氮素投入分别占农田总氮投入的0 (RO0)、20% (RO20)、40% (RO40)、60% (RO60)、80% (RO80)与100% (RO100), 其中RO20、RO40、RO60、RO80和RO100处理稻秸干物量(kg∙hm−2)投入分别为750、1500、2250、3000和3750, 氮素不足部分有机肥补足, 分析了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以及肥力因子变化。结果表明, 连续4年, RO20、RO40、RO60与RO80处理的水稻籽粒平均产量较RO0增幅8.4%~13.9%(P<0.05), 但随着有机物料配施比重的提高, 产量增幅呈下降趋势, RO100处理与RO0产量基本持平。在产量组成因子中, 配施有机物料处理的有效穗增加最为明显。RO20和RO40处理的水稻效益分别较RO0增加2204元∙hm−2和527元∙hm−2。除RO100处理外, 其他有机物料联合还田处理的水稻地上部植株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较RO0分别显著增加8.5%~14.9%、8.5%~14.8%和8.6%~16.9% (P<0.05), 均以RO20处理最高; 有机物料联合还田处理的氮素回收率较RO0提高6.5~11.4个百分点, 其中RO20显著高于RO80和RO100处理(P<0.05)。有机物料联合还田不同程度提高了籽粒钙、镁、锌含量, 但降低了铁含量。此外, 有机物料联合还田提高了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微生物量碳、氮及脲酶活性, 降低了土壤容重。综上, 连续4年, 稻秸-有机肥联合还田提高了黄泥田产能与养分利用水平, 有机物料联合还田可替代化肥。综合考虑水稻增产效应、化肥减施、效益与肥力提升效果, 等氮施肥下, 稻秸-有机肥联合还田, 以替代20%化肥效果最佳, 其次为替代40%化肥效果较好。
气候变化对蔬菜品质的影响及其机制
张璐, 张伟, 陈新平
2021, 29(12): 2034-2045. doi: 10.12357/cjea.20210327
摘要(454) HTML (98) PDF(94)
摘要:
蔬菜不仅是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矿质元素等的重要来源, 其提供的一些植物化学物质也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作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等改变了蔬菜的生长条件, 然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蔬菜品质及其机理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解。本文综述了气候变化因子如大气CO2浓度、温度及其相互作用, 以及其与水分和氮素互作(非气候因子)对蔬菜品质的影响及其机制, 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提升蔬菜品质促进人体健康提供依据。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是通过人工模拟试验和作物生长模拟开展, 总体而言CO2浓度升高使蔬菜中蛋白质、硝酸盐、镁、铁和锌含量降低, 抗氧化能力增加(叶类蔬菜)或减少(果类蔬菜), 糖类和维生素含量增加, 植物素(总硫代葡萄糖苷、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等)含量增加。CO2浓度升高影响蔬菜品质的机制可能是: 1)促进了光合作用从而提供了更多的碳源, 增加可溶性糖含量; 2)增强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 且碳水化合物增加可进一步促进NR的转录和翻译后调节, 增加硝酸盐的同化, 从而降低硝酸盐含量; 3)诱导抗坏血酸生物合成和再生途径基因表达, 导致抗坏血酸累积; 4)稀释作用、氮分配改变、气孔导度和呼吸作用降低、Rubsico酶合成减少、养分利用率和根系分泌物增加都可能导致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下降。温度升高总体上降低了蔬菜品质, 这是由于高温胁迫通过影响光反应电子传递中光系统Ⅱ和卡尔文循环暗反应Rubisco酶活性来限制光合作用。CO2浓度升高和温度升高的交互作用导致蔬菜品质整体下降。高CO2浓度下, 减少灌水和适量氮供应均可提高蔬菜品质。未来需要采取跨学科的综合方法结合生理学和基因组来研究蔬菜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并研究气候适应性的品种和栽培措施。
基于热量定量密植协同提升春玉米粒收品种产量及热量利用效率
于胜男, 高聚林, 明博, 王振, 张宝林, 于晓芳, 孙继颖, 梁红伟, 王志刚
2021, 29(12): 2046-2060. doi: 10.12357/cjea.20210231
摘要(365) HTML (139) PDF(45)
摘要:
以缩短熟期换取充分脱水时间的机械粒收品种选择和推广给北方春玉米增产和热量充分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揭示不同热量条件下玉米机械粒收品种如何通过合理密植实现产量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协同的机制, 可为机械粒收品种高产高效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材料, 在内蒙古4个不同热量条件区域[分属于热量充沛地区(以种植中晚熟或晚熟品种为主的生态区)和热量有限地区(以种植中早熟、早熟品种为主的生态区)]进行密度联网试验, 分析密度对不同类型品种阶段发育、产量形成和热量利用效率(HUE)的影响, 并解析其对热量资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 机械粒收品种均在区域≥10 ℃积温利用率达86.0%~89.3%的前提下获得最高产量, 各区域机械粒收品种最高产量及其对应密度均高于主推品种, 特别是在热量有限区域差异明显。机械粒收品种最高产量对应密度随热量资源总量增加呈线性降低, 区域≥10 ℃积温每减少100 ℃, 密度需增加0.17万株·hm−2。热量有限地区机械粒收品种的花前∶花后的生育天数比例、≥10 ℃积温比例、生物量比例均趋近5∶5, 实现最高产量需在常规种植密度6.0万株·hm−2的基础上增密2.8万~3.1万株·hm−2, 增密后产量为11.1~12.7 t·hm−2, 可增产20.1%~23.3%, HUE可提高20.6%~30.1%; 热量充沛地区机械粒收品种花前∶花后的生育天数比例及积温比例趋近4.5∶5.5, 花前∶花后的生物量比例为4∶6, 产量为15.4~16.9 t·hm−2, 实现最高产量需在6.0万株·hm−2 基础上增密2.1万~2.3万株·hm−2, 增密后可增产6.1%~11.5%, HUE可提高8.6%~17.5%。可见, 品种热量需求与区域热量资源有效匹配是获得高产并充分挖掘区域产量潜力的前提, 基于热量资源定量密植是春玉米机械粒收品种实现增产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协同的有效途径, 热量有限区域花前花后热量资源均衡利用, 实现花前群体生物量充分积累是关键, 适宜密度为8.8万~9.2万株·hm−2; 热量充沛区域挖掘花后物质生产, 构建适宜密度群体, 延缓花后叶片衰老是核心, 适宜密度为8.1万~8.3万株·hm−2
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方九省再生稻安全生长期及高温热害时空变化
段里成, 郭瑞鸽, 蔡哲, 林志坚, 吴自明, 方圣, 张崇华, 刘丹
2021, 29(12): 2061-2073. doi: 10.12357/cjea.20210244
摘要(281) HTML (131) PDF(63)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于明确再生稻主要种植省份(南方九省, 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再生稻安全播种日期、安全播种日期至安全齐穗日期持续天数(简称安全生长期)和高温热害时空变化特征, 为南方九省再生稻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和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根据南方九省601个气象台站1981—2019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 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突变分析等方法, 分析近39年研究区再生稻安全播种日期、安全生长期及高温热害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 1981—2019年九省再生稻安全播种日期以3.3 d∙(10a)−1提早, 安全齐穗日期以1.5 d∙(10a)−1推迟, 安全生长期以4.8 d∙(10a)−1延长。其中安全播种日期突变发生在2001年, 突变后较突变前提早9 d; 安全生长期突变发生在1996年, 突变后较突变前延长12 d。九省安全播种日期提早天数南部较北部明显, 安全生长期延长天数东南部较西北部明显。6—7月和8—9月高温热害呈增加的趋势, 其中轻、中、重度增加趋势6—7月分别为48.5站次∙(10a)−1、30.3站次∙(10a)−1、37.4站次∙(10a)−1, 8—9月分别为52.7站次∙(10a)−1、18.2站次∙(10a)−1和34.6站次∙(10a)−1。6—7月高温热害较8—9月偏重发生, 年平均轻、中、重度高温热害发生站次6—7月较8—9月多83.9站次、41.6站次和115.9站次。6—7月和8—9月轻、中和重度高温热害突变发生年份分别为1998年、1988年、1986年和1992年、2002年、2002年, 突变后高温热害明显增加。高温热害发生站次6—7月和8—9月均表现为轻度>重度>中度。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方九省再生稻安全播种日期提前和安全生长期延长对提高温光资源利用和产量有利, 但高温热害增多不利于再生稻优质高产。
福建省茶叶寒冻害气象指数保险分级设计
黄川容, 陈家金, 孙朝锋, 吴立, 陶红超, 林辉阳
2021, 29(12): 2074-2083. doi: 10.12357/cjea.20210304
摘要(257) HTML (149) PDF(53)
摘要:
为了给茶叶保险提供精细化气象指数类产品, 利用福建省历年气象资料、产量资料和灾情资料, 构建茶叶寒冻害保险时段和触发气象指标,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茶叶不同等级寒冻害产量减产率和出现概率, 进而得出保险纯费率, 基于GIS进行茶叶寒冻害风险评估, 厘定出不同风险区不同触发条件下的区域保险费率; 考虑茶叶寒冻害强度、危害时段和保险历年平均赔付情况, 制定出不同寒冻害等级、不同时段的赔付比例和保险赔偿金, 并验证寒冻害理赔的合理性, 设计出茶叶寒冻害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结果表明: 以极端最低气温4 ℃作为茶叶寒冻害指数保险起始触发指标, 并按照间隔1 ℃划分7个理赔等级; 将茶叶寒冻害保险时段(3月1日—5月10日)划分为12个赔付时段。在极端低温4 ℃触发条件下, 北部地区海拔高度<200 m、200~600 m、600~900 m和>900 m的区域平均保险费率分别为1.1%、3.6%、6.1%和8.4%, 南部地区海拔高度<300 m、300~700 m、700~1100 m和>1100 m的区域平均保险费率分别为0.5%、2.0%、3.9%和5.5%; 西北部、东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4个区域的春茶寒冻害平均赔付率分别为78.4%、90.5%、72.7%和36.6%, 全省平均赔付率为69.5%, 基差比均值为−1.65%, 达到保险公司对赔付率和基差比的基本要求。设计的产品可应用于福建春茶寒冻害气象指数保险, 可为茶农转移、分散寒冻害风险提供保险技术支撑。
草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方法适宜性研究
饶新宇, 李红军, 张圣微, 雒萌, 刘志强, 张静文
2021, 29(12): 2084-2092. doi: 10.12357/cjea.20210280
摘要(313) HTML (267) PDF(59)
摘要:
草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具有时效性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 及时高效的草原长势遥感监测信息对于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不同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方法在草原长势信息监测中的差异及其应用的局限性, 本研究利用MODIS数据的NDVI产品, 将直接监测法、植被生长过程曲线法、同期对比法、基于NDVI百分位数法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草原进行了应用和适宜性研究, 并对其长势遥感监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直接监测法利用草原NDVI数值直观地反映了草原植被长势的空间异质性, NDVI数值与草原单位面积产草量干重显著相关(R2=0.5502), 但对不同类型草原内部的长势差异信息反映不够清晰; 植被生长过程曲线法集总地反映了监测区域草原整体长势随时间的变化, 以及相对于参考年份的差异, 但不同草原类型需要单独监测才能反映其各自的生长过程, 本研究中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NDVI过程曲线的峰值分别为0.73和0.55, 与全区域集总式监测结果(峰值为0.60)差异较大; 同期对比法因参考年份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 基于NDVI的百分位法能够定量地评价草原的长势, 长势评分与草原单位面积产草量干重相关性的决定系数为0.5047。实际监测中应依据草原监测目标选择适宜的方法或组合。随着天-空-地一体草情长势监测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将能提供实时的地面监测辅助信息, 有效提高草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的效率与精度。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唐县为例
温雪静, 周智, 张美丽, 张蓬涛, 张贵军, 张秦瑞
2021, 29(12): 2093-2106. doi: 10.12357/cjea.20210387
摘要(437) HTML (159) PDF(65)
摘要:
诊断与修复国土空间关键区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我国站在“整体视角、系统治理、全域修复”的角度识别关键区域, 并加以保护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选择典型生态型贫困区域太行山区唐县为研究区, 综合生境质量和生态服务价值确定生态质量, 进而确定生态源地, 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构建生态阻力面, 基于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廊道及识别待修复关键区域, 并提出生态夹点区域优先保护、生态障碍点区域优先修复、生态断裂点区域加强维护、低生态质量区域提高生境质量防止破坏程度持续加深的修复建议。研究表明: 1) 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唐县遥感生态指数分别为0.57、0.64和0.56, 生态质量均处于良等, 生态质量为先上升后下降。2)综合3期生境质量和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结果, 确定稳定性较好的生态源地共10处, 面积91.22 km2, 占总面积的6.4%, 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西南部, 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和水域; 识别生态夹点区域15处, 生态障碍点区域42处, 生态断裂点区域28处, 低生态质量区域面积178 km2, 约占全域总面积1/10。本文从整体连通性角度, 系统识别太行山区唐县国土空间修复关键区域, 并提出保护与修复措施, 为太行山区生态修复提供现实参考。
农业生态经济与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四十年: 回顾与展望—纪念生态农业理念倡导者马世骏先生逝世30周年
胡涛, 齐晔, 孙鸿良
2021, 29(12): 2107-2115. doi: 10.12357/cjea.20210616
摘要(443) HTML (197) PDF(75)
摘要:
本文追溯了马世骏先生倡导的生态农业理念的提出及其产生背景, 对中国生态农业40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 认为生态农业理念被广泛接受, 并进入生态文明新阶段; 生态农业技术经济体系建立、生态经济效益不断上升; 生态农业对实现碳中和的作用逐渐凸显。同时, 本文也指出了目前生态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生态农业的工程化、体系化程度仍不够高; 生态农业与碳市场衔接度不高; 市场上的生态农产品尚需消费者的更多认可; 生态农业建设缺乏充分的政策支持; 生态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程度依然偏低。展望未来的生态农业建设, 作者认为: 生态农业建设应更加工程化、智能化、低碳化; 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化价值提高; 生态农业的政策更加精准化、协调化; 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国际市场上受到高度认可, 产品可信度将不断提高。
乡村生态学: 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新学科
王松良, 施生旭, 吴仁烨, 戴永务
2021, 29(12): 2116-2125. doi: 10.12357/cjea.20210438
摘要(636) HTML (284) PDF(83)
摘要:
乡村振兴的本质目标是推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把生态学的等级和尺度理论融合其中。乡村生态学学科由此应运而生, 与城市生态学构成生态学空间互补、内容交叉的生态学图谱。乡村生态学的学科属性定位为一种跨学科模式下的交叉学科研究, 涉及农业生态学、政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其目标在于研究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探索农民、农村和农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生态关系。乡村生态学从时间和空间尺度研究乡村生态系统特别是城乡交界面景观的物质、能量、信息、价值和人力资源流, 揭示乡村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为破解当前三农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上述理论探讨, 提出了针对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学理论框架、热点问题及层次变革方向, 即依次从重新评估农业的多功能价值、变革农业的组织形式、革新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回归农业的有机耕作方法等4个层级重构一个可持续的乡村生态系统。
小农户衔接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偏好与异质性研究—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实证分析
尚杰, 刘爽, 陈玺名
2021, 29(12): 2126-2138. doi: 10.12357/cjea.20210290
摘要(353) HTML (105) PDF(51)
摘要:
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 对小农户富裕及生态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现有研究针对性不足制约了相关实践的开展。本研究立足于小农户主体意愿, 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应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就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偏好及其异质性来源进行深入分析。相对现有研究, 本研究在概念、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方面进行了拓展, 可为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相关政策设计提供参考和支持。研究表明, 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存在偏好。1)小农户更愿意通过“小农户+龙头企业”路径及“小农户+电商平台”路径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 其系数分别为4.60及2.10; 2)相对于股份合作, 小农户对于合约协作以及务工参与等利益联结机制有着显著偏好, 其系数分别为7.47及5.41; 3)小农户对于产业链服务的偏好依次为农资供应服务、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资金信贷服务、加工及物流服务, 系数分别为3.96、2.94、1.82和1.49; 4)小农户在政策扶持上更偏好农业补贴, 系数为2.10; 5)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偏好存在异质性, 小农户年龄及其生态农产品种植面积对衔接效用具有正向影响, 小农户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衔接效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从路径建设、机制设计、服务体系、资金需求等方面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