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31卷  第1期

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调控
品种混作的生态学机制和筛选指导原则
侯赛赛, 王蕾, 许华森, 王红, 王鑫鑫
2023, 31(1): 1-10. doi: 10.12357/cjea.20220508
摘要(239) HTML (129) PDF(102)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 我国农业种植结构逐渐单一化, 农业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 农业发展面临着确保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本文回顾了生态学和农业研究中品种混作的生态学机制(互补效应、选择效应、抗病原菌机制、菌根共生机制和植物-土壤反馈效应), 分析了品种混作存在的潜在风险, 混作效果受品种、环境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对自然和农业系统中品种混作的研究表明, 品种混作提高了物种和物种内的遗传多样性, 多样性的提高通常有益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在提高作物生产力和减少病虫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混作品种的筛选原则以及功能性状评价依据, 提出混作品种的筛选应基于功能性状、目标导向和实际的生产需求, 并以产量、产量稳定性和抗胁迫能力等指标对混作性能进行综合性评价。
不同类型村庄对耕地近地表节肢动物分布的影响
边振兴, 刘尧, 王楚翘, 孙治权, 于淼
2023, 31(1): 11-20. doi: 10.12357/cjea.20220286
摘要(148) HTML (71) PDF(36)
摘要:
农业景观中村庄多分布在耕地内部或周边, 是一种特殊的非耕作生境, 但其对耕地生物多样性如何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选择了辽宁省昌图县南部的3类村庄(内含高、中、低比例半自然生境), 使用陷阱法调查了村庄相邻耕地不同距离梯度处近地表节肢动物分布情况, 采用方差分析和稀疏外推曲线探究了村庄类型、距离梯度对耕地近地表节肢动物群落整体与不同功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 1)村庄相邻耕地中植食性物种数量最多, 占总数量75.34%, 为研究样地近地表节肢动物主要营养级; 其次为捕食性物种, 占总数量17.94%。2)村庄相邻耕地近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和优势度均呈从农田边缘向耕地内部递减趋势; 较高比例的半自然生境可使得村庄成为近地表节肢动物迁移源地。3)村庄可增加耕地中捕食性天敌的丰富程度, 但也会扩大植食性物种的活动密度, 而内部含有较高比例半自然生境的村庄能够促进更多捕食性天敌扩散至耕地, 进一步遏制害虫爆发。综上, 村庄作为一种特殊的非耕作生境类型, 其内部半自然生境的残存及比例大小是对相邻耕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的关键。增加村庄内部半自然生境面积, 使其成为捕食性天敌的栖身地与避难所, 在害虫爆发时能增益农田生物防控效应。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
光信号和光合产物调控豆科植物根瘤形成发育的研究进展
李易玲, 陈平, 付智丹, 罗凯, 杜青, 高超, 任俊波, 杨雪丽, 刘姗姗, 杨立达, 袁晓婷, 彭新月, 雍太文, 杨文钰
2023, 31(1): 21-30. doi: 10.12357/cjea.20220415
摘要(359) HTML (130) PDF(49)
摘要: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 并通过共生固氮满足植株氮素营养需求。充分发挥豆科固氮能力对减少氮肥消耗及潜在的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极其耗能, 因此植株的能量供应调控着共生及固氮过程。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关于光通过植株的光形态建成和光合作用控制根瘤形成发育的研究进展。植株叶片通过蓝光受体(CRY1s)感知蓝光信号, 并产生从地上移到地下的光受体依赖性转录因子(STFs/FTs), 同时整合根毛发育和根瘤菌诱导的共生信号(NIN)途径形成根瘤, 环境中根瘤菌的运动和附着能力也受光的刺激。植物与根瘤菌形成共生关系后, 植物用光合产物交换根瘤菌同化的NH4+, 光合产物(蔗糖)经韧皮部长距离运输至根瘤, 在根瘤内经糖酵解等途径代谢成有机酸, 为根瘤菌固氮提供碳骨架、能量及还原剂, 光合产物的中间代谢产物如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海藻糖-6-磷酸等结合糖信号代谢调控蛋白TOR、SnRK1启动复杂的根瘤皮层细胞生长发育通路。在低氮条件下, 光合产物还以类黄酮、有机酸的形式分泌到根际, 招募根瘤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叶片绒毛和气孔对冬小麦叶面吸收多环芳烃的影响
王晋峰, 李嘉, 蔡军, 吴福勇
2023, 31(1): 31-39. doi: 10.12357/cjea.20220314
摘要(140) HTML (60) PDF(25)
摘要:
为探讨冬小麦叶面结构对多环芳烃(PAHs)吸收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室内模拟大气PAHs (1.25 mg∙L−1和6.00 mg∙L−1)暴露试验, 比较7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叶片绒毛和气孔的差异特征, 分析其与叶片中PAHs之间的关系, 揭示冬小麦叶片绒毛和气孔对PAHs吸收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 大多数冬小麦品种叶片背面比正面有更大的绒毛密度和长度, 而气孔密度和面积则相反。在所有小麦品种中, ‘中麦175’的叶片两面绒毛密度和长度均最高, 而‘长武521’正面绒毛密度最低。‘中麦175’叶片正面气孔密度显著(P<0.05)高于‘仓麦6005’ ‘长武521’ ‘小偃22’, 且‘长武521’ ‘小偃22’ ‘郑麦7698’叶片正面气孔面积显著(P<0.05)高于‘焦麦266’小麦品种。‘长武521’叶片5种PAHs的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小麦品种(P<0.05), 这与其较小的气孔、绒毛长度及密度有关。在6.0 mg∙L−1暴露浓度下小麦叶片PAHs浓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降低。此外, 叶片正面绒毛密度和长度与叶片中菲(PHE)和PAHs总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PHE较高的挥发性和较低的分子量易被叶片富集。叶片正面气孔密度与叶片PHE和5种PAHs总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表明叶片正面气孔分布越密集, 其对PHE吸收能力越强。主成分分析(PCA)也说明叶片绒毛密度是冬小麦叶片PAHs累积的关键驱动因子。因此, 选择叶片绒毛稀疏的冬小麦品种可降低污染区PAHs的人体健康风险。
玉米种子定向种植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段世名, 谷慧杰, 李保儒, 姜寒冰, 张喜英, 刘秀位
2023, 31(1): 40-53. doi: 10.12357/cjea.20220300
摘要(193) HTML (87) PDF(48)
摘要:
为探究种子定向种植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本研究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为对象, 于2020—2021年通过发芽纸试验、室外桶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灌溉条件下(充分与干旱)尖端朝上(T-U)、尖端朝下(T-D, 对照)、胚面朝上(E-U)和胚面朝下(E-D) 4个种子定向对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分充足条件下, E-U处理的玉米比其他处理的根系发达(深层根重密度平均高5%、平均根重密度平均高5%、深层根长密度平均高48%、平均根长密度平均高10%), 且能够利用较多的土壤水分(18%); 同时相比于其他处理, E-U处理的植株具有较宽的叶片生长方位角(35%)、较高的叶面积指数(7%)和地上生物量(3%), 最终产量比其他处理平均高8%。相关分析表明, 产量与地上部生物量、穗数和收获指数直接相关, 与深层根重密度间接相关。干旱条件下, 与其他处理相比, T-D处理的玉米种子根生长速率快(36%)、根角度窄(43%)、深层根重密度最高(19%)以及吸收较多的土壤水分(5%), 导致即使在叶片生长方位角较窄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较高的地上生物量(6%)。总之, 在水分充足条件下, 玉米地上部与根系分布共同促进了胚面朝向种植处理的产量增长; 而在干旱条件下, 尖端朝下种植处理的干物质积累主要受根系分布的影响。本研究表明通过调整玉米种子播种方向既可以调控根系分布, 又可以改善叶片生长方位角和冠层覆盖度, 未来或许可以进一步提高玉米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物量和产量。
播期对机械粒收春玉米产量性能及安全播期窗口的影响
戎美仁, 高聚林, 王富贵, 王振, 于晓芳, 孙继颖, 胡树平, 王志刚
2023, 31(1): 54-66. doi: 10.12357/cjea.20220202
摘要(151) HTML (68) PDF(30)
摘要:
玉米机械粒收品种选择和推广给北方春玉米区热量的充分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玉米播期的可提前潜力, 可为充分利用区域热量资源、机械粒收玉米争取充分脱水时间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适宜当地的机械粒收玉米品种为材料, 在内蒙古岭东、岭南、西辽河、燕山北部、土默川和河套等六大生态区进行播期联网试验, 系统分析了播期对各生态区机械粒收玉米产量形成和产量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内蒙古春玉米区机械粒收玉米最适播期有6~8 d的提前空间, 最适播期下玉米可增产7.5%~18.4%; 其中, 各生态区适宜播期窗口分别为: 岭东5月4—11日, 岭南4月27日—5月10日, 西辽河4月15—30日, 燕山北部4月9—26日, 土默川4月9—29日, 河套4月3—22日。六大生态区的播期窗口为7~20 d, 且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变“窄”, 纬度每升高1°, 窗口期平均缩短1.8 d, 播期平均提前幅度减小2.8 d。播期对玉米收获指数无显著影响, 适期早播主要通过在“源”端提高群体花前叶面积指数和花后阶段光合势, 进而显著提高群体生物量; 在“库”端通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而提高单株生产力。内蒙古机械粒收春玉米在安全播期窗口内适期早播, 可通过提升群体花前叶“源”发育、延长花后叶面积持续期, 优化单株“库”活性、提高单株生产力, 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同时为成熟后籽粒脱水争取43.7~130.9 ℃的有效积温, 有利于粒收玉米增产和高质量籽粒机械直收。
黄土高原紫花苜蓿种植对土壤反硝化细菌群落的影响
孙鹏洲, 罗珠珠, 李玲玲, 牛伊宁, 王晓菲, 田建霞, 刘家鹤
2023, 31(1): 67-78. doi: 10.12357/cjea.20220250
摘要(160) HTML (78) PDF(25)
摘要:
研究依托布设于黄土高原的长期定位试验,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种植年限(2年、9年和18年)土壤为研究对象, 玉米(Zea mays)地为对照,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 结合冗余分析和分子生态网络构建, 通过微生物标志物(nirKnirS)对黄绵土区玉米农田和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土壤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 黄绵土区nirK基因丰度明显高于nirS基因丰度, 具有nirKnirS基因的反硝化细菌主要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nirK型反硝化细菌已分类优势属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 1.10%~39.94%)、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0.07%~12.50%)和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 0.50%~7.60%), 且紫花苜蓿地副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玉米农田(P<0.05), 随紫花苜蓿种植年限延长相对丰度逐渐增加; 无色杆菌属相对丰度表现为紫花苜蓿地显著低于玉米农田(P<0.05), 丰度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降低; nirS型反硝化细菌优势属为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 1.42%~5.20%)。相关性分析表明, nirK反硝化基因丰度变化对土壤环境因子无明显响应, 而nirS反硝化基因丰度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土壤水分和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水分(P=0.002)和有机碳(P=0.020)是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变化的主导因子, 土壤有效磷(P=0.006)是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产生变化的主导因子。分子生态网络分析表明, 黄绵土区nirK型和nirS型反硝化细菌的群落之间均以协同合作关系为主。长期种植苜蓿显著影响土壤中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组成, 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索半干旱区土壤反硝化过程中的微生物机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CO2浓度升高及增温下谷子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
梁蒙, 路冰冰, 吴阳, 王雪松, 郑粉莉, 刘国彬, 薛萐
2023, 31(1): 79-89. doi: 10.12357/cjea.20220344
摘要(139) HTML (46) PDF(31)
摘要:
研究作物重要生长阶段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对CO2浓度升高及增温的响应, 对于评价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以及评估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不同水分(充分供水和轻度干旱)、CO2浓度升高(由400 μmol∙mol−1升高至700 μmol∙mol−1)和增温(由22 ℃升高至26 ℃)条件, 以3个因素交互作用下盆栽谷子(Setaria italica)土壤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谷子灌浆期土壤中β-葡糖苷酶(βG)、β-N-乙酰葡糖苷酶(NAG)、纤维素酶(CBH)和β-木糖苷酶(βX)活性的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 对照(CK)在充分供水条件下, 土壤βG、NAG、CBH和βX的酶活性随着培养温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在25 ℃时酶活性最高。在最适温度下(25 ℃), 与CK相比, CO2浓度升高使谷子灌浆期土壤βG酶活性显著降低, 而对土壤NAG、CBH、βX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小; CO2浓度升高和增温的交互作用在不同水分条件下表现不同, 具体表现为轻度干旱条件下酶活性受到抑制, 而充分供水时无显著差异。此外, CO2浓度和温度显著影响谷子灌浆期土壤酶活性的温度敏感性(Q10), CO2浓度升高使土壤胞外酶活性的Q10显著增大, 而增温使Q10相对减小。在充分供水条件下, 增温抵消了CO2浓度升高对酶活性Q10的影响, 二者的交互作用对Q10无显著影响。然而, 在轻度干旱条件下, CO2浓度升高和增温对Q10影响显著, 即CO2浓度、温度及水分三者对Q10的交互作用显著。同时, CO2浓度与水分对Q10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但与仅CO2浓度升高以及3个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冗余分析显示, 除CO2浓度和温度外, Q10还受到微生物量、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本研究表明CO2浓度、温度和水分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复杂, 特别是CO2浓度升高抑制了土壤酶的温度敏感性, 减弱了土壤碳氮循环相关酶的代谢功能及其稳定性, 进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
丘陵山区单季中稻不同种植方式的经济与生态可持续性评估
唐荣莉, 唐兴隆, 张巫军, 段秀建, 李经勇, 姚雄
2023, 31(1): 90-101. doi: 10.12357/cjea.20220367
摘要(105) HTML (69) PDF(25)
摘要:
种植方式的改进是降低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种粮收入的重要措施。从成本收益和生态经济角度评估丘陵山区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可持续性, 对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重庆市永川区的单季中稻为研究对象, 采用成本收益法以及能值分析法比较了人工种植、机插秧种植、直播种植等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的主要生产环节及成本收益、能值结构和投入, 并基于农业资源环境指标、能值经济指标及可持续发展指标对不同单季中稻种植方式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 3种单季中稻种植方式的主要生产环节、物质和人工投入、产量产值均存在差异。其中单季中稻直播种植方式的单产最高, 机插秧次之, 人工种植最低。3种种植方式的收益均偏低或处于亏损, 经济可持续性均较弱。能值投入结构分析表明, 3种中稻种植方式下可更新自然资源、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均相同; 辅助能投入存在较大差异, 表现为有机插秧模式>人工种植模式>直播模式。工业辅助能是辅助能投入的主要形式, 肥料投入和烘干环节的能耗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农业资源环境指标结果表明3种种植方式对农业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均相对较小; 能值经济指标结果表明直播种植方式能值产投比优于机插秧种植和人工种植方式; 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表明3种单季中稻种植方式的稻作系统均以环境资源投入为主, 属于自然资源驱动型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而言, 研究区直播种植方式的社会经济及生态优势最高, 可因地制宜加强推广, 同时应充分挖掘降低水稻种植环节经济成本及能值投入的方法, 引导区域水稻生产良性发展。
不同播种密度和灌溉管理下冬小麦APSIM NG模型的敏感性研究与模型校准验证
张萌, 高艳梅, 张永清
2023, 31(1): 102-112. doi: 10.12357/cjea.20220384
摘要(160) HTML (66) PDF(38)
摘要:
以中国农业大学吴桥试验站2015—2018年度不同灌溉管理和播种密度下冬小麦为研究对象, 应用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扩展傅里叶幅度检验法(EFAST)分析新一代的APSIM模型(APSIM Next-generation)中的品种参数对冬小麦生长的敏感性, 并实现模型参数的本地化调试与验证, 为该模型未来开展各项研究提供基础支持。结果表明, 影响冬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最敏感的参数是叶热间距、最小叶片数量、光周期敏感度; 影响产量最敏感的参数是开花期单位茎秆干重可孕花数、单籽粒库容潜力和叶热间距。根据敏感性分析的结果, 对以上参数进行优先校准后, 提高了APSIM NG模型对小麦生育时期和产量模拟的准确性, 校准后的模型可以解释生育时期超过98%的变异, 产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508 kg∙hm−2
农业资源与环境
辽宁省不同地貌区耕地景观格局与耕地质量空间关联特征及作用机制
钱凤魁, 逄然然, 于洋, 徐欢, 韩春兰
2023, 31(1): 113-124. doi: 10.12357/cjea.20220392
摘要(200) HTML (88) PDF(33)
摘要:
探讨耕地景观格局与耕地质量的关联特征对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现有研究缺乏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对耕地质量的作用机制分析, 制约了从耕地景观格局角度提升耕地质量工作的发展。为此, 本文以辽宁省中部平原区、东部山地区和西部丘陵区为研究对象,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不同地貌区耕地景观格局指数与耕地质量之间的关联特征, 应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各个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不同地貌区耕地质量的具体作用影响。研究表明: 1)不同地貌区耕地景观格局综合指数和耕地质量整体呈现中部平原区较优, 西部丘陵区和东部山地区较差的综合特征。2)不同地貌区耕地景观格局综合指数与耕地质量之间存在正向关联性, 其中东部山地区最为显著, 相关系数为0.45; 中部平原区居中, 相关系数为0.24; 西部丘陵区较低, 相关系数仅为0.17。3)不同地貌区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对耕地质量作用影响机制不同。其中最大斑块指数对不同地貌区耕地质量提升均具有显著影响; 而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大小、聚合度指数分别对中部平原区、东部山地区、西部丘陵区耕地质量提升影响较大。研究成果揭示了不同地貌区的耕地景观格局指数与耕地质量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关联性, 同时各个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不同地貌区耕地质量作用影响不同, 为实现耕地景观格局与耕地质量高效协同作用提供借鉴。
地下水浅埋区层状土壤结构对包气带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影响
王士军, 田路遥, 刘丙霞
2023, 31(1): 125-135. doi: 10.12357/cjea.20220409
摘要(133) HTML (89) PDF(30)
摘要:
农业过量施肥造成包气带硝态氮(NO3-N)累积与地下水NO3-N污染加剧, 明确非均质层状土壤结构对NO3-N迁移过程的影响对防止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华北低平原区非均质层状土壤结构分布广泛, 地下水埋藏浅, NO3-N淋滤路径短, 是地下水污染的敏感区域。本研究选择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的3个非均质层状土壤结构剖面(P1: 含多个薄黏壤土夹层的无施肥草地; P2: 含多个薄黏壤土夹层的农田; P3: 含140 cm厚黏壤土夹层的农田)和1个对照剖面(P4: 相对均质的粉壤土农田), 研究层状土壤结构以及农业施肥对包气带NO3-N累积与淋失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 NO3-N累积分布层位与黏壤土层深度和厚度相关, 3个非均质层状土壤剖面NO3-N含量均高于相对均质粉壤土剖面, 且非均质农田中P3剖面NO3-N含量峰值(238 mg∙L−1)和累积层厚度(100~250 cm)均最大。2018年雨季8—9月含黏壤土夹层剖面NO3-N淋失量: P3 (319.2 kg∙hm−2) <P1 (383.9 kg∙hm−2)<P2 (554.7 kg∙hm−2), 说明在雨季含厚黏壤土夹层剖面对包气带NO3-N淋失的阻控效果显著优于含多个薄黏壤土夹层的剖面(P<0.05)。受层状沉积结构和地下水浅埋深的影响, P2浅层地下水NO3-N浓度的超标率与平均增长速率(93%和2.14 mg∙L−1∙d−1)显著高于P4 (21%和0.53 mg∙ L−1∙d−1) (P<0.05)。研究明确了层状土壤剖面对NO3-N运移具有阻滞作用且黏壤土夹层越厚阻滞作用越强, 地下水NO3-N浓度受包气带层状土壤结构和地下水埋深二者的综合控制。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浅埋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生态经济与生态农业
气候智慧型农业研究: 热点、趋势和展望
潘友菊, 徐玉婷, 於冉, 徐国良, 周艳, 李英妮
2023, 31(1): 136-148. doi: 10.12357/cjea.20220467
摘要(373) HTML (196) PDF(90)
摘要:
气候智慧型农业(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CSA)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双挑战的高潜力农业系统解决方案, 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国际各界的高度重视, 而中国的CSA研究项目进展缓慢, 且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借助CiteSpace (5.8.R3)软件, 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 对2010—2021年的国际CSA研究文献进行分析, 梳理了国外研究热点与趋势变化, 并提出新的展望思考, 为我国CSA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研究结果表明: 1) CSA已形成多维度平衡农业与气候变化的完整概念框架; 2) CSA与可持续集约化、智慧农业、保护性农业等研究交织融合发展, 研究热点围绕着生产力、适应、缓解这“3个支柱”展开; 3) CSA研究趋势有泛化倾向, 表现在研究区域转向发展中国家, 研究对象注重多目标, 研究内容涉及多领域。最后, 对CSA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将更关注其内涵探索、实施框架制定、脆弱群体需求、跨学科合作和农业转型等方面。此外, 本文强调, CSA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其理论框架和实践技术对中国农业转型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其在中国的应用与适应发展是一个亟待开拓探究和富有挑战的领域。
日本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成效与政策启示
马健, 虞昊, 周佳
2023, 31(1): 149-162. doi: 10.12357/cjea.20220372
摘要(390) HTML (72) PDF(69)
摘要: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有机农业和环境保全型农业为主要路径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创新组织机构、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强化优良案例的引导作用等主要举措, 在体系建设、政策支持、生态农户认定、化学品投入减量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采用归纳法系统梳理日本农业绿色发展相关组织机构创新与法律法规体系的演变,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对比优良案例的成功路径与主要经验。研究发现, 首先, 日本通过社会团体、议员联盟、有机学会等组织机构的创设, 逐渐形成了官民一体的协同推进机制。其次, 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完善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 逐步构建了较为精准的法律法规支援体系。同时, 为了鼓励和激励农业经营主体选择绿色生产行为, 日本农林主管部门设置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各项荣誉, 涌现出众多的优良事例, 为日本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尽管如此, 日本农业绿色发展整体规模在国家农业布局中仍属小众化产业, 虽然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普及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仍然面临生态农户数量不断萎缩、绿色农产品溢价空间有限、有机农业规模与认证面积相对较小等现实难题。为应对上述挑战, 日本采取了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积极推进有机农业国际化发展; 立足“产消连携”, 创造地域环境共生产业链等创新路径。基于此, 对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明确农业绿色发展路径, 建立化学品投入减量化技术标准; 制定生态农户认定制度, 培育农业绿色发展接班人; 重视发挥社会学术团体的功能与作用, 营造农业绿色发展法治化环境; 立足优质农产品“地产地消”, 构建绿色农产品全国统一大市场。