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截至2018520日。点击标题可浏览文章

 

序号

,():页码

被引频次

1

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温度水分和甘薯产量的影响

江燕, 史春余, 王振振,

2014,22(6):627-634

77

2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展望

吴大放, 刘艳艳, 刘毅华,

2015,23(3):257-267

75

3

水安全与粮食安全

康绍忠

2014,22(8):880-885

71

4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大豆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

高林, 杨贵军, 王宝山,

2015,23(7):868-876

62

5

间套作强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李隆

2016,24(4):403-415

52

6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不同生态区果园苹果生产的影响

路永莉, 白凤华, 杨宪龙,

2014,22(11):1281-1288

52

7

秸秆促腐还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蔡立群, 牛怡, 罗珠珠,

2014,22(9):1047-1056

51

8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固碳特征的影响

邸佳颖, 刘小粉, 杜章留,

2014,22(10):1129-1138

51

9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程辉, 吴胜军, 王小晓,

2015,23(2):127-140

50

10

基于价值系数动态调整的青龙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李晓赛, 朱永明, 赵丽,

2015,23(3):373-381

50

11

连作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根系分泌物的成分检测及其自毒效应

张文明, 邱慧珍, 张春红,

2015,23(2):215-224

48

12

培肥措施培肥土壤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

黄东风, 王利民, 李卫华,

2014,22(2):127-135

48

13

农业生态转型态势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路径

骆世明

2017,25(1):1-7

45

14

我国农田磷养分平衡研究进展

冀宏杰, 张怀志, 张维理,

2015,23(1):1-8

45

15

三大粮食作物产量潜力与产量差研究进展

刘保花, 陈新平, 崔振岭,

2015,23(5):525-534

45

16

稻壳基生物炭对生菜Cd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王艳红, 李盟军, 唐明灯,

2015,23(2):207-214

44

17

施肥及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细菌群落的影响

王伏伟, 王晓波, 李金才,

2015,23(10):1302-1311

44

18

不同耕作措施下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特征

武均, 蔡立群, 齐鹏,

2015,23(3):276-284

43

19

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

杜鑫昱, 夏建国, 章大容

2015,23(4):514-524

41

20

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温室气体交换及其综合增温潜势

闫翠萍, 张玉铭, 胡春胜,

2016,24(6):704-715

38

21

半干旱雨养区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韩凡香, 常磊, 柴守玺,

2016,24(7):874-882

37

22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对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张翰林, 吕卫光, 郑宪清,

2015,23(3):302-308

36

23

基于GIS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的耕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分析——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任平, 吴涛, 周介铭

2016,24(3):325-334

34

24

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探测研究

高林, 杨贵军, 李红军,

2016,24(9):1254-1264

34

25

基于作物生产水足迹的陕西省水资源压力评价

史利洁, 吴普特, 王玉宝,

2015,23(5):650-658

34

26

中国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变化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研究——基于Kaya恒等扩展与LMDI指数分解方法

戴小文, 何艳秋, 钟秋波

2015,23(11):1445-1454

34

27

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卢百关, 杜永, 李筠,

2015,23(1):43-51

33

28

华北平原冬小麦对过去30年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研究

肖登攀, 陶福禄, 沈彦俊,

2014,22(4):430-438

33

29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

杨平, 张丽娟, 赵艳霞,

2015,23(1):110-118

32

30

客土改良技术及其在砷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展望

侯李云, 曾希柏, 张杨珠

2015,23(1):20-26

32

31

马铃薯连作栽培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秦越, 马琨, 刘萍

2015,23(2):225-232

32

32

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尚杰, 杨果, 于法稳

2015,23(3):354-364

32

33

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产量与环境效应及其调控

王德建, 常志州, 王灿,

2015,23(9):1073-1082

31

34

基因组学在作物抗逆性研究中的新进展

贾琪, 吴名耀, 梁康迳,

2014,22(4):375-385

31

35

耕作和保墒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时期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 武继承, 李学军,

2014,22(5):534-542

31

36

干湿交替条件下稻田土壤氧气和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张静, 刘娟, 陈浩,

2014,22(4):408-413

31

37

黄土高原典型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实证分析

王超, 甄霖, 杜秉贞,

2014,22(7):850-858

31

38

不同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小麦开花期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

姜丽娜, 刘佩, 齐冰玉,

2016,24(2):131-141

30

39

四川省仁寿县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罗由林, 李启权, 王昌全,

2015,23(1):34-42

30

40

华北平原冬小麦面积遥感提取及时空变化研究

潘学鹏, 李改欣, 刘峰贵,

2015,23(4):497-505

30

41

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和种间竞争的影响

雍太文, 刘小明, 宋春,

2015,23(6):659-667

30

42

苹果树腐烂病拮抗细菌鉴定及其抑菌作用效果测定

王卫雄, 徐秉良, 薛应钰,

2014,22(10):1214-1221

30

43

玉米杂交种苗期耐低氮指标的筛选与综合评价

李强, 罗延宏, 谭杰,

2014,22(10):1190-1199

30

44

植物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义

陈锋, 孟永杰, 帅海威,

2017,25(1):36-46

29

45

大气CO2O3浓度升高对水稻汕优63’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邵在胜, 赵轶鹏, 宋琪玲,

2014,22(4):422-429

29

46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和田风沙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顾美英, 唐光木, 葛春辉,

2016,24(4):489-498

28

47

不同生育时期渍水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吴晓丽, 汤永禄, 李朝苏,

2015,23(3):309-318

28

48

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评价研究进展

刘世梁, 安南南, 王军

2014,22(9):1010-1019

28

49

覆盖材料和沟垄比对燕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任祥, 王琦, 张恩和,

2014,22(8):945-954

27

50

秸秆还田施氮调节碳氮比对土壤无机氮、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李涛, 何春娥, 葛晓颖,

2016,24(12):1633-1642

26

51

自然条件下半干旱雨养春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光合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

杨泽粟, 张强, 郝小翠

2015,23(2):174-182

26

52

马铃薯连作栽培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马玲, 马琨, 杨桂丽,

2015,23(5):589-596

26

53

气候变化对新疆红枣种植气候区划的影响

张山清, 普宗朝, 李景林,

2014,22(6):713-721

26

54

水稻与慈姑间作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

梁开明, 章家恩, 杨滔,

2014,22(7):757-765

26

55

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真菌的影响

王轶, 李季, 曹志平,

2014,22(11):1267-1273

26

56

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检测与监测现状、问题及展望

周卫红, 张静静, 邹萌萌,

2017,25(4):605-615

25

57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

岳玉波, 沙之敏, 赵峥,

2014,22(12):1424-1432

25

58

连作对加工番茄植株生理活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康亚龙, 刘彦荣, 刘建国,

2015,23(3):319-328

25

59

不同轮耕方式对渭北旱塬麦玉轮作田土壤物理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陈宁宁, 李军, 吕薇,

2015,23(9):1102-1111

25

60

基于供给生态服务价值的云南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

陈芳淼, 田亦陈, 袁超,

2015,23(12):1605-1613

25

61

不同高粱种质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吸收的研究

籍贵苏, 严永路, 吕芃,

2014,22(2):185-192

25

62

专用缓释肥的土壤氨挥发特性及其对辣椒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崇力, 韩桂琪, 徐卫红,

2014,22(2):143-150

25

63

生物黑炭对玉米苗期根际土壤氮素形态及相关微生物的影响

孟颖, 王宏燕, 于崧,

2014,22(3):270-276

25

64

秸秆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库分解转化和组成的影响

夏海勇, 王凯荣, 赵庆雷,

2014,22(4):386-393

25

65

氮肥和接种根瘤菌对豌豆/玉米间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吴科生, 宋尚有, 李隆,

2014,22(11):1274-1280

25

66

基于不同方法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比较

李莹飞, 耿玉清, 周红娟,等

2016,24(1):98-104

24

67

遮阴和施氮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元帅, 冯伟, 张海艳,

2016,24(9):1177-1184

24

68

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夏玉米各生育期水热时空变化特征

王占彪, 王猛, 尹小刚,

2015,23(4):473-481

24

69

水氮耦合对红小豆根系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

李鑫, 张永清, 王大勇,

2015,23(12):1511-1519

24

70

都市农业功能空间分异研究——以西安都市圈为例

冯海建, 周忠学

2014,22(3):333-341

24

71

基于植被遥感信息的作物蒸散量估算模型——以华北平原冬小麦为例

吴喜芳, 沈彦俊, 张丛,

2014,22(8):920-927

24

72

不同育秧基质和水分管理对机插稻秧苗素质与产量的影响

吴文革, 周永进, 陈刚,

2014,22(9):1057-1063

24

73

不同密度下增施有机肥对夏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任伟, 赵鑫, 黄收兵,

2014,22(10):1146-1155

24

74

生态约束下的乡村旅游用地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福建省晋江市紫星村为例

王建英, 黄远水, 邹利林,

2016,24(4):544-552

23

75

AquaCrop模型在西北胡麻生物量及产量模拟中的应用和验证

李玥, 牛俊义, 郭丽琢,

2014,22(1):93-103

23

76

气候变化下东北水稻冷害时空分布变化

余会康, 郭建平

2014,22(5):594-601

23

77

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评价——以重庆市梁平县为例

蔡朕, 刁承泰, 王锐,

2014,22(7):828-836

23

78

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钱永, 张兆吉, 费宇红,

2014,22(8):890-897

23

79

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冬小麦生长期N2O排放特征与基于优化施氮的减排方法研究

胡腾, 同延安, 高鹏程,

2014,22(9):1038-1046

23

80

低氮胁迫对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谢孟林, 李强, 查丽,

2015,23(8):946-953

22

81

不同抗性蚕豆品种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根系分泌物组分分析

董艳, 董坤, 郑毅,

2014,22(3):292-299

22

82

耕作方式对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孔凡磊, 张海林, 翟云龙,

2014,22(7):749-756

22

83

中国农业水问题:若干研究重点与讨论

刘昌明

2014,22(8):875-879

22

84

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入渗、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杨永辉, 武继承, 张洁梅,

2017,25(2):258-266

21

85

不同生育期调亏灌溉对酿酒葡萄耗水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邓浩亮, 孔维萍, 张恒嘉,

2016,24(9):1196-1205

21

86

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马亚玲, 刘长仲

2014,22(12):1476-1483

21

87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林文雄, 陈鸿飞, 张志兴,

2015,23(4):392-401

21

88

基于TOPSIS-RSR法的三七连作障碍消减效应综合评价

张子龙, 孙萌, 李凯明,

2015,23(6):713-724

21

89

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分析——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

叶文, 王会肖, 许新宜,

2015,23(8):1061-1072

21

90

黑土有机碳变化的DNDC模拟预测

王德营, 姚艳敏, 司海青,

2014,22(3):277-283

21

91

低温对早稻幼穗分化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孙擎, 杨再强, 高丽娜,

2014,22(11):1326-1333

21

92

稻田复种轮作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杨滨娟, 黄国勤, 陈洪俊,

2016,24(1):112-120

20

93

不同耕作深度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烤烟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童文杰, 邓小鹏, 徐照丽,

2016,24(11):1464-1472

20

94

典型粪污处理模式下规模养猪场农牧结合规模配置研究.固液分离-液体厌氧发酵模式

盛婧, 孙国峰, 郑建初

2015,23(2):199-206

20

95

-鱼系统的发展与未来思考

胡亮亮, 唐建军, 张剑,

2015,23(3):268-275

20

96

不同覆盖方式对中度盐渍土壤的改良增产效应研究

梁建财, 史海滨, 李瑞平,

2015,23(4):416-424

20

97

不同施肥处理稻田系统磷素输移特征研究

陆欣欣, 岳玉波, 赵峥,

2014,22(4):394-400

20

98

50年四川省水稻生产潜力变化特征分析

张玉芳, 庞艳梅, 刘琰琰,

2014,22(7):813-820

20

 

您是第 5597478 位访问者  冀ICP备05003362号-2
版权所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槐中路286号 050022 电话:0311-85818007 E-mail:editor@sjzia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