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18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研究报告
论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骆世明
2010, 18(3): 453-457. doi: 10.3724/SP.J.1011.2010.00453
摘要(5015) PDF(2924)
摘要:
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是能够支撑生态农业模式顺利运作并达到预期目标的多个单项技术的组合。构成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单项技术来源广泛, 包括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高新科技。单项技术与模式之间可能存在配套关系、相容关系或者不兼容关系。单项技术之间可能存在依赖、互补、相容、减效、排斥等关系。单项技术组合成为技术体系时需要选择与模式相配套或相容的技术, 技术与技术之间应当有依赖、互补或者相容的关系, 有减效关系时慎重选用。进行技术体系组合时还需针对模式对单项技术进行的时间、空间和用量的调整和整合单项技术。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罗珠珠, 黄高宝, 张仁陟, 蔡立群, 李玲玲, 谢军红, GuangdiLi
2010, 18(3): 458-464. doi: 10.3724/SP.J.1011.2010.00458
摘要(2884) PDF(1987)
摘要: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传统耕作措施和5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豌豆-小麦(P→W)和小麦-豌豆(W→P)轮作序列的耕层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传统耕作(T)处理相比, 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免耕秸秆覆盖(NTS)处理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11.61%~12.21%和12.13%~16.99%, 全氮提高7.29%~8.42%和11.58%~12.95%, 全磷提高10.35%~14.63%和13.79%~18.29%, 全钾提高7.32%~7.51%和8.78%~9.15%, 速效磷提高11.10%~12.41%和16.29%~20.99%, 速效钾提高25.11%~43.26%和31.62%~44.22%, pH降低0.11~0.17个单位和0.09~0.16个单位。进一步利用加乘法则和加权综合法两种模型评价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肥力质量, 结果表明, 土壤肥力质量指数排序为NTS处理>TS处理>NTP处理>NT处理>T处理>TP处理(P→W轮作序列)和NTS处理>TS处理>NT处理>NTP处理>TP处理>T处理(W→P轮作序列)。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作系统中, 实施免耕结合秸秆覆盖, 对促进和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提高土壤肥力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种植方式对北疆绿洲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刘瑜, 褚贵新, 梁永超, 李俊华, 王飞
2010, 18(3): 465-47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465
摘要(2111) PDF(1866)
摘要:
长期种植不同作物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性状有很大影响。本研究针对北疆绿洲灰漠土几种典型作物种植方式, 研究了不同作物长期种植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种植不同作物使土壤表层(0~20 cm)与亚表层(20~40 cm)的土壤肥力性质产生明显分异, 表层土壤的肥力水平明显高于亚表层; 土壤pH则表层低于亚表层, 而不同种植方式对灰漠土pH无显著影响。长期种植不同作物对土壤主要生物过程关键酶活性、土壤呼吸等土壤生物性状有明显影响, 磷酸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差异显著, 小麦/油葵轮作10年(WSR)方式下上述5种酶活性均较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随棉花连作年限的延长而显著下降, 且玉米连作10年(CrM)、小麦连作10年后棉花连作10年(WCtR)、棉花连作15年(CtM)和小麦/油葵轮作10年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分别为6.31、6.02、5.83和3.53。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呼吸在120 h内的变化均为先下降后趋于平稳, 不同种植方式下的土壤呼吸商之间呈显著性差异, WSR呼吸商最高, 平均20.54 μg(CO2-C)·mg-1(Bc)·h-1, WCtR最低, 平均14.01μg(CO2-C)·mg-1(Bc)·h-1。作物长期连作后与绿肥作物轮作, 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是一种较好的种植方式。
连续5年施菜籽饼肥和稻草覆盖对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单武雄, 罗文, 肖润林, 何秋虹, 陈佩, 徐华勤
2010, 18(3): 472-47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472
摘要(2339) PDF(1538)
摘要:
在长沙县百里茶廊连续进行5年的定位试验, 研究施菜籽饼肥结合稻草覆盖对丘陵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菜籽饼肥加稻草覆盖处理(TI)茶园土壤pH、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纯施化肥处理(T3), 0~40 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低于T3处理, 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0~20 cm土层蚯蚓数量和生物量、氨基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嫌气性自生固氮菌、放线菌、真菌和细菌等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T3处理。施菜籽饼肥结合稻草覆盖可显著改善丘陵茶园土壤生态功能, 菜籽饼化肥配施结合稻草覆盖(T2)也一定程度改善了土壤生态系统, 长期不施肥使茶园土壤养分贮存量全面下降。
不同种植年限葡萄园根区土壤养分变化及对再植葡萄生长的影响
郭修武, 李坤, 郭印山, 李成祥, 谢洪刚, 胡禧熙, 张立恒, 孙英妮
2010, 18(3): 477-48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477
摘要(2394) PDF(2007)
摘要:
研究了种植葡萄30年重茬3次和种植葡萄3年新建葡萄园的根区土壤养分变化, 结合盆栽试验, 分析了不同葡萄园根区土壤对再植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连作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及大量元素N、P、K、水溶性Ca、Mg含量并未减少, 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 而微量元素变化较为复杂, 随着葡萄种植时间延长, Fe、Mn含量减少, Zn、Cu含量增加, Zn/Mn、Zn/Fe、N/Fe、P/Fe、Zn/K等比例失调, 其中Zn/Mn、Zn/Fe比例失调最为严重。与新植园土盆栽葡萄相比, 连作园根区土盆栽葡萄的株高、茎粗、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较低, 分别比新植园土盆栽葡萄降低39.80%、5.82%、47.97%、30.17%、30.36%和21.22%, 表现出明显的重茬障碍症状。连作土壤中Fe含量减少, Zn/Mn、Zn/Fe比例失调可能是葡萄连作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太原城郊老菜区番茄氮肥利用率及氮去向研究
韩鹏远, 焦晓燕, 王立革, 董二伟, 王劲松
2010, 18(3): 482-48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482
摘要(1956) PDF(1576)
摘要:
为了加强太原城郊老菜区蔬菜生产中氮素管理和降低蔬菜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在田间采用微区15N示踪法研究了番茄生产过程中农民习惯施氮(FAR)和推荐施氮(RAR)的氮肥利用效率和氮去向。结果表明: 与习惯施氮比较, 推荐施氮对番茄各部位干物质量、氮浓度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 且明显降低了番茄地上部吸收化学肥料氮的百分率, 但对各部位氮肥利用效率和总氮肥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 氮肥利用效率仅为8%~9%, 这可能与土壤原来氮库或所施有机肥矿化提供了大量氮素有关。两种施肥处理均导致65%左右的氮素损失, 其中习惯施氮和推荐施氮分别导致30%和26%的氮素淋洗到40 cm以下土层, 为此有必要种植蔬菜后利用深根系粮食作物吸收土壤下层氮素来降低蔬菜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Bt玉米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与养分含量的变化研究
冯远娇, 陈卓娜, 王建武, 杨文亭, 谈凤笑
2010, 18(3): 486-49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486
摘要(1896) PDF(1639)
摘要:
本文对比了两个不同转化事件的Bt玉米品种“5422Bt1”和“5422CBCL”及其同源常规玉米“5422”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叶片及根系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变化, 并分析了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在观测期间, 两个Bt玉米品种与常规玉米之间根系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均无显著差异, 但氮、磷、钾养分含量则明显不同,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与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也有所改变, 其变化随玉米品种、生育期以及器官不同而不同。Bt玉米“5422Bt1”在大喇叭口期叶片全钾和根系全磷、开花授粉期叶片全磷和根系全氮、乳熟期叶片全钾以及成熟期叶片全磷和根系全氮、全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玉米“5422”, 而大喇叭口期和开花授粉期叶片全氮、开花授粉期根系全磷和全钾以及乳熟期根系全钾含量则低于常规玉米“5422”。Bt玉米“5422CBCL”在大喇叭口期叶片全钾和根系全氮及全钾、开花授粉期叶片全磷以及成熟期根系全氮和全钾含量显著大于常规玉米“5422”, 而开花授粉期根系全磷、乳熟期根系全磷和全钾以及成熟期叶片全磷含量则小于常规玉米“5422”。相关分析表明, 常规玉米“5422”和Bt玉米“5422CBCL”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与根系全氮含量及、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与叶片全钾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 而Bt玉米“5422Bt1”则无显著相关性(P>0.05)。可见, 与常规玉米“5422”相比, Bt玉米养分含量以及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与养分含量之间相关关系与不同转化事件所形成的品种特性有关。
自然降雨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巢湖流域旱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王静, 郭熙盛, 王允青
2010, 18(3): 492-49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492
摘要(1905) PDF(1441)
摘要:
本文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观测试验, 开展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秸秆覆盖对巢湖流域旱地地表径流、泥沙和氮磷流失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侵蚀产沙量以及因地表径流引起的土壤氮磷流失。在整个玉米生长期间, 秸秆覆盖小区的总产流量与产沙量比传统耕作小区分别减少30.47%和22.88%, 表现出显著的水土保持作用。与传统耕作小区相比, 秸秆覆盖小区随地表径流迁移的氮、磷流失总量分别降低27.42%和32.29%, 但秸秆覆盖对径流中氮磷浓度的影响却不明显。溶解态氮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 颗粒态磷是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秸秆覆盖可以作为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较好措施之一加以推广。
秸秆覆盖对套作玉米苗期根系发育与生理特征的影响
邹聪明, 王国鑫, 胡小东, 张云兰, 薛兰兰, ShakeelAhmadAnjum, 王龙昌
2010, 18(3): 496-50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496
摘要(2276) PDF(1447)
摘要:
在西南地区“小麦/玉米/甘薯”三熟制套作模式下, 以当地传统耕作为对照(T), 秸秆覆盖(TS)、秸秆覆盖+腐熟剂(TSD)作为两种处理, 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对育苗移栽玉米苗期的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秸秆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增加了玉米苗期的根长、根表面积, 显著增加了直径1.0~2.5 mm范围内的根长, 且秸秆覆盖+腐熟剂处理与秸秆覆盖处理间差异不大。2008年, 与对照处理相比, 秸秆覆盖、秸秆覆盖+腐熟剂处理苗期玉米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9.12%、27.46%, 根冠比分别提高36.72%、37.50%, 根系生物量分别提高62.53%、69.42%; 2009年, 上述指标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提高17.86%、25.83%, 31.54%、33.08%, 65.69%、77.37%。同时秸秆覆盖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水分与养分供应状况。可见, 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措施可通过改变农田环境促进套作玉米苗期根系发育, 配合腐熟剂效果更佳
不同水分条件和覆盖处理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俊鹏, 孙景生, 刘祖贵, 高阳
2010, 18(3): 501-50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01
摘要(3263) PDF(2128)
摘要:
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研究了3种水分条件(75%、65%、55%田间持水量)下无覆盖(CK)、地膜覆盖(PM)和秸秆覆盖(SM)处理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水分条件下, 各处理夏玉米籽粒增重进程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相对于无覆盖处理, 地膜和秸秆覆盖处理提高了夏玉米的灌浆速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 中水分(6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地膜和秸秆覆盖处理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幅最大, 增产率分别为21.99%和35.86%, 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幅度分别为16.41%和16.79%; 其次为低水分(55%田间持水量)处理, 高水分(75%田间持水量)处理增幅最小。
珠三角滨海小流域土壤水分吸力及特征曲线研究
付丛生, 陈建耀, 曾松青, 董林垚, 蒋华波
2010, 18(3): 507-513.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07
摘要(2496) PDF(1928)
摘要:
珠三角地区的中山、珠海等地下覆基岩多是花岗岩, 花岗岩风化形成的土壤砾、砂含量高, 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特点鲜明, 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滨海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利用马尔文粒径分析仪分析了小流域内的土壤质地, 得出小流域内土壤基本属于砂壤土或砂土; 在此基础上, 根据小流域内实测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吸力数据, 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土壤吸力的变化及其对降雨、蒸发的响应特点。通过对野外实测数据的分析, 发现小流域内径流试验场中各个深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包括吸水过程和脱水过程)总体上呈“L”型, 且含较多细小颗粒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脱水过程)在“低含水量、高吸力”区呈现出“反S”型, 根据此特点提出用Gauss、Dose response (Bi-dose response)等函数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的方法, 并取得了良好的拟合效果。
塔中沙漠植物园土壤水盐空间变异性及合理取样数研究
孙聪, 徐新文, 范敬龙, 李生宇, 孙旭伟
2010, 18(3): 514-52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14
摘要(2080) PDF(1478)
摘要:
本研究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质统计学方法, 分析了塔中沙漠植物园内下层根系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异特性, 结果表明: 塔中沙漠植物园下层根系的土壤水盐分布具有中等空间变异性, 80 cm、100 cm、120 cm、14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分别为44.16%、41.30%、45.53%、55.44%, 盐分变异系数为41.51%、34.00%、42.28%、30.52%。各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分别满足指数、高斯、指数和线性模型, 土壤电导率变异函数的最佳理论模型分别为球状、球状、线性和线性模型。结合经典统计学和土壤水盐变程及空间分布图, 选取并定位了85个土壤剖面监测塔中植物园下层根系的土壤水盐含量。通过结合监测取样容量和土壤水盐分布的空间特性制定出塔中沙漠植物园下层根系土壤水盐变化的监测方案, 为塔中植物园的持久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辣椒不同品种种子萌芽期耐低温性及评价方法研究
刘雪梅, 尚庆茂, 张志刚
2010, 18(3): 521-527.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21
摘要(1651) PDF(1563)
摘要:
以108个辣椒品种为试材, 测定了低温(18 ℃)下种子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 并采用极点排序法对辣椒不同品种的耐低温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辣椒 不同品种种子萌芽期的耐低温性不同, 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胚根长和相对活力指数4项指标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选用上述4个指标, 采用极点排序法计算得到各品种的综合评价得分, 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将108个辣椒品种分为10个耐低温品种, 9个低温敏感品种, 其余为中度耐低温品种。辣椒种子相对发芽势、相对胚根长与综合评价得分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与综合评价得分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且相对活力指数与综合评价得分的相关性最高(r=0.899 9)。通过测定低温下辣椒品种萌芽期相关性状指标, 采用极点排序法可对辣椒种子萌芽期耐低温性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价。
田间杂交水稻单年单点5种不同逆境的批量筛选及聚类分析
李霞, 孙志伟, 吕川根, 任承刚, 曹昆, 王超
2010, 18(3): 528-534.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28
摘要(2028) PDF(1247)
摘要:
以48个杂交水稻组合(sz744~sz791)为供试材料, 分别以三系杂交稻“汕优63”和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对照材料, 在单年水稻生育后期, 在同一实验田中, 分别对其耐高光强、耐低光强、耐水分匮乏、耐高肥及抗早衰等特性进行筛选, 并在收获后考察其结实率。结果表明: 供试水稻材料对不同逆境的耐性表现不同, 结合叶绿素含量、植株干重、穗期田间晒田时叶片Fv/Fm、茎伤流、硝酸还原酶活性等逆境筛选指标以及后期结实率的联合筛选, 通过联合聚类分析, 可将供试水稻对上述5种逆境的耐性分为5类型, 其中结实率与高光强下叶绿素含量变化、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孕穗期剑叶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6**、0.295*和0.566**, 水稻当年的结实率也可作为水稻广适性筛选的参考指标
水稻多逆境响应基因OsMsr8的克隆与表达
黄梅, 崔延春, 朱玉兴, 王曼玲, 夏新界
2010, 18(3): 535-54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35
摘要(2005) PDF(1720)
摘要:
非生物胁迫是引起全世界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作物耐逆性已成为作物改良的新途径。本课题组采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芯片分析了超级稻亲本“培矮64S”全基因组表达模式, 发现了众多逆境相关基因。OsMsr8基因受低温、干旱等多逆境因子诱导, 在孕穗期干旱胁迫下表达水平显著上调。qRT-PCR分析试验数据与芯片结果基本吻合。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获得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序列同源性分析, 预测了编码蛋白质产物的理化性质。该基因ORF全长为834 bp, 编码277个氨基酸残基, 不含内含子, 无典型的基因保守结构域。在不同物种中有高相似性的蛋白, 功能未知。对启动子区域进行分析, 发现含有多种与逆境诱导相关的调控元件, 推测该基因与植物耐逆性有一定关系。
大杯香菇辐射选育新株系子实体蛋白质构成的多元回归与聚类分析
江枝和, 翁伯琦, 雷锦桂, 肖淑霞, 唐翔虬, 王义祥
2010, 18(3): 542-547.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42
摘要(1982) PDF(1112)
摘要:
以20个大杯香菇品种和辐射选育新株系为材料, 分析了大杯香菇品种和辐射选育新株系蛋白质及其构成的17种氨基酸含量间的多元相关、回归和聚类关系, 并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分析品种和新株系的蛋白质及各种氨基酸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杯香菇辐105号新株系子实体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白质含量最高, 与部分品种和新株系子实体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且大多数氨基酸间及其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各种氨基酸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分别有5种呈一次曲线关系, 10种呈二次曲线关系, 2种呈三次曲线关系; 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可将蛋白质及17种氨基酸含量聚为4个大类, 对每类中的典型性状如精氨酸、亮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进行优化, 可有效提高大杯香菇品质育种中蛋白质构成的改良效率。
新疆灰霉病菌多态性及其致病力分化分析
范咏梅, 陈林凤, 郝敬喆, 竞中梅
2010, 18(3): 548-55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48
摘要(1730) PDF(1212)
摘要:
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是引起植物病害的重要病原。本研究将来自新疆3个主要生态区域的12个灰霉病菌菌株, 经人工接种于7个寄主的离体叶片上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 并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12个菌株的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 12个灰霉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 可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型, 其中来自和田的黄瓜灰霉菌和伊犁特克斯的番茄灰霉菌致病力最强; 阿克苏番茄灰霉菌的致病力最弱。根据在不同寄主上的致病反应, 12个菌株被划分为4个菌群。RAPD分析结果表明, 在0.65阈值下, 12个灰霉菌株可分为4个菌群, 说明供试灰霉菌株间有高度的遗传分化。灰霉病菌致病力强弱与菌株寄主、地理位置均无直接相关性, 但灰霉菌株的遗传距离与菌株来源存在明显相关性。
携带溶菌酶基因的高回交转育后代抗瘟性研究
谭炎宁, 段美娟, 易自力, 曾慧杰, 蒋建雄, 肖亮, 覃静萍
2010, 18(3): 556-56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56
摘要(2685) PDF(2913)
摘要:
进一步明确溶菌酶基因回交转育利用对于强优恢复系“明恢63”稻瘟病抗性改良的效果, 运用苗期人工接种和大田穗颈瘟鉴定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携带溶菌酶基因的高回交转育纯系对于稻瘟病的抗谱特性和穗颈瘟抗性。结果表明: 回交纯系对所应试的76个菌株中的6~8个感病, 稻瘟抗性频率为90%左右, 属高抗水平; 而轮回亲本“明恢63”对21个菌株感病, 抗性频率为72.37%, 属中抗水平。穗颈瘟调查分析表明, 回交转育纯系比轮回亲本发病率平均降低10%左右, 发病指数平均降低15%左右, 经T值检验二者在穗颈瘟抗性水平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回交转育纯系抗性评价为抗性(R)级, 轮回亲本为中感(MS)级。因此溶菌酶基 因的转育利用确能有效拓宽抗谱, 提高稻瘟病抗性水平, 这些回交转育品系在抗病育种上具有较高的应用 潜力。
氯化镉、马拉硫磷和乙草胺对赤子爱胜蚓的复合急性毒性
乔文鹏, 乔玉辉, 赵晶, 孙振钧
2010, 18(3): 562-56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62
摘要(1969) PDF(1370)
摘要: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试验动物, 选取氯化镉、马拉硫磷和乙草胺作为污染物, 通过人工土壤法研究了3种污染物在5种比例两种污染物复合条件下对蚯蚓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 3种污染物在两两复合污染时的作用类型以拮抗为主, 仅在镉浓度19.46 mg·kg-1和乙草胺175.15 mg·kg-1 (1︰9)复合类型是相加作用, 说明复合污染生态毒理效应与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和浓度水平均相关。从蚯蚓活体体重减少情况看, 在复合污染条件下, 污染物对蚯蚓生长的影响与单一污染的结果类似, 马拉硫磷对赤子爱胜蚓的影响最大, 乙草胺次之, 而氯化镉的影响最小。
麦秆和羊粪混合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研究
张鸣, 高天鹏, 刘玲玲, 张建, 岳斌
2010, 18(3): 566-569.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66
摘要(2187) PDF(1475)
摘要:
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的麦秆对羊粪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羊粪高温堆肥时添加麦秆可缩短进入高温发酵阶段的时间, 减少氮素损失, 加快C/N降低速率。在堆肥过程中, 高温发酵层从中间向上下扩散; 有机质的下降速度在堆肥初期与麦秆比例呈正比, 在堆肥后期呈反比。堆肥结束时, 各处理堆肥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堆肥初期提高2.29%~8.41%、12.51%~24.88%、1.77%~31.34%和5.03%~25.45%, 其中羊粪与秸秆6︰4处理的增幅均为最高; 速效氮含量较堆肥初期下降34.62%~14.10%, 其中6︰4处理降幅最小。在实际应用中, 羊粪与麦秆按体积比6︰4进行堆肥较为适宜, 腐熟速度最快, 若以种子发芽指数80%作为堆肥腐熟的评价指标, 则其腐熟速度比纯羊粪提高1倍, 28 d即可腐熟。
超干处理两种落叶松种子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陈怀梁, 李庆梅, 马风云, 刘艳, 张俊风
2010, 18(3): 570-57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70
摘要(1811) PDF(1380)
摘要:
采用硅胶干燥法, 将两种落叶松种子含水量由自然含水量降至5%以下, 测定不同含水量种子老化前后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电导率、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结果表明: 长白落叶松种子含水量降至3.02%时, 种子各发芽指标在老化前后保持在较高水平, 且老化前的活力指数及老化后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高于自然干燥种子; 在此含水量下, 老化后种子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显著高于自然干燥种子, 相对电导率比后者低, 说明长白落叶松种子以含水量为3.02%时储藏较为适宜。兴安落叶松种子含水量为2.63%时, 各发芽指标均高于自然干燥种子, 且老化前除发芽势外各发芽指标及老化后各发芽指标差异显著; 此含水量下, 老化后种子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显著高于自然干燥种子, 相对电导率比后者低, 比其他含水量种子表现出更强的抗老化能力, 说明兴安落叶松种子较适宜在2.63%含水量下储藏。
中亚热带几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存功能研究
王华, 黄宇, 汪思龙, 邹冬生
2010, 18(3): 576-58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76
摘要(1895) PDF(1404)
摘要:
采用定位研究方法, 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 对比研究了中亚热带区域7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存功能。结果表明, 次生常绿阔叶林碳、氮储存功能最强, 杉阔混交林碳、氮储存功能比同林龄的杉木纯林强, 而第1代杉木纯林碳、氮储存功能强于连栽杉木纯林。生态系统碳、氮储存功能空间分布基本一致, 土壤层是主要部分, 其次为乔木层, 然后是根系, 林下植被层和凋落层所占比例最小。相关分析表明, 土壤碳、氮储存功能与林下植被生物量、森林凋落物现存量之间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但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相关性不明显。
黄河三角洲植被演替过程种群生态位变化研究
白世红, 马风云, 侯栋, 王迪
2010, 18(3): 581-587.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81
摘要(2062) PDF(1547)
摘要:
对黄河三角洲天然湿地陆生植被和水生植被两种演替序列的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陆生植被经过翅碱蓬群落、碱蓬柽柳群落、柽柳群落、白茅群落的演替过程, 每个阶段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都较大。翅碱蓬群落阶段优势种翅碱蓬的生态位宽度达9.99, 碱蓬柽柳群落阶段碱蓬的生态位宽度为9.72, 柽柳群落阶段柽柳的生态位宽度为9.20, 白茅群落阶段白茅的生态位宽度为9.31。水生植被的演替序列为眼子菜金鱼藻群落(沉水植物)阶段、浮萍水鳖群落(浮水植物)阶段、芦苇水烛群落(挺水植物)阶段和杞柳芦苇群落(湿生植物)阶段, 沉水植物阶段优势种眼子菜的生态位宽度为8.62, 浮水植物阶段优势种浮萍生态位宽度为9.23, 挺水植物阶段优势种芦苇的生态位宽度为8.59, 湿生植物阶段优势种杞柳生态位宽度为7.45。生态位宽度计测结果较好地对应着各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位宽度在演替系列中的动态也较好地反映了种群在群落演替过程的数量动态。各演替阶段生态位重叠计算结果表明, 各阶段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低, 每一阶段内种群间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
浙江嵊泗人工鱼礁区小黄鱼生长特征与资源合理利用的初步研究
尹增强, 章守宇, 汪振华, 王凯, 梁君
2010, 18(3): 588-594.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88
摘要(1623) PDF(1361)
摘要:
人工鱼礁是放置于海底以影响有关海洋生物资源的物理、生物或社会经济过程的人工设施, 具有修复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功能。本文根据2004年10月人工鱼礁拟投海域本底调查资料以及2005~2007年跟踪调查资料, 分析了小黄鱼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体长组成和体重组成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根据投礁前(2004年10月)和投礁后(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调查资料, 求解了小黄鱼的体长体重关系式和生长方程, 计算了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临界年龄和总瞬时死亡率, 估算了人工鱼礁区小黄鱼的资源量。结果表明: 投礁后小黄鱼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均呈上升趋势, 优势体长组和体重组均向高值移动; 同等体长情况下由投礁后体长体重关系式估算的体重比用投礁前的体长体重关系式估算的值大; 投礁后小黄鱼个体生长方程的参数L∞、W∞、K值分别从投礁前的140.5 mm、36.5 g和0.28 a-1增加到186.0 mm、118.5 g和0.36 a-1; 投礁后体长与体重生长速度与投礁前相比有所增大, 且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从投礁前2.55 a提高到2007年的2.58 a; 小黄鱼种群生物量增长的临界年龄从投礁前的3.21 a提高到3.77 a; 小黄鱼种群的总瞬时死亡率从投礁前的1.065 a-1减小到0.75 a-1; 鱼礁区小黄鱼资源量约131.5 t。并对人工鱼礁区小黄鱼生长特征和资源管理进行讨论。
黄淮海平原农业战略区划与布局研究
侯满平, 郝晋珉
2010, 18(3): 595-599.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95
摘要(1705) PDF(1594)
摘要:
许多学者对黄淮海平原农业区划进行过大量研究, 但定量化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对黄淮海平原301县(区)大量调查的基础上, 综合黄淮海平原的自然资源条件、主要农作物产量及农业总产值等指标, 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 对其进行了农业总体战略区划与布局。将黄淮海平原区划为高产区、中低产区两大类产区, 高产区又细分为粮食优势产区、棉花优势产区、油料优势产区、粮棉优势产区、粮油优势产区、棉油优势产区、粮油棉优势产区7个优势产区。在此基础上对各小区进行了具体布局研究, 这对整个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具有战略指导及理论意义。
济南绿地生态网络体系的规划布局与构建
鲁敏, 杨东兴, 刘佳, 裴翡翡
2010, 18(3): 600-60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00
摘要(2212) PDF(2159)
摘要: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规划布局及构建, 是城市基本生态设施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景观格局模式, 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途径和内容。本研究运用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对济南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进行了规划布局与构建: 采用以核心公园为中心、放射状园林绿带为轴线、市级公园为结点、环城绿带为结合部的多绿心、环网状的城市绿地系统模式, 形成“一心、三环、六带、七廊、七区、多楔、多点”的绿地生态网络体系格局。
减磷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武, 杨晓娟, 唐湘如, 黎国喜, 彭国巍, 李翠甜, 康靓
2010, 18(3): 606-61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06
摘要(2208) PDF(1551)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宜华南水稻减量化栽培的品种, 明确其在减磷栽培条件下产量构成特点。本试验以常规优质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和杂交稻“华优8305”及超级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 研究了常规施磷肥(P2, 过磷酸钙450.0 kg·hm-2)、减量施磷肥(P1, 过磷酸钙315.0 kg·hm-2)和不施磷肥(P0, 过磷酸钙0 kg·hm-2)3个处理下水稻生育后期群体LAI、剑叶SPAD值、叶片老化指数、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 3个磷肥水平中, P0处理下“华优8305”因总粒数显著最高的优势而获得超高产; P1处理下“天优998”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优势而高产; P0、P1、P2对“桂香占”产量无显著影响,而 P2处理下“粤晶丝苗2号 ”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表现出协同提高的优势而获得高产。可见, 华南早晚兼用型常规稻“桂香占”和杂交稻“华优8305”适宜实施磷肥减量化栽培。此外, 对不同磷处理下各水稻品种LAI、SPAD值及叶片老化指数的研究表明, 水稻高产归功于齐穗后绝对值适宜的群体LAI、剑叶高且持久的SPAD值及较大的叶片老化指数等所塑造的后期功能型强“源”.
稻草覆盖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水清, 钟旭华, 黄农荣, 吕国安
2010, 18(3): 611-61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11
摘要(1926) PDF(1634)
摘要:
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 设置覆盖还田和不还田2种稻草还田处理, 4种氮肥处理, 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 研究稻草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稻草还田显著促进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 其总吸氮量比稻草不还田处理增加13.7%~20.3%, 但对不同生育阶段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影响不大。与稻草不还田处理相比, 稻草还田处理的水稻在分蘖中期(MT)、穗分化始期(PI)和抽穗期(HD)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实地养分管理(N1)的MT时期除外]。稻草还田可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RE)、农学利用率(A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两年平均, 稻草还田处理的RE比稻草不还田处理提高8.23个百分点, 相对提高23.4%, 达极显著水平。AE、RE、PFP与MT~PI期间的吸氮量呈正相关, 其中AEPFP达极显著水平。RE与HD~MA期间的吸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MT施氮、促进MT~PI期间的氮素吸收对提高AE、REPFP有重要意义。创造条件增加抽穗后的氮素吸收, 对于提高RE、减少氮肥损失和面源污染至关重要。
香蕉间作模式和香蕉茎秆堆沤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匡石滋, 田世尧, 李春雨, 易干军, 彭群
2010, 18(3): 617-62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17
摘要(1764) PDF(1666)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香蕉3种间作模式(香蕉-大豆、香蕉-花生、香蕉-生姜)和香蕉茎秆堆沤处理后2种不同还田量(2.5 kg·株-1、1.5 kg·株-1)对蕉园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香蕉间作可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 其中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明显, 碱性磷酸酶、脲酶次之; 香蕉间作模式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低于香蕉单作。不同间作模式对酶活性影响的大小总体表现为: 间作大豆>间作花生>间作生姜>香蕉单作。茎秆堆沤还田处理的蔗糖酶、脲酶活性明显上升, 其中对蔗糖酶活性提高的幅度最大, 达34.6%~39.2%, 脲酶达9.7%~28.7%; 茎秆堆沤还田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相对较小, 而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还田量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 随还田量增加, 脲酶活性增强, 蔗糖酶增加不显著, 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还田量低于2.5 kg·株-1时比对照略有下降。
菜场夏闲田一季中晚稻耕作栽培模式研究
黄庆, 刘怀珍, 陆秀明, 李康活, 周少川
2010, 18(3): 622-62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22
摘要(2050) PDF(1178)
摘要:
2006年5~9月在广东省博罗县园洲镇的会达菜场和鸿霖菜场, 以“黄华占”水稻为试材, 进行一季中晚稻不同耕作方法和不同种植方式的研究, 探索稻菜轮作系统的水稻种植省工节本、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技术措施。结果表明: 耕作方法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 种植方式中抛秧和插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但比直播显著或极显著增产。耕作方法中, 常耕的有效穗数较多、穗粒数较少, 免耕、免耕旱管的有效穗数较少、穗粒数较多; 不同耕作方法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显著差异。种植方式中, 直播的有效穗数最多、穗粒数最少、千粒重最轻, 产量最低; 抛秧穗数适宜、穗粒数和群体颖花数较多, 千粒重较大, 产量最高; 插植的群体颖花数与直播相近, 籽粒充实, 产量水平居中。耕作方法和种植方式对产量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 其中对千粒重影响最大, 每穗总粒数次之, 结实率和有效穗数相对比较稳定。结果表明, 一季中晚稻采用常耕、免耕和免耕旱管均可行, 采用抛秧或插植的效果比直播好。
广东省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效益分析
李志贤, 王建武, 杨文亭, 舒磊, 杜清, 刘丽玲
2010, 18(3): 627-63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27
摘要(2225) PDF(2489)
摘要:
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甜玉米/大豆间作对甜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指标、养分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1.07), 说明甜玉米/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与单作相比, 间作甜玉米千粒重提高17.88%, 差异显著; 甜玉米/大豆间作群体经济效益提高24.08%, 养分利用率提高54.09%, 两指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生长后期, 间作对甜玉米光能利用体现出一定的正效应, 播后55 d间作甜玉米光能利用率较单作增加28.44%。甜玉米/大豆间作不仅可改善作物群体结构, 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 而且可减少化肥施用量, 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4种畜禽粪便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研究
史金才, 廖新俤, 吴银宝
2010, 18(3): 632-63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32
摘要(4549) PDF(4364)
摘要:
本文采用玻璃厌氧发酵罐研究了猪粪、牛粪、鸡粪和鸭粪在室温下发酵20 d过程中产甲烷气量及其受物料特性影响的规律, 为动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研究表明, 在同等条件下猪粪、牛粪、鸡粪和鸭粪经过20 d的厌氧发酵后, 总产气量从大到小排序为牛粪>鸭粪>猪粪>鸡粪, 分别为2 649 mL、2 515 mL、1 964 mL、1 278 mL; 与总产气量排序相似, 上述粪便厌氧发酵总固体物质降解产气率分别为47.60 mL·g-1、45.23 mL·g-1、37.27 mL·g-1和33.49 mL·g-1。猪粪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易发生酸化, 第10 d发酵液 pH降到5.62, 从而导致产气量下降; 鸡粪在厌氧发酵过程中铵态氮含量过高, 发酵液铵态氮含量在前5 d就快速增长, 第15 d达到最大值3 604 mg·L-1, 从而抑制产气。可见, 源于物料自身的pH和铵态氮含量变化是影响畜禽粪便发酵液厌氧产气的重要因素。
堆肥反应器中表面活性剂APG对牛粪堆肥酶活性的影响
顾文杰, 张发宝, 徐培智, 解开治, 唐拴虎, 陈建生, 杨少海
2010, 18(3): 637-642.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37
摘要(1900) PDF(1475)
摘要:
利用堆肥反应器严格控制堆肥条件, 以牛粪为主要原料进行好氧堆肥, 在堆肥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PG), 研究其对堆肥中微生物数量以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好氧堆肥中添加表面活性剂APG对堆肥中的微生物无显著抑制作用, 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变化(P>0.05); 但可以促进堆肥升温, 延长高温期。加入APG对堆肥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几乎无影响, 最终APG处理和CK处理的酶活性值均达到1.17 mmol·g-1左右; 加入APG后脲酶活性略有提高, 第2 d APG处理和CK处理的脲酶活性均达到峰值, 分别为32.15 mg(NH3-N)·g-1·24h-1和30.17 mg(NH3-N)·g-1·24h-1, 差异不显著(P>0.05), 第7 d达到最低值, 分别为0.81 mg(NH3-N)·g-1·24h-1和0.38 mg(NH3-N)·g-1·24h-1, 差异显著(P<0.05); APG处理对转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其中转化酶在第3 d加APG处理和CK处理峰值分别为18.15 mg(葡萄糖)·g-1·24h-1和11.77 mg(葡萄糖)·g-1·24h-1, 第21 d两处理峰值分别为24.09 mg(葡萄糖)·g-1·24h-1和20.71 mg(葡萄糖)·g-1·24h-1, 差异显著(P<0.05); 纤维素酶在第3 d加APG处理和CK处理峰值分别为58.77 mg·min-1和30.62 mg·min-1, 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表面活性剂APG可以提高堆肥中转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 促进堆肥中有机物质的转化, 一定程度上加快好氧堆肥进程。
脲酶抑制剂NBPT对鸡粪好氧堆肥的保氮效果
张发宝, 顾文杰, 徐培智, 解开治, 唐拴虎, 陈建生, 杨少海
2010, 18(3): 643-648.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43
摘要(2484) PDF(1896)
摘要:
利用堆肥反应器, 以鸡粪和蘑菇渣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 在堆肥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 研究其对堆肥氮素转化的影响及保氮效果。结果表明: 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对堆肥进程中温度无显著影响, 在堆肥的高温阶段可有效控制堆料pH的升高, 在堆肥高温前期的0~10 d可有效降低堆肥的脲酶活性, 在堆肥中后期10~25 d明显提高全氮含量。堆肥25 d后, 添加0.04 mL·kg-1、0.08 mL·kg-1、0.16 mL·kg-1脲酶抑制剂NBPT分别比CK减少氮素损失6.61%、4.89%和13.51%。堆肥过程中, 堆料铵态氮含量呈升-降-升-降的双峰趋势, 且大部分时间CK处理的铵态氮含量高于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 且CK处理铵态氮的两次升高速度均高于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在堆肥的升温和高温期硝态氮含量不稳定, 但堆肥结束时, 各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本试验结果表明, 在堆肥过程中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可延缓鸡粪中的尿素态氮向铵态氮的转化, 增加堆肥成品中的硝态氮含量。在畜禽粪好氧堆肥中加入脲酶抑制NBPT可起到一定的保氮作用。
氮肥对镉在土壤-芥菜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影响
王艳红, 艾绍英, 李盟军, 杨少海, 姚建武, 唐明灯, 曾招兵
2010, 18(3): 649-653.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49
摘要(1844) PDF(1272)
摘要:
以芥菜为研究对象, 采用盆栽试验, 探讨了不同用量的5种氮肥对污染农田土壤中镉(Cd)在土壤–根系–地上部迁移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5种氮肥均促进了芥菜根系对Cd的吸收, 且根系Cd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根系吸收转运Cd的能力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在≤200 mg(N)·kg-1(土)的施氮水平下, CO(NH2)2和Ca(NO3)2处理能显著降低芥菜地上部Cd含量, 降低幅度分别为13%~29%和24%~30%。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 NH4Cl和(NH4)2SO4显著降低了土壤pH, 增加了土壤DTPA-Cd含量, 促进了芥菜对Cd的吸收。本试验条件下, 200 mg(N)·kg-1(土)的CO(NH2)2在增加芥菜产量和降低芥菜地上部Cd含量等方面优于其他氮肥处理。
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吸收镉的影响
郭利敏, 艾绍英, 唐明灯, 李盟军, 姚建武, 王艳红, 曾招兵
2010, 18(3): 654-658.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54
摘要(1806) PDF(1856)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施用石灰、钙镁磷肥、泥炭、碱渣4种土壤改良剂对外加镉污染的赤红壤上小白菜产量、镉吸收量、土壤有效态镉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 外加1 mg·kg-1和5 mg·kg-1镉对小白菜生物量无显著影响, 且1 mg·kg-1镉对小白菜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施用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上小白菜无显著增产效果。施用4种改良剂均能降低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 作用效果为石灰≈泥炭>碱渣>钙镁磷肥。不同改良剂对小白菜根部镉含量影响不同, 泥炭和石灰在所有镉浓度下、钙镁磷肥在0和1 mg·kg-1镉浓度下可显著降低根部镉含量, 而碱渣无明显作用, 种植两茬规律一致。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 施用石灰、碱渣、钙镁磷肥使土壤pH显著升高, 有效态镉含量显著降低, 从而降低小白菜对镉的吸收; 泥炭可显著提高土壤pH, 虽降低土壤有效态镉作用效果不显著, 但显著降低小白菜体内镉含量, 这可能与土壤中形成难以被植物吸收的镉有机结合物有关。两茬蔬菜种植结果显示, 施用后期改良剂对镉污染的抑制效果也较明显。
施肥对铅镉污染土壤上芥菜铅镉含量及生理的影响
姚建武, 王艳红, 李盟军, 唐明灯, 艾绍英, 曾招兵
2010, 18(3): 659-662.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59
摘要(1778) PDF(1439)
摘要:
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化学肥料组合处理对铅镉污染土壤上芥菜(Brassica juncea)Pb、Cd含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各肥料处理在显著提高芥菜生物量的基础上, 显著降低了芥菜地上部Cd含量(P<0.05), 其中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铵+硫酸钾处理的效果最佳, 芥菜Cd含量仅为对照的41.0%; 施肥处理提高了芥菜地上部Pb含量, 但Pb没有健康风险; 施肥提高了叶菜的叶绿素含量, 但丙二醛、脯氨酸、细胞质膜透性与芥菜地上部Pb、Cd含量无显著相关性。重金属污染土壤施肥处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降低叶菜有害重金属含量的有效技术。
综合评述
我国苹果黑星病发生概况及研究进展
胡小平, 周书涛, 杨家荣
2010, 18(3): 663-667.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63
摘要(2776) PDF(4484)
摘要:
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 (Cooke) Wint]是世界各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 具有流行速度快、危害性大、难于防治等特点。近年来苹果黑星病在我国有逐步蔓延的趋势, 严重威胁着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分布、初侵染来源、病害发展过程、症状特点、主要防治措施及研究历史等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并提出了我国苹果黑星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以期为我国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等提供参考。
退化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研究概况
樊云龙, 陈浒, 苏孝良, 张芳挺
2010, 18(3): 668-673.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68
摘要(2306) PDF(2189)
摘要:
土壤动物在揭示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和生态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退化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研究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生态退化导致土壤动物数量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 而土壤动物丧失使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受阻。通过利用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改变来指示生态退化进程和凭借土壤动物强大的修复能力对退化土壤进行治理将是有益的探索。退化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
研究简报
施氮对江淮地区饲用玉米产量形成的调控研究
史文娟, 董召荣, 汪本忠, 戴明伙, 连亚楠, 方玉, 姚佐文
2010, 18(3): 674-676.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74
摘要(2619) PDF(1610)
摘要:
黄瓜种子萌芽期抗旱指数测定与分析
梁玉芹, 宋秀兰, 刘云, 宋炳彦
2010, 18(3): 677-679.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77
摘要(1749) PDF(1405)
摘要:
高剂量稀土La(Ⅲ)与酸雨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复合伤害效应及机理
胡刚, 徐秋荣, 梁婵娟, 周青
2010, 18(3): 680-682. doi: 10.3724/SP.J.1011.2010.00680
摘要(2086) PDF(129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