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30卷  第10期

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调控
极端降水条件下土壤中O2浓度对CO2和N2O浓度变化的调控作用
韩慧, 乔林明, 王晓璐, 杜炎玲, 王蕊, 郭胜利
2022, 30(10): 1555-1564. doi: 10.12357/cjea.20220116
摘要(287) HTML (92) PDF(90)
摘要:
在干旱和半干旱区, 降水是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驱动因素, 但极端降水条件下温室气体(CO2、N2O)浓度、排放特征及其与土壤O2动态变化的关系尚不清楚。针对3种土壤管理措施(不施肥、施氮肥、秸秆还田), 模拟极端降水(单次100 mm)条件下, 高频率监测3种管理措施土壤O2、CO2和N2O浓度及其地表CO2、N2O通量。与对照(单次10 mm)相比, 极端降水条件下不施肥、施氮肥、秸秆还田3种处理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310%、440%和190%; CO2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27%、1%和−11%; 地表CO2、N2O通量与土壤CO2、N2O浓度动态变化基本一致, 并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极端降水后土壤中O2浓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而CO2、N2O浓度变化则呈相反趋势; 土壤中CO2、N2O浓度与O2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 但随着O2浓度的降低, CO2呈生长曲线型增长, 而N2O呈指数型增长。极端降水条件下土壤中O2、CO2和N2O浓度变化达到峰值的时间较早。极端降水在促进土壤O2浓度消耗的同时, 也促进了土壤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本研究结果为明确雨养区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生物炭对盐渍化土壤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及冻融效应的影响
张如鑫, 屈忠义, 杨威, 刘祖汀, 王麒源, 王丽萍
2022, 30(10): 1565-1576. doi: 10.12357/cjea.20220010
摘要(257) HTML (92) PDF(61)
摘要:
为探讨生物炭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土周年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冻融效应的影响, 于2019年初冻期前设置3种生物炭添加量处理[15 t∙hm−2 (B15)、30 t∙hm−2 (B30)和 0 t∙hm−2 (CK)], 之后不再施用生物炭, 在试验当年冻融期(1 a冻融期)、葵花生长期和翌年冻融期(2 a冻融期), 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CO2、CH4、N2O排放通量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 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葵花生长期土壤CO2累积排放量, 与CK相比, B15和B30分别降低CO2累积排放量9.86%和14.37%, 而对1a、2a冻融期的CO2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影响。1 a冻融期、葵花生长期和2 a冻融期的土壤以吸收CH4为主, 其中冻融期土壤对CH4的吸收强度大于葵花生长期; 生物炭施入能够降低土壤CH4累积排放量, 3个时期降低幅度分别为31.15%~55.59%、18.75%~28.13%和9.33%~25.36%, 随施入时间的延长其降幅逐步减小。与CK相比, 生物炭添加显著降低了3个时期土壤N2O累积排放量, 1 a冻融期降幅为42.86%~54.76%, 葵花生长期降幅为14.08%~26.76%, 2 a冻融期降幅为24.07%~59.26%。同时, 添加生物炭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增温潜势, 3个时期的增温潜势大小顺序均为CK>B15>B30; 与CK比, B15和B30显著提高了葵花产量, 增幅分别为6.51%和9.44%。施用于盐渍化土壤的生物炭经历2轮冻融作用, 能在不明显减少土壤CO2排放的基础上, 显著抑制N2O排放、促进CH4吸收。
稻虾共作模式碳足迹评价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
蒋榕, 徐强, 李京咏, 戴林秀, 敖弟彩, 窦志, 高辉
2022, 30(10): 1577-1587. doi: 10.12357/cjea.20220188
摘要(355) HTML (111) PDF(108)
摘要:
客观全面地评价稻虾共作模式的碳足迹对于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碳足迹进行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有助于增加评价结果的稳健性, 并为未来进一步优化参数和降低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提供借鉴。本研究基于大田试验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 以单位面积、单位产值和单位营养密度单元(NDU)为功能单位对水稻单作和稻虾共作模式进行较为全面的碳足迹评价。结果表明, 水稻单作和稻虾共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别为14 126 kg(CO2-eq)∙hm–2和13 140 kg(CO2-eq)∙hm–2。由于稻虾共作有更高的经济产值和营养密度输出, 该模式的单位产值碳足迹[0.11 kg(CO2-eq)∙¥–1]和单位NDU碳足迹[3.05 kg(CO2-eq)∙NDU–1]分别比水稻单作降低81.4%和49.3%, 而该模式的净生态系统经济预算(85 745 ¥∙hm–2)比水稻单作增加511.5%。热点分析表明, CH4排放(59.8%)、电力消耗(13.8%)和饲料投入(12.3%)对稻虾共作模式的碳足迹构成贡献较大, 这几个参数比其他输入参数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也更大。不确定性分析表明, 在95%的置信区间下, 稻虾共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足迹为11 179~15 613 kg(CO2-eq)∙hm–2。本研究结果突显了稻虾共作模式丰富的营养产出功能, 并从改善居民饮食结构的角度剖析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可为具有多功能产出的农业生产系统进行更全面的碳足迹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华北平原春玉米多熟种植模式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陈兴琼, 李金娜, 国一凡, 陈琳, 徐洁, 隋鹏, 刘瑾, 高旺盛, 陈源泉
2022, 30(10): 1588-1600. doi: 10.12357/cjea.20220030
摘要(294) HTML (142) PDF(59)
摘要:
为探究华北平原春玉米多熟种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基于田间定位试验, 利用DNA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从土壤微生物的角度对6种种植模式0~20 cm耕层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与春玉米单作(MM, 对照)相比, 5种多熟种植模式[黑麦-春玉米(MR)、冬小麦-夏玉米(MW)、菠菜-春玉米(MSp)轮作模式及马铃薯/春玉米(MPo)、豌豆/春玉米(MP)套作模式]均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P<0.05), Shannon指数分别较MM提高12.18%、12.17%、10.37%、11.69%及8.44%, 各模式间土壤真菌丰富度无显著性差异。2)各种植模式中, 土壤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隐菌门(Rozellomycota)是优势种群, 其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达80%以上。3)多熟种植模式有利于增加有益真菌, MR、MW及MSp中被孢霉属(Mortierella)及绿僵菌属(Metarhizium)等潜在有益菌相对富集, MSp中绿僵菌属尤为丰富; 而有作物致病风险的拟棘壳孢属(Pyrenochaetopsis)在各种植模式中相对丰度表现为: MM>MW>MP>MR>MSp>MPo。4) 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表明, 种植模式改变了土壤真菌营养型的占比: MM处理主要为腐生型(26.09%)、病理型(22.48%)及病理-腐生-共生过渡型(26.39%), MW处理主要为腐生型(29.99%), 其他多熟模式中腐生型(21.11%~27.88%)及病理型(23.74%~30.40%)均占较大比例。5)相关分析表明, 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含量及容重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综上, 与春玉米单作相比, 春玉米轮、套作其他作物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其中黑麦-春玉米、菠菜-春玉米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在提高土壤真菌多样性, 富集有益微生物群落均有良好表现。此外, 春玉米-黑麦、菠菜-春玉米轮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潜在致病菌丰度。因此, 从土壤微生物角度, 综合节水与保地的需求, 春玉米与黑麦或菠菜轮作的模式或是更合适的模式。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
黑土区春小麦产量对积雪覆盖的响应研究—基于季节性冻土冻融过程调控的视角
付微, 任健, 李艺帆, 魏孝荣, 于淑会, 胡永翔, 尚国琲
2022, 30(10): 1601-1609. doi: 10.12357/cjea.20220006
摘要(214) HTML (66) PDF(48)
摘要:
为揭示黑土区季节性积雪—季节性冻土—粮食生产的联动关系, 以春小麦为研究对象, 采用积雪控制试验, 设置积雪覆盖和无积雪覆盖两个处理, 通过测定春小麦产量以及季节性冻土冻融期的0~100 cm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 探究季节性冻土冻融过程(冻融形成发育、土壤水热状况)在调控春小麦产量对积雪覆盖响应方面的潜在作用。结果发现: 季节性冻土融化阶段的春小麦播种—出苗期10 cm土壤水分、出苗—四叶期20 cm土壤水分以及冻融期10 cm土壤冻融循环频率等土壤水分和土壤冻融循环频率参数是影响黑土区春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 表现为黑土区春小麦产量随土壤融化阶段的播种—出苗期10 cm土壤水分、融化期10 cm土壤冻融循环频率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 , 而随土壤融化阶段的出苗—四叶期20 cm土壤水分、冻结期10 cm土壤冻融循环频率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枯水年份, 上述季节性冻土的土壤水分和土壤冻融循环频率参数对积雪覆盖响应不敏感, 因此, 枯水年黑土区春小麦产量对积雪覆盖无显著响应。研究结果为东北黑土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持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齐穗后弱光胁迫对杂交籼稻节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的影响
周星, 李博, 朱莜芸, 李秋萍, 何辰延, 袁玉洁, 黄小凡, 何宇欣, 王丽, 程红, 任万军, 邓飞
2022, 30(10): 1610-1619. doi: 10.12357/cjea.20220187
摘要(168) HTML (63) PDF(58)
摘要:
以杂交籼稻组合‘宜香优2115’和‘C两优华占’为试验材料, 采用大田遮光试验(遮光53%)研究了杂交籼稻不同节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积累量的动态变化以及转运特性。结果表明, 齐穗后下部节间NSC含量迅速下降, 其储藏的NSC即被转运利用, 而上部节间NSC转运相对迟缓, 且部分节间可出现NSC继续积累现象; 成熟期遮阴处理各节间NSC含量较对照显著下降20.98%~95.45%(P<0.05), NSC转运量显著增加3.37%~453.70%(P<0.05), 而NSC转运率和贡献率则分别提高3.25~325.07个百分点和0.63~9.18个百分点。除穗颈节外, ‘宜香优2115’各节间NSC含量和积累量以及节间转运量和贡献率均高于‘C两优华占’; 遮阴处理下‘宜香优2115’因其花前各节间较高的NSC积累量和花后较高的转运量, 使其结实率和产量下降幅度明显低于‘C两优华占’。相关分析表明, 对照与遮阴处理的产量差值与成熟期第3和第5节间NSC积累量差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 与转运量和转运率差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可见, 水稻可通过增强花前各节间, 特别是第3和第5节间积累NSC的转运再利用, 来降低弱光胁迫对水稻产量的不利影响。因此, 生产上可通过选用花前节间NSC积累量高, 花后转运量大的品种来降低弱光胁迫对水稻的危害。
低铁胁迫对不同铁效率玉米幼苗生长、抗氧化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付豪, 任云, 陈泽雄, 聂姝姝, 余文静, 李强
2022, 30(10): 1620-1629. doi: 10.12357/cjea.20220036
摘要(168) HTML (57) PDF(43)
摘要:
通过分析不同铁效率玉米幼苗低铁胁迫下的生长、抗氧化及光合生理特性差异, 为铁高效品种玉米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铁高效玉米品种[‘正红2号’ (ZH 2), ‘正大619’ (ZD 619)]和铁低效玉米品种[‘川单418’ (CD 418), ‘先玉508’ (XY 508)]为试验材料, 在3个纯铁浓度[0 μmol∙L−1 (Fe0)、10 μmol∙L−1 (Fe10)和100 μmol∙L−1 (Fe100)]下研究低铁胁迫对不同铁效率玉米品种苗期生长、抗氧化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铁胁迫下, 玉米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地上部干物质和铁积累分配比、单株干物质量和铁积累量均显著下降(P<0.05), 而胞间CO2浓度,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根系干物质和铁积累比例, 根冠比和根冠铁比均显著升高(P<0.05); 但铁高效品种形态特征、光合特性、干物质和铁的积累与分配及MDA含量的变幅均低于铁低效品种, 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POD活性的增幅均高于铁低效品种, 且随胁迫程度增加, 两类品种间变幅差异增大。与铁低效品种相比, 铁高效品种在低铁胁迫下具有较高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 有利于减轻其膜脂过氧化伤害, 保持较高的光合特性, 协调地上地下物质和铁的积累与分配, 并维持地上部的生长, 从而提高其对低铁环境的适应性。
河北滨海盐碱地苜蓿营养品质对秋眠等级和茬次的响应
王士超, 方栋, 李晓林, 韩立朴
2022, 30(10): 1630-1637. doi: 10.12357/cjea.20210919
摘要(176) HTML (102) PDF(38)
摘要:
种植苜蓿是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 对保障我国饲料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但苜蓿营养品质对秋眠型和刈割茬次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北滨海盐碱地秋眠型、刈割茬次及其交互作用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5个秋眠型(极秋眠型、秋眠型、半秋眠型、非秋眠型和极非秋眠型)共计40个苜蓿品种和6个刈割茬次开展研究。研究发现: 1)苜蓿粗蛋白产量受秋眠等级和刈割茬次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P≤0.05), 其中极秋眠型苜蓿年总粗蛋白产量最高, 比半秋眠型增加14.5%。除第5茬秋眠型处理间苜蓿粗蛋白产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其他茬次均无显著差异。2)随着刈割茬次的递增, 苜蓿粗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其中第6茬极秋眠型苜蓿粗蛋白含量为21.5%, 显著高于非秋眠型(P<0.05)。3)秋眠型对第1茬苜蓿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影响显著(P<0.05), 最高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出现在极秋眠型。4)秋眠型和刈割茬次及其交互作用对苜蓿相对饲喂价值影响显著(P<0.05); 最高苜蓿相对饲喂价值出现在第4茬; 极非秋眠型第1茬苜蓿相对饲喂价值为165.3, 显著高于极秋眠型(P<0.05)。综上所述, 在滨海盐碱区苜蓿营养品质受秋眠型和刈割茬次的影响, 特别在气温较低条件下的头茬和末茬苜蓿, 弱秋眠性苜蓿第2~4茬具有较高的饲用潜力。
基于AquaCrop模型的阿勒泰地区春小麦节水潜力分析
任哓红, 王会肖, 刘昌明, 范玲
2022, 30(10): 1638-1648. doi: 10.12357/cjea.20220031
摘要(192) HTML (61) PDF(35)
摘要:
为进一步发展节水农业,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建立作物产量与耗水量的响应关系, 确定区域农业节水潜力, 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以AquaCrop为研究模型, 对模型产量模块参数标准化的水分生产效率(WP*)和参考收获指数(HI0)进行多年率定与验证, 以2017年作为现状水平年, 通过设置4月10日和4月20日两个春小麦(‘新春6号’)播种日期, 每个播种日期下设置400 mm、350 mm、300 mm、250 mm、200 mm的灌溉定额和7 d和10 d的灌溉周期, 共20个情景, 对新疆阿勒泰地区春小麦产量进行模拟, 对比不同情景下的春小麦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受灌溉定额和灌水次数的影响, 以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为目标, 择优选择最佳灌溉策略。利用现状年春小麦种植面积作为参考值, 对比现状水平年和未来水平年在不同情景下的小麦产量及总节水量差异, 分析小麦的节水潜力。结果表明: 1)推荐WP*=18 g∙m−2和HI0=48%作为阿勒泰地区2005—2014多年率定及2015—2017年验证后的产量模块参数, 率定产量误差范围为−3.44%~5.67%, 适用性评价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残差系数(CRM)、Willmott一致度(d)和纳什效率系数(ENS)值分别为0.110、0.023、0.002、0.956、0.935, 适用性好; 2015—2017年验证产量误差分别为−0.41%、−3.02%、3.34%, 模拟误差较小。2)不同情景下的模拟结果显示, 情景S15 (4月20日播种、灌溉定额为300 mm、灌溉周期为7 d)可以作为推荐灌溉策略, 该模拟情景下, 作物产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5.610 t∙hm−2和1.870 kg∙m−3。3)对于阿勒泰地区的春小麦种植, 情景S15作为推荐的灌溉策略, 现状水平年可以实现节水2.335亿m3, 节水潜力是可观的, 未来水平年可以分别实现节水2.407亿m3、2.431亿m3、2.476亿m3
农业资源与环境
陕西关中农田土壤中塑料碎片和微塑料残留及其累积特征研究
陈荣龙, 陈延华, 黄珊, 余瑶, 陈荣桓, 薛萐, 刘莹, 杨晓梅
2022, 30(10): 1649-1658. doi: 10.12357/cjea.20220137
摘要(402) HTML (82) PDF(81)
摘要:
农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促进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 然而农膜残留及其碎片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 已成为绿色农业发展及生态安全面临的重要挑战。本研究以陕西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 通过野外调研采集不同作物种植农田耕层土壤(0~30 cm), 利用检视法、密度分离法及显微镜扫描鉴定等技术, 研究长期农膜覆盖蔬菜地(蔡家坡, 以下简称蔬菜地)与大棚(苗圃)种植区(杨凌, 以下简称大棚区)土壤中塑料残片和微塑料残留及累积丰度特征。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土壤中均检出塑料残片, 塑料残片颜色主要有红色、黑色、白色、蓝色等, 其中蔬菜地以白色农膜残片为主, 而大棚区主要以黑色培养钵碎片为主; 不同土层中, 塑料残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 且残片个数随着残片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其中蔬菜地37.8%为0.25~2 cm2的小残片, 其次为2~10 cm2、10~25 cm2的残片, 最低为>25 cm2的大残片; 大棚区67.5%为0.25~2 cm2的残片, 其次为2~10 cm2、10~25 cm2的残片, 几乎未检测到>25 cm2的大残片塑料。同时, 残片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小(P<0.05), 0~10 cm土壤中蔬菜地残片含量平均为26.2 μg∙g−1, 大棚区平均为34.9 μg∙g−1; 而20~30 cm土层中残片含量最低, 蔬菜地仅为2.48 μg∙g−1, 大棚区平均为4.79 μg∙g−1。然而, 蔬菜地微塑料检出率较低, 为23.9%, 且最大检测量为表层0~10 cm, 为1.8×103个∙kg−1; 而在大棚区微塑料检出率为39.5%, 最大检测量为表层0~10 cm, 为500个∙kg−1。由此看出, 长期施用农膜及塑料大棚导致土壤中塑料残留量显著增大, 且不同土层中塑料残片及微塑料累积量变化差异较大, 可能对土壤性质及作物生长造成危害, 导致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下降等不良后果。后续应进一步对塑料残留碎片化过程及微塑料在土体内迁移和累积风险进行研究, 以期为全面评估该区域农田土壤塑料污染提供依据。
ENSO事件对山东苹果生产的影响Ⅰ: 不同年型下苹果气候资源及产量的变化研究
崔成, 刘园, 刘布春, 孙彦坤, 杨凡, 张晓男, 邱美娟
2022, 30(10): 1659-1674. doi: 10.12357/cjea.20210925
摘要(185) HTML (88) PDF(53)
摘要: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作为目前全球最强的海-气耦合系统之一, ENSO事件对我国气候资源, 甚至我国农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山东是我国苹果的优势主产区之一, 苹果产量的变化受限制于当地气候条件。分析在ENSO事件的影响下, 气候资源变化对当地苹果产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山东1991—2019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地市级苹果种植统计数据及ENSO数据, 分析在不同ENSO年型下山东苹果可生长期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苹果可生长期气候资源对当地苹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山东全省苹果种植面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总产和单产呈显著增加趋势; 苹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重心由潍坊地区向胶东半岛移动, 单产重心在潍坊由中部向西南方向移动。2)不同ENSO年型下苹果可生长期气候资源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在不同ENSO年型下苹果可生长期气候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 光照资源呈北多南少空间分布、热量资源呈西多东少分布; 而降水资源则呈南多北少分布。厄尔尼诺年光照资源、热量资源较为优越, 拉尼娜年、中性年降水资源较为优越。3)不同ENSO年型下苹果可生长期气候资源与苹果气象单产中, 热量资源与气象单产多呈负向关系, 对气象单产有一定制约影响; 而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降水资源与苹果气象单产呈正向关系, 中性年降水资源与苹果气象单产呈负相关。优越的气候资源对苹果生产的增收增益有促进作用。过量的气候资源会对苹果产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未来需要关注在厄尔尼诺年下的高温、干旱等相关灾害, 拉尼娜年、中性年下的低温、洪涝灾害, 规避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保证当地苹果产业健康发展。
农业生态经济与生态农业
社会资本、技术认知对黑土区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
李文欢, 王桂霞
2022, 30(10): 1675-1686. doi: 10.12357/cjea.20220032
摘要(189) HTML (63) PDF(39)
摘要:
黑土地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 在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过度利用的情况下, 黑土地质量正在不断退化, 如何提高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率, 促使黑土地由“瘦”变“肥”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嵌入性社会结构理论, 以典型黑土区625户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析了社会资本、技术认知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影响的传导路径及其群组差异。研究表明: 1)社会资本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技术认知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同时技术认知在社会资本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但技术有用性认知的间接影响大于技术易用性的影响。3)多群组SEM结果显示: 种植规模、年龄在社会资本和技术认知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 大规模种植户技术采纳行为更容易受社会网络的影响, 而中小规模种植户受社会信任影响较大。中青年种植户的技术采纳行为更容易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 而老年种植户更容易受到技术易用性的影响。鉴于此, 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除依靠政府外, 还应在考虑农民异质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及收入效应研究—基于792户菜农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田路, 郑少锋, 陈如静
2022, 30(10): 1687-1697. doi: 10.12357/cjea.20220038
摘要(203) HTML (60) PDF(40)
摘要:
本文以山东省寿光市蔬菜种植户为例, 对菜农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影响因素和收入效应进行定量分析, 以便为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种植行业的有效推广、促进菜农绿色生产和提质增收提供政策参考。基于山东寿光792户菜农的微观数据, 采用赫克曼矫正法模型从“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两个方面探究了影响菜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 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菜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对其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研究发现: 1)菜农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程度不足, 样本农户中只采纳1项和2项绿色防控技术的数量最多, 占总样本比重分别为36.87%和27.27%; 2)菜农绿色防控技术认知水平、接受质检和培训经历、会主动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对菜农的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显著正相关, 地块数量、信息设备数量对菜农的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显著负相关; 3)人均收入超过样本平均水平的菜农更乐于接受绿色防控技术, 且该技术的采用可增加菜农年均收入的比重为7.2%。据此, 应发挥绿色防控技术的增收效应, 激发菜农采纳新技术的内生动力, 提出政府应加快健全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机制,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给予菜农技术政策补贴, 增强菜农的科学技术意识、积极推动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等政策建议。
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朱春雨, 曹建生
2022, 30(10): 1698-1708. doi: 10.12357/cjea.20210900
摘要(441) HTML (154) PDF(92)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深化, 具有开发和保护双重属性的生态旅游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生态旅游内涵概念、利益相关者、环境影响和管理4个角度梳理了过去40年国内外研究成果, 包括: 1)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随着经济社会背景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 共有特征是以自然和伴生的人文生态系统为对象、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方式和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2)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包括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 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等核心层之间的利益诉求冲突构成了生态旅游的主要矛盾, 在利益相关者关系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3)生态旅游对环境影响存在两面性, 在小尺度上多表现为对植物、土壤、动物和水环境的损害和破坏, 而在大的景观尺度上通过为野生动物和保护区提供支持、降低当地居民自然资源需求、提升参与者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等直接或间接方式促进自然、生物和文化环境的保护; 4)生态旅游管理包括景区规划、游客管理、环境教育、社区参与等内容, 其理论基础、表现形式、实施方式、运行模式逐渐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3S技术和“互联网+”等、游客认知管理等新技术、新理念逐步应用到生态旅游管理机制探索中。在此基础上, 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生态旅游实践需求, 对未来研究热点领域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