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30卷  第12期

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调控
干旱胁迫下以植物为介导的地上和地下植食性昆虫的相互作用
舒园, 居静, 赵海涛, 郝彦宾, 李林峰
2022, 30(12): 1891-1899. doi: 10.12357/cjea.20220140
摘要(239) HTML (99) PDF(68)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营养级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 尤其以植物为介导的地上和地下植食性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植食性昆虫和多营养级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由于全球气候变化, 干旱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极有可能增加, 因此研究干旱胁迫下以植物为介导的地上和地下植食性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极其必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研究文献发现: 1)当前气候下地上与地下植食性昆虫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建立在“植物胁迫假说”和“防御诱导假说”上, 并通过植食性昆虫到达寄主植物的顺序、植食性昆虫性能参数、植物生活史以及植食性昆虫的类型影响地上和地下植食性昆虫相互作用; 2)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建立在“生长-分化”假说上, 目前这一理论得到了一定支持; 3)干旱胁迫可引起植物生理的改变从而影响植物与地上食叶昆虫(咀嚼类、刺吸式)间的相互关系; 4)干旱胁迫下植物与地下食根昆虫的相互研究较少, 目前仅有的研究认为干旱与地下食根昆虫造成的植物根系伤害可能是叠加的; 5)干旱胁迫下以植物为介导的地上和地下植食性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受到植食性昆虫种类, 植物种类, 植物防御化合物的类型、浓度和分布, 植物激素, 植物适口性, 植物群落以及生境等的影响; 6)今后关于干旱胁迫下以植物为介导的地上和地下植食性昆虫相互作用的研究还需进一步缩小试验局限性: 如长期实地试验, 扩大试验范围(如纳入更多植物以及植食性昆虫种类等), 创新试验方法等充分探讨相互作用之间的主导机制。
基于Aqua Crop的南宁市甘蔗响应气象干旱情景模拟
杨云川, 程禹灏, 梁丽青, 廖丽萍, 王婷艳, 张会娅, 杨星星, 胡甲秋
2022, 30(12): 1900-1912. doi: 10.12357/cjea.20220315
摘要(195) HTML (82) PDF(41)
摘要:
南宁市多低山丘陵、岩溶发育, 甘蔗种植以雨养为主, 气象干旱造成的土壤水分亏缺一直是影响该区域甘蔗生长和产量累积的主要因子, 多年来旱灾造成的甘蔗产量损失巨大。为此, 本文基于1979—2018年0.1°格点逐日气象数据, 计算逐日标准化加权平均降水指数(SWAP)并分析了南宁市气象干旱特征及其在甘蔗生育期的可能发生情景, 并采用水分要素驱动的Aqua Crop作物模型, 开展了该区域甘蔗生长、生物量及产量累积过程对不同强度、历时的气象干旱的响应机制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经扩展傅里叶幅度检验法(EFAST)对作物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本地化率定后, 该模型模拟研究区的甘蔗产量拟合精度达0.92、均方根误差百分率为3.84%。历时典型气象干旱年情景模拟表明: 产量和生物量累积对各强度气象干旱均有显著响应, 蒸腾量变化只有在分蘖期和伸长期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敏感, 而冠层覆盖度对气象干旱的响应具有显著的滞后递减特征。甘蔗各生育期的气象干旱情景模拟发现: 萌芽期发生轻、中旱历时达15 d及以上时甘蔗的上述4个要素开始出现显著响应, 伸长期发生轻、中和重旱历时为5 d及以上时, 甘蔗各要素即出现显著响应, 而成熟期基本不受气象干旱影响。各强度气象干旱情景下, 甘蔗的产量、生物量、蒸腾量的减少率随干旱历时的变化分别为0~24.0%、0~18.5%及0~15.9% (轻旱历时5~35 d), 25.0%~37.0%、20.0%~29.3%及8.0%~24.4% (中旱历时15~45 d), 33.5%~40.0%、26.2%~31.7%及18.9%~25.7% (重旱历时35~50 d)。上述成果揭示了研究区甘蔗生长过程及累计产量等与各强度、历时气象干旱之间的定量映射关系, 可为南宁市解析气象干旱-土壤水分-甘蔗长势的旱灾链式传递机理、多阶段旱灾预警及旱灾动态风险智慧调控等奠定科学基础。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
不同土壤施磷和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玉米间作系统氮磷吸收的影响
王倩倩, 刘志强, 陈康, 王秀荣
2022, 30(12): 1913-1924. doi: 10.12357/cjea.20220124
摘要(239) HTML (69) PDF(84)
摘要:
通过在酸性与石灰性土壤进行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玉米(Zea mays L.)间作接种根瘤菌的盆栽试验, 对比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施磷条件下根瘤菌接种对间作大豆、玉米的生长、氮磷吸收和根际理化性质的影响, 为根瘤菌剂的田间应用提供参考。本试验以‘巴西十号’大豆品种和‘正甜68’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 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 A因素为磷水平[施磷肥(+P)和不施磷肥(–P)]; B因素为两类土壤[酸性(宁西和翁源土壤)土壤与石灰性(三坪和昌平土壤)土壤]; C因素为两种接种处理[接种(+Ri)与不接种根瘤菌(–Ri)], 大豆结荚期测定间作大豆根瘤性状以及间作大豆和玉米的植株干重、植株总吸氮/磷量与相关根际指标。结果表明, 酸性土壤施磷条件下接种根瘤菌显著增加了间作大豆的总吸氮量; 石灰性土壤无论是否施用磷, 接种根瘤菌均改善了间作大豆的根瘤性状, 增加了总吸氮量; 并且石灰性土壤接种根瘤菌能够促进间作大豆磷吸收。两地的石灰性土壤接种根瘤菌后大豆植株总吸磷量显著增加, 三坪石灰性土壤施磷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后大豆根际pH显著降低, 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 昌平石灰性土壤施磷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后大豆及其间作玉米根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增加。石灰性土壤在间作大豆植株总吸氮/磷量增加的基础上, 接种根瘤菌增加了植株干重; 然而, 接种根瘤菌对间作玉米植株干重和总吸氮/磷量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综上, 土壤pH和磷有效性显著影响根瘤菌接种的效果。酸性土壤施磷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增加了间作大豆的总吸氮量, 石灰性土壤接种根瘤菌能够达到氮磷协同高效促进间作大豆的生长。石灰性土壤接种根瘤菌促进磷活化吸收主要是由于增强了间作大豆的根际过程。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花粒期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衰老特性
王丹, 吕艳杰, 姚凡云, 徐文华, 陈帅民, 邵玺文, 曹玉军, 王永军
2022, 30(12): 1925-1937. doi: 10.12357/cjea.20220291
摘要(181) HTML (100) PDF(61)
摘要:
开花后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 阐明该时期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衰老特性, 有助于理解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差异的形成机制, 为不同栽培模式玉米植株衰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对密度、耕作方式和肥料运筹等农艺措施进行不同组合, 模拟不同产量水平的栽培模式, 设计了基础(ISP)、农户(FP)、高产高效(HH)和超高产(SH) 4种栽培模式。通过叶面积(LA)动态变化模型y=aeb−cx/(1+eb−cx)解析叶片衰老过程; 通过测定不同部位叶片光合色素、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 比较不同栽培模式玉米叶片的衰老特性。HH (12 445.55 kg∙hm−2)和SH (13 759.07 kg∙hm−2)的产量显著高于FP和ISP (P<0.05), 分别较FP增产14.4%和26.4%; 吐丝期和成熟期SH的干物重较HH分别提高18.5%和10.4% (P<0.05), HH较FP分别提高2.8% (P>0.05)和17.7% (P<0.05)。与FP相比, HH和SH叶片衰老启动晚且以上部叶片最为典型, 平均衰老速率下降26.7%和18.0%, 其叶片最大衰减速率出现的时间延长12 d和8 d, 单株最大叶面积增加8.7%和6.6%。吐丝后0~60 d, HH和SH下部平均叶面积分别较FP高42.4%和17.3%。吐丝后, HH和SH的中下部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FP(P<0.05)。HH中下部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且生育后期下降缓慢。吐丝后, 不同栽培模式玉米各部位叶片的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且HH和SH的MDA含量与FP相比维持在较低水平。与农户模式相比, 密植、深翻和分次施肥技术要素集成的高产高效和超高产栽培模式, 花粒期冠层上部叶片衰老启动较晚, 而中下部叶片面积较高且衰老较慢, 吐丝后其色素含量较高且下降缓慢, 同时叶片保护酶活性较高, 显著减缓了中下部叶片衰老进程, 有利于开花后光合物质同化, 实现高产。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吴宇, 蔡洪梅, 许波, 于敏, 王捧娜, 代雯慈, 张梦祥, 任驿, 武文明, 李金才, 陈翔
2022, 30(12): 1938-1948. doi: 10.12357/cjea.20220199
摘要(202) HTML (61) PDF(79)
摘要:
根系分泌物在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明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对于小麦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 运用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对小麦单季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T1)、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玉米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T2)、玉米单季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T3)、小麦玉米秸秆不还田(CK)的小麦根系分泌物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表明T1处理增加了越冬期小麦根长与根干重, 提高了根系活力; T1、T2、T3较CK分别检测到330、110、89种差异代谢物, T1较CK的根系分泌物中水苏糖、毛蕊花糖等部分棉子糖系列寡糖相对含量增加, 对半乳糖代谢、糖酵解途径影响较大; 脯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等相对含量增加, 对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 D-谷氨酸代谢两条通路影响较大; 3-羟基癸二酸、磷酸肌酸、3-异丙烯基戊二酸、4-庚酸、肉桂酸等相对含量上升。由此可见, 小麦单季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改变了作物根系分泌物特征, 通过增加部分糖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物质相对含量, 促进了小麦根长与干重的增加, 并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
基于生理指标的棉花耐高温品种筛选及与根系表型关系分析
司鹏, 刘连涛, 孙红春, 张科, 白志英, 李存东, 张永江
2022, 30(12): 1949-1958. doi: 10.12357/cjea.20220114
摘要(247) HTML (102) PDF(62)
摘要:
近年来黄河流域棉区高温频发, 已成为限制棉花生长发育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目前不同棉花品种响应高温的特性, 尤其是根系表型差异尚不明确。本试验选择该棉区15个主栽棉花品种, 于六叶期在人工气候室设置对照(昼夜25 ℃/25 ℃)和高温(昼夜35 ℃/30 ℃)处理, 处理1周后测定功能叶片光合性能指标及根长、根表面积等根系表型指标。结果表明, 高温胁迫下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降低;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升高。利用主成分分析将10个指标整合为2个综合指标, 得到不同品种的耐热系数和品种得分, 聚类分析筛选出3个耐高温品种: ‘硕丰1号’ ‘国欣9号’和‘鲁棉研28’, 及5个不耐高温品种: ‘石抗126’ ‘邯无216’ ‘国欣4号’ ‘沧棉268’和‘农大601’。进一步将高温与对照的棉花根系表型指标比值与耐高温品种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 (P<0.01)、0.659 (P<0.01)、0.628 (P<0.05)和0.501 (P>0.05), 表明耐高温能力强的品种在受到高温胁迫后, 根系表型指标值降低的幅度较小; 此外研究也表明, 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也可以作为棉花耐高温筛选的指标。
冬小麦-夏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周年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
周宝元, 陈传永, 孙雪芳, 葛均筑, 丁在松, 马玮, 王新兵, 赵明
2022, 30(12): 1959-1972. doi: 10.12357/cjea.20220279
摘要(225) HTML (116) PDF(44)
摘要:
在保证周年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 探索同时实现冬小麦与夏玉米机械直接收获籽粒(简称“双粒收”)以及冬小麦节水的种植模式, 对提高黄淮海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意义重大。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山东胶州、河北大名和河南新乡开展田间试验, 设置传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CK)和实现双季籽粒机收的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TR), 研究其周年产量、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TR模式通过小麦极晚播(11月中旬)和玉米极晚收(11月上旬)对周年气候资源进行再分配, 从而导致作物产量变化。与CK比, TR处理冬小麦由于其生物量、穗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导致平均减产9.2%; 但夏玉米中晚熟品种由于其粒重和收获指数显著提高而平均增产8.1%, 且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为14.1%~16.8%。另外, TR处理冬小麦季耗水量和周年总耗水量分别比CK减少15.3%和6.0%, 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5.2%和8.4%; 冬小麦季产值和经济效益显著降低, 但夏玉米季产值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8.7%和16.2%, 周年经济效益增加5.6%。极晚播冬小麦+极晚收中晚熟夏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的建立, 可同时实现冬小麦节水和夏玉米籽粒低水分机械收获, 同时保证了较高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 为黄淮海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模式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思路。
农业资源与环境
设施农业的土壤健康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耿文丛, 马悦, 张玉雪, 朱峰
2022, 30(12): 1973-1984. doi: 10.12357/cjea.20220349
摘要(410) HTML (79) PDF(101)
摘要:
设施农业土壤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了解设施农业土壤健康问题, 并设计举措进行健康调控, 对提高设施农业土壤生产力及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设施农业土壤健康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 论述了目前设施农业管理措施及土壤环境所存在的复种指数高、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围绕作物和土壤的调控技术, 从优化种植结构、栽培抗性品种、调节养分、添加外源菌剂、构建人工微生物群落和调节食物网等方面阐述了设施农业土壤健康状况的调控技术。最后, 提出未来设施农业土壤健康调控措施研究中, 应构建设施农业土壤健康评价体系、拓展新的调控技术、推动制度建设等, 旨在为更深层次地研究设施农业的土壤健康调控技术提供参考。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田有毒有害化学/生物污染研究方向立项实施情况与成果产出分析
徐长春, 刘婕, 熊炜
2022, 30(12): 1985-1992. doi: 10.12357/cjea.20220823
摘要(207) HTML (69) PDF(60)
摘要:
农田有毒有害化学/生物污染是国内外农业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新兴方向。本文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工作, 对“十三五”期间“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中农田有毒有害化学/生物污染研究方向项目的申请受理、评审、立项实施等情况进行了回顾梳理, 分析了成果产出并对标志性成果进行介绍, 为未来我国农田有机和生物污染研究工作和相关科技计划规划布局提供参考借鉴。
河北平原农业灌溉以电折水系数影响因素研究
李飞, 陶鹏, 齐永青, 李红军, 王鸿玺, 王宁, 裴宏伟, 张喜英
2022, 30(12): 1993-2001. doi: 10.12357/cjea.20220288
摘要(211) HTML (93) PDF(43)
摘要:
“以电折水”是一种农业灌溉用水的间接计量方法, 通过建立灌溉耗电量与取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实现利用灌溉耗电量数据间接求算灌溉用水量。以电折水系数是灌溉取水量与耗电量的比值, 其准确性是影响该方法进行灌溉用水间接计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基于县域农业灌溉以电折水系数与地下水位监测结果, 分析了河北平原区以电折水系数的区域特征以及地下水埋深对以电折水系数的影响; 选择位于山前平原区的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为典型地点, 开展了机井用电量和抽水量关系的灌溉试验研究, 分析了灌溉时长、灌溉方式和季节等要素对以电折水系数取值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发现: 1)同等地下水埋深条件下, 山前平原区以电折水系数高于中东部平原区, 且随着地下水位埋深增加, 以电折水系数降低。地下水埋深每增加10 m, 山前平原区深层井以电折水系数降低0.42 m3∙kWh−1, 中东部平原区深层井降低0.15 m3∙kWh−1。2)灌溉试验结果表明, 机井的灌溉耗电量与取水量关系较为稳定, 同一机井不同次灌溉之间的以电折水系数波动幅度为5.7%; 受地下水水位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3月上旬到6月中旬的灌溉季内以电折水系数季节性变化幅度约为±10%; 管灌、喷灌等不同灌溉方式对实际以电折水系数具有显著影响, 管灌比喷灌的以电折水系数高28.8%。3)目前的河北平原县域以电折水系数测算结果尚不能满足农户灌溉用水计量和水权、水资源税核定的需求, 应考虑地下水季节性变化、灌溉技术类型差异和非灌溉用电的影响, 进一步提高以电折水方法的计量精度。
一株溶杆菌Lysobacter soli RCu6的转录组水平铜抗性机制研究
李富玉, 陈帅民, 刘梦帅, 陈苗苗, 李小方, 刘彬彬
2022, 30(12): 2002-2010. doi: 10.12357/cjea.20220198
摘要(230) HTML (62) PDF(37)
摘要:
铜是许多细胞酶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然而过量的铜通常对细胞有毒。细菌已经进化出许多铜抗性策略, 但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在农田土壤中分离了一株高度抗铜(对铜的抗性达3.2 mmol∙L−1)的细菌菌株RCu6, 并利用全基因组和转录组学方法分析研究了其抗铜机制。RCu6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该菌株在分类学上属于溶杆菌(Lysobacter soli); 与已发现的同种菌株相比, 基因组分析显示该菌株具有独特的由多个基因编码的抗铜系统。转录组分析表明在0.8 mmol∙L−1和1.6 mmol∙L−1胁迫下分别有315个和839个基因差异表达; 铜稳态、组氨酸代谢、硫代谢和铁硫簇组装途径与RCu6菌的铜抗性相关, 表明RCu6抗铜是一个细胞内多系统协同过程。本研究揭示了溶杆菌属菌株铜抗性分子水平的机制, 为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和利用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农业生态经济与生态农业
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演化及影响因素
谭日辉, 刘慧敏
2022, 30(12): 2011-2022. doi: 10.12357/cjea.20220339
摘要(259) HTML (182) PDF(54)
摘要:
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缺乏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制约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 本文基于关系数据和网络视角, 综合利用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QAP模型等多种模型与方法, 就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 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均值由2010年的0.47提升至2019年的0.85, 不同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 其空间效应已突破地理邻近范围而形成了复杂的空间关联网络; 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关联性和稳定性在研究期间有所加强, 2010年到2019年, 网络关系数由124个增加至215个, 网络密度由0.13提升至0.23, 网络等级度由0.53降低至0.29, 网络效率由0.84降低至0.67; 3)空间关联网络中心度在不同年份存在波动, 东部地区依托较为发达的经济成为空间关联网络中主要的要素汇聚地而具有较高的中心度, 西部部分地区则主要借助政策支持以获得中东部的要素流入, 从而具有较高的中心度, 中部少数地区依靠较优越的位置而具有较高的中心度; 4)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交通运输水平、空间邻接关系对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生态农业工程
魏秀菊, 廖艳, 朱明
2022, 30(12): 2023-2035. doi: 10.12357/cjea.20220400
摘要(195) HTML (75) PDF(46)
摘要: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业农村总体、综合、统筹和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 我国农业工程需进一步创新拓展, 以适应农业农村发展在新阶段的需求。该研究对提出的生态农业工程概念与内涵进行剖析, 进而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工程的重要性、未来发展前景、发展方向及待研究问题等。生态农业工程是生态化的农业工程, 是农业工程与农业生态工程的交叉学科; 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 在发展理念与内涵上全面提升传统农业工程生态化思想, 并拓展补充农业工程的生态领域。在乡村振兴重大需求下, 生态农业工程的重要性包括: 生态农业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推动系统化、全方位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工程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是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实现生活富裕的有效路径, 生态农业工程丰富和拓展了农业工程学科的内涵, 以适应乡村振兴新形势的重大需求,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态农业工程作为农业工程生态化发展领域, 将对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推广、关系网络与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行为
魏彬彬, 杨志海
2022, 30(12): 2036-2049. doi: 10.12357/cjea.20220305
摘要(167) HTML (95) PDF(39)
摘要:
提高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率对保障国家粮食与生态安全至为重要, 对政府推广与关系网络在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展开分析, 具有较高的理论与政策价值。本文基于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湖北以及江西等6个粮食主产省的787户微观数据, 利用Ordered Probit和Tobit模型,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实证检验了政府推广与关系网络对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程度与采纳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 1)虽然政府推广对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程度的直接影响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但在亲族网络的作用下, 政府推广对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程度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 2)政府推广对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方式存在负向影响, 即不利于农户以外包的方式采纳生态耕种技术, 但关系网络尤其是亲族网络能够明显弱化政府推广的这种负向效应; 3)关系网络在推动农户采纳生态耕种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论是亲族网络还是一般网络, 都对农户的生态耕种技术采纳行为有正向影响, 而且促使农户更倾向于以外包的方式采纳相关技术, 但其中亲族网络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基于以上发现, 本文认为在推动农户采纳生态耕种技术的过程中, 需重视亲族网络与一般网络在不同阶段所发挥作用的效果差异, 强化其与政府推广的互动互补功能, 并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在其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